APP下载

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

2012-01-23王艳杨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期
关键词:皮试输液门诊

王艳 杨英

我院是一所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因每天输液量较大,做好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故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技术、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要有全面的知识和发现问题、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先做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量较大,注射室配备12名护士,每天输液人次平均在200人次以上,护理人员大部分是因年龄偏大,从临床一线调到注射室,她们临床经验丰富,急救能力强。平均年龄在49岁左右。

1.2 方法

1.2.1 严格查对制度,实行签名负责制 ①分工明确,将护士分成输液组、皮试组,配药组、每组2~3人,在每个环节严格把关。②收到输液治疗单时,严格查对制度,如有字迹不清。看不清药物名称或剂量,漏写药物剂量或对药物剂量有疑问的不能主观判断,应与门诊医生核对无误后方给注射。[1]需做皮试时,认真询问过敏史及其他病史,方可皮试,皮试后需两人共同观察结果,双方签字后方能输液。③配药护士要严格三查七对,按医嘱取出液体后,查瓶口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痕,有无混浊沉淀后,将输液胶贴按医嘱抄好后贴到输液瓶上,经两人核对后无误后,遵医嘱按操作程序加药,加药后签字。④输液护士输液前,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姓名,药名,有无过敏史及其他病史,方可输液。输液后再次核对,挂输液卡,签操作者姓名,滴数,并嘱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滴数。如需要多瓶输液时,告知患者输几瓶液体,并不要随意调换座位。更换下一瓶液体时,严格三查七对,并在输液卡上签名。

1.2.2 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门诊输液工作量大,易发生医患纠纷,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有时只注意护理技术的操作,而忽略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往往无意间一句话、一个细微动作都容易产生误解引发患者与护士间的冲突。另外,部分患者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高,做不到“一针见血”也容易引发纠纷。自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要求每位护士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患者至上,苦练基本功,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近两年来,护士满意度大幅提升,投诉率明显下降。

1.2.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输液流程 输液反应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护士采取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各项操作前、后按照六步洗手法严格洗手,规范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在配药、穿刺、拔针等环节严格规范操作,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也可直接把针头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引起输液反应[3],所以一旦穿刺不成功应立即更换针头。治疗室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各种台面及地面,空气消毒剂每日消毒两次,每月治疗室细菌检测一次,减少治疗室及输液间人员流动。大大降低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1.2.4 注重健康宣教,张贴温馨提示 注射室不仅是输液场所,也是医院健康宣教的窗口,张贴温馨提示,如常见输液反应的有关知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有关知识等,当患者遇到有关健康宣教及疾病预防等问题时,护士应耐心根据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为患者消除或减轻生活中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 结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加强对护理差错高发人群护理安全意识的教育和考核,强化查对制度,认真观察每一位患者输液前、中、后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以最短的时间抢救患者。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3 讨论

3.1 在当今社会,服务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所得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各医疗机构都在强调优质护理服务[4]护士要具备崇高的医疗职业道德,在工作过程中要有爱心、同情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及时准确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疑问,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3.2 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在操作过程中按照门诊输液的要求仔细做好“三查七对”,在输液任务繁重时,做到情绪稳定,忙而不乱,不能心存侥幸,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

3.3 由于门诊输液患者多,护士观察范围有限,因此容易出现输液速度快的现象[5]。护士要加强巡视,争取巡视一趟兼顾几项护理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门诊患者,护士不单是治疗护理,而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反应和输液故障等。平时积极协同医生做好各类抢救工作,不断积累各种急救经验,便于巡视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关掉输液器、给予一定浓度的氧气、合适的体位、抗过敏药、强心药等,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3.4 护士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门诊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心理情绪,同时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1] 李清华,耿荣,宋红艳.儿科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1-12.

[2] 王玉娟,马晶,郭玉,等.中心静脉置管细菌培养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6,6 增刊:345-346.

[3] 吴惠平,罗伟香.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8:38.

[4] 江静云,戴长娟,郭健.临床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7):983-985.

[5] 袁永清.李春燕.保障门诊病人安全的护理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6,6 增刊:16-17.

猜你喜欢

皮试输液门诊
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取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规皮试实践
门诊支付之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