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苑春秋 大家风范——贺“王琦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暨“王琦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2012-01-23本刊编辑部
●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王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担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作为我刊的学术顾问,十年来,他以极大的热情持之以恒地关注与支持《中医药通报》杂志的成长。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琦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及“王琦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之际,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
他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中医临床家,用精湛的医术为无数的患者解除疾苦;他是一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他是一位底蕴深厚的学者,用充满哲思的眼光,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继承传统,创立新说。他像是一眼永远不竭的清泉,润泽着他所行经的每一个角落,用他的光热温暖人,用他的智慧启迪人,用他的热忱感染人,他就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王琦教授。
仁心妙手,当代大医
王琦教授勤于临床而又精于临床,数十年坚持战斗在临床一线,在病人眼里,王琦教授是一位平易近人、温和儒雅、学识广博、值得信赖的医生。
他深入研究中医经典,挖掘其中的实践价值,兼汇百家之长,并在临床中反复揣摩、整理和思考,总结出了大量宝贵的临证思路和实用方药,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实践内容。
在疑难病症的诊疗方面,王琦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模式,确立了“抓主要病机及主病主方”的临证思路,对疑难病的中医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王琦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对医学模式、对中医诊疗模式的回顾与反思,同时通过对中医体质学说的构建,大胆突破单一“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思维定势,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三辨诊疗模式。实现了中医诊疗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和发展,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元的临床需求,发挥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在方药理论方面,王琦教授提出了包括“用方9论”和“用药22论”在内的“方药医用31论”。提出“经方时方各擅其长,无需各立门户;辨证用方专病专方,无需形同水火;复方单方择善而从,无需厚此薄彼;活方活法活用,全在领悟贯通”,突破传统的辨证立法、以法统方的主流格局,架构主病主方、汤方辨证、辨体用方、经方、名方、小方、自拟方等,体现了方药活用、组方法度等多元化的制方模式,其中主病主方、辨体用方别具匠心,尤为独到。“用药22论”打破传统的“以药论药”的单一格局,构建阴阳论、动静论、升降论、开合论、润燥论、轻重论、气血水论、药量论、性味论、辨体论、要药论、专药论、专长论、毒药论、反药论、时令论、对药论、引药论、生熟论、药敏论、男女论、药食论等多元化的遣药组方格局。
诲人不倦,桃李争妍
王琦教授迄今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博士后、学术思想继承人80余名,研修医生数百名,涵盖了学位教育、师承教育、研修继续教育等多个门类,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是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王琦教授重视言传更重视身教。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只是授课的时候在教育,一言一行之间都是在教育。他总是以至精至诚的大医气度、至勤至谨的学术风格影响每一位学生。他常给学生说起康熙帝的一句话:“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勤勉是他贯彻始终的原则。在1981年任教之后,学生们经常看到王老师所住的南小楼深夜不熄的灯光,成为学生心目中永远的航标和灯塔;王琦教授至今仍然勤勉如初,有时大年初一也加班工作,有时早上五点半就开始上班,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休息。王琦教授对待学术有着严谨的精神,大到课题的申报,小到文章的修改,他常常是十数甚至数十易其稿,从布局谋篇到字句的锤炼,力求尽善尽美。正是这种至勤至谨的精神,使他完成了常人看来无法完成的工作,也正是这种至勤至谨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使他的团队团结向上,奋斗不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学生眼中,王琦教授是一位严师,在学问人品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而又倾囊相授,无所保留;他更是一位慈父,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每一个学生,爱徒如子。每逢年节,学生们团聚在老师身边,师生联欢,其乐融融。不在身边的也寄来贺卡和信函,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祝福。这种恩同父子的师生感情,形成了中医体质学派传承繁衍的精神纽带。
硕果累累,蔚为大家
王琦教授将数十年的深厚积淀锤炼锻打,形成了六大学术体系,包括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原创思维、中医健康医学,硕果累累,蔚为大观。
王琦教授在中医体质学创建的过程中,找到了古代与现代医学研究的连接点及突破口,构建了这一理论体系,使中医理论得到新的发展。从“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渊源、“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到“中医体质学”学科的建立,再到“中医体质学派”的形成,是一条创新与发展之路。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指出:“王琦教授带领课题组历经30余年的研究,发现并确证了中国人九种体质,编制了首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体质辨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并在全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应用,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王琦教授作为中医男科学的创始人,数十年来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发表了许多对中医男科学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主编出版了《中医男科学》、《中华中医男科丛书》、《王琦男科学》、《男科中西医汇通》等专著。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不同层次的中医男科人才。在中医男科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整理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针对阳痿、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炎等,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论点,为男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见解,并研制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症的中药新药,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奖励,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王琦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藏象学的研究工作,从早期的《藏象概说》到一、二、三版《中医藏象学》,历经三十年的磨砺,建立了完善的中医藏象学术体系。具体来说,提出了藏象学六个理论模型,明确了概念体系研究的方向;明确藏象学认识论、方法论体系,提出中医藏象学的方法论体现在司外揣内的信息处理法、整体联系的方法、实证与客观化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中医藏象理论的价值体系,主要体现于理论提升及与时俱进的品质,切实体现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并构建五脏系统病证诊疗体系。人民卫生出版社评价说:“王琦教授对中医藏象学作了理论完善与构建,第一次将其从学说地位确定至学科地位。”这一重要举措,在中医基础医学体系中奠定了中医藏象学的学术地位,为后来的中医基础理论重大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涵,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王琦教授带领学术团队在文献整理、科研设计、诊断规范化及客观化、腹诊仪研制及临床验证检测、腹诊计算机应用系统、腹诊电视教学片、幻灯片及实用临床腹诊挂图、阳性体征与汤药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弥补了国内长期以来腹诊研究的空白,推动了腹诊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同时也以胜于雄辩的事实证明了腹诊起源于中国。将腹诊确定为四诊综合运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拓宽了腹诊理论研究范围,丰富了临床诊察内容,使腹诊研究进入了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阶段,也推动了中医腹诊学科的建立。
王琦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家,对中医原创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回答了中医未来发展走向等重大的、关键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得到社科界及国医大师的高度评价。对中医思维的发掘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又有临床实用价值,更能指引本学科发展的方向。
王琦教授近年来在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治未病”以及中医养生学方面取得了的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健康的新定义、中医对健康和健康状态的认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和测量方法、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方法、中西医健康状态比较、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养生与“治未病”、中医体质与“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三级预防体系、几种特殊人群“治未病”、中医养生思想、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养生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发掘和提高,对中医健康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琦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9项(包括“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发明专利6项。主编专著63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0篇。他发表的关于九种中医体质分类及诊断表述依据的论文成为当代中医期刊文献里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
人文风尚,赤子情怀
王琦教授不仅是中医学名医、名师和名家,而且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他在临床、科研、教育之余,还创作了许多诗词、歌赋、散文、杂谈等,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黎明,我迎着滂沱大雨,立在伟岸,领略沧海横流的气势,赞咏天水一色的壮观……”这是王琦教授1993年在马来西亚槟城海湾的风雨中吟诵出的壮美篇章,也正是他恢弘的志向和壮美人生的真实写照。他的至真至纯、至情至性恰是一个诗人所必备的品格。而王琦教授正是将他深厚的底蕴、曼妙的哲思、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怀汇集一身,融为一炉,为我们展示出一位当代大医的气度和风采。
在他身边的人无时不刻都在感染着他的人格魅力,与王琦教授交往,使人感到亲切温暖而又心怀敬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人生境界的提高。王琦教授具有典型的文人气质,他文质彬彬,宽厚仁和、豁达睿智,实现了医道与文采的交相辉映。
他赤诚待人,表里如一,遇到困惑与坎坷,他谈笑自若,云淡风轻,却会因为远方朋友或者自己学生的只言片语而感动落泪。他常说“人生就是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就是厚道待人、感恩于人、惠及他人;做事就是求真、求善、求美;做学问就是继承、创新、立言。”他铭之于心,行之不辍,以博大的襟怀和高尚的品格为我们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著名中医文献学专家余瀛鳌教授说“中医药学的振兴与发展,需要有一批在各个学科领域中能‘主其事,昌其说,振其业、成其果’的杏林英才,王琦教授即属于其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诚如斯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在《王琦医学丛书》序言中写到:“王琦先生是一位志存岐黄、刻苦攻读、勇于创新的著名学者,又是一位于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研究著作甚丰、硕果累累、影响深远的中医学家……感受最深的是先生重视临床医学,通过临证摸索、提炼、推广鲜活的经验以济世救人,并推动学科进步;对于主管行业领导倡导与谋划一代名医培养计划,高瞻远瞩多有建设性意见。再者王琦先生虽以渊博的理论素养和深厚的临床功底为立世之基,然求实求真,探寻新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王琦教授现在仍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忙碌于中医科研、临床、教育工作,为中医药事业不懈奋斗,近期将要出版的《王琦医书十八种》对王琦教授的学旅生涯和学术思想精华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这必将成为一部利益千秋的传世巨著!
2009年5月,在“王琦名医传承工作站”揭牌仪式上,王琦教授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医学的发扬光大,有赖于中医人;中医人的代代相传,有赖于中医魂;中医魂的固守熔铸,有赖于学术繁荣。”今年,喜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正式启动暨“王琦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之际,《中医药通报》杂志衷心祝愿王琦教授的中医事业薪火相传,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