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2-01-23胡琦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3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课药学

胡琦艳

皖南医学院药学系,安徽芜湖 241002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胡琦艳

皖南医学院药学系,安徽芜湖 241002

《药物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药学专业课,笔者针对《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自身特点,结合多年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经验,就《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提高《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学生素质

《药物分析》是各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药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药物分析》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使其掌握药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胜任药物分析工作[1-2],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基本操作的训练,可以系统地掌握药物常用检测方法及规范化操作技术,为今后从事药品检验、新药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本文中笔者就提高《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建设好《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提出几点思考。

1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实验内容

随着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药物分析的依据—《中国药典》的不断改版,学生毕业后所要应用与接触的新技术也在变化,但目前《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有关内容并不能做到及时的更新。不少院校采用的实验教材都是教研室教师自编的实验讲义,这就要求教师们积极顺应技术与规范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实验内容。例如,之前本校给学生开设的实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中,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采用的一直是2005年版药典中的方法薄层色谱法,但是现行的《中国药典》2010版中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所以本校重新修订实验讲义,让学生及时掌握技术的更新与法规的变化。虽然由于仪器价格昂贵、仪器的数量、实验的经费、管理的人手等各方面的限制不能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亲手进样测试,但是教师对仪器结构、原理、操作的讲解使学生对现在药物分析领域最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对色谱定性、定量方法有了更好的掌握。笔者认为,即使是在无法规模开展学生实验的时候,开设大型分析仪器用于药物分析的演示实验还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能近距离看一看仪器、观察仪器操作,至于实验报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设红外地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解析药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得到的谱图。

2 如何做到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发展过程,但是长期以来《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多采用由教师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先进行讲解,学生照步骤操作的传统方式,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看来,《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实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除了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充实,也应该认识到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掌握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要求学生针对开设的实验完成课前的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这样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就已初步了解所要上课的内容,教师讲起来就更轻松,如果能让学生自己上来介绍实验教师再进行补充,其效果会更好,因为学生实验课之前并不知道谁会被选中,准备起来也就更加用心。笔者尝试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进行评分,降低对完成实验后的报告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当场在实验报告上完成数据的记录与处理以避免学生修改数据与相互之间的抄袭,这样做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实验过程中认真对待,另外为每个学生的报告给出的分数也更加公正。其次实验课堂上也需要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得到肯定,学生就更有做好实验的劲头。有时有的学生虽然预习了实验,未必认真思考,若课堂提问的话,学生在预习时就会认真去考虑实验所涉及的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去复习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有教师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学相长,加强了团队协作,促进了师生沟通与合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3]。

3 怎样考虑专业特色,适当安排实验

本校共有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3个药学相关专业,这3个专业在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上都是有所区别的,笔者认为在同时开设《药物分析》实验课时,可以考虑他们的专业特色,适当的差别待遇,在实验项目、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可以有所区别。例如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在开设《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同时也开设《药剂学》实验,为了联系这两门课程,让该专业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药物分析在药学各相关领域的重要性,在开设实验 “阿司匹林片的质量分析”时,直接以学生自己压制的阿司匹林片为分析对象,并加上相应的剂型检查项目,既有利于节约试剂成本,又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两门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再比如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的特色课程《药物合成反应》开设有实验“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苯佐卡因)的合成”,可以开设实验“苯佐卡因的质量分析”,联系两个学科。另外,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未开设《生药学》课程,也就没有制作过薄层色谱板,教师可以在药物分析实验中用薄层色谱法分析药物时加上这一实验内容。不同的专业适当的安排不同的实验内容,甚至是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都可以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服务。

4 怎样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文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研究并实践素质教育。对大学而言,大学教学目的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是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素养、科学作风乃至科学世界观。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4]。这里笔者想特别提出的是如何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体现“文明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有个别学生实验中忘了写实验报告、不小心打坏玻璃实验仪器而不告知实验教师、台面地面不整洁等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讲述实验、指导学生实验,还应该不时的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实验态度,让每个学生走出校园后都是用人单位满意的药学人才。因此本系对每一个走进药物分析实验室的班级就实验完成情况、仪器损坏情况、值日生工作等方面进行记录,特别提醒班干部监督本班学生到课率、纪律,对表现好的班级、个人予以表扬,并适当作为奖学金、优秀班级等荣誉的参考意见,促进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

以上是笔者对建设《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做出的一些思考。作为一名药物分析教师,笔者需要不停地思考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药学专业的学生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更高要求,如何为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不断地建设好《药物分析》实验课程。《药物分析》教学必须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的改革进步。

[1]杭太俊.药物分析[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张群林,李俊,金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医药,2008,12(1):92-93.

[3]邹纯才.PBL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76-177.

[4]褚建波,上官盈盈.素质教育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39-40.

R05

A

1674-4721(2012)05(a)-0139-02

皖南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1jyxm28);皖南医学院精品课程(2010-10)。

2012-03-09 本文编辑:赵丽萍)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实验课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