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数思维与五轮学说

2012-01-23王莹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内经学说五脏

王莹

1 象数思维对中医学的影响

象数思维是指运用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数字等象数工具来揭示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思维方式。象数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逻辑思维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是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把支配这个整体的规律看成是阴阳两大对立势力的和谐统一。《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以太和为最高目标,达到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其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宗教以及社会科学等都有巨大影响。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建立在象数思维的基础上,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等皆源于《周易》,是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内经》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法则,历代医学著述多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中医临床各科一直起着指导作用。

2 从《内经》看象数思维对中医眼科学五轮学说形成的影响

《内经》有关眼科理论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来阐述眼的生理病理并指导诊断和治疗的,它强调眼与脏腑经络相关的整体观念。《灵枢·大惑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内经》既重视眼脏一体的整体观,但也不忽视眼与肝关系最为密切的局部观念,说明内经的眼科理论也包含着辨证法的思想。

眼脏一体的整体观,即眼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这个局部器官与脏腑经络密切联系在一起,故生理病理过程中眼与全身脏腑经络相互影响。《素问·风生论》认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这实际上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这种观点对于外障眼病的治疗至今仍有一定的意义。这种整体观对中医眼科的发展,不管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五轮学说是将眼由外向内分为肉、血、气、风、水轮五个部分,分别与五轮相属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与脏腑的关系,是象数思维的表现。

五轮与内经的五体(气、血、筋、骨、肉)学说来看,彼此之间有三者相同,而风、水分属六气和五行,五轮以风、水代替筋、骨,是学说本身不断发展、改进的结果。它起源于《灵枢 大惑论》“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这一段论述实际上包含了眼的不同部位与五脏六腑的相对应关系。后世医家在这一理论认识基础上,观察到眼球形园运动如车轮之运转,将内经“五体”称为“五轮”,如《太平圣惠方》“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这是现在医家关于“五轮”的确切记载,古代医家把五行学说用于说明眼局部与五脏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五轮与各部位的对应关系和与五脏的相属关系,并用于临床实践逐渐发展为五轮学说。《龙木论》在《内经》五行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五轮学说,对眼底病理生理作了更详细的论述,使眼科理论空前发展,为眼科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提供了较完整的理论基础。以后的医家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观察到这种对应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轮学说,所以,内经中虽然没有提到五轮,但实际上体现了五轮的雏形,同时因为肾主骨、主水、首先筋为瞳子,故瞳子属肾习惯称水轮。肝主筋,黑筋属肝,称风轮;心主血,络属心血,故称火轮,肺主气,白睛属肺,故称气轮;脾主肌肉,约束属脾,故称肉轮。

3 五轮学说临床应用

五轮学说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五轮的解剖部位及五脏分属:五轮将眼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属五脏,对应五行,对于明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重要意义,由于五行生克乘侮五脏相互关联,五轮之间亦存在密切关系,在解剖上五轮互为彼邻,不能截然分割,正因为如此,保证了眼结构的完整和视觉功能的正常,在病理上五轮相互影响,如《审视瑶函》“风轮有损,瞳仁不久留”之说。

二是五轮的临床运用:五轮学说明确了眼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应用五轮与五脏的隶属关系,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即为眼科独特的五轮辨证,《审视瑶函》“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不平所致。”临床上这实际上是一种从眼局部进行脏腑辨证的方法。五轮本身在辨证中主要起确定病位的作用,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等方法结合起来应用。由宋至今,眼科仍用,但在五轮理论运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对此现代医家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姚芳蔚认为五轮学说存在三个方面的缺点:

一是过份强调单一的轮脏关系,忽视了眼内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二是完全强调内在因素而忽视外界因素;

三是对水轮论述不详,概念不清,对目系未提及。所以认为五轮学说中关于轮脏相应的理论应用有一定前提,并非所有眼病均可按五轮辨证,只有在分析外眼组织结构的差异及其生理病理特点时,才能运用五轮学说中轮脏相应的理论;陈达夫虽尊重五轮学说,亦看出了五轮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倡导“中西串通眼球内容观”,这一观点虽未得到各方面公认,但却反映了中医对内眼病的辨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 小结

中医对眼生理、病理及病因的认识是在几千年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在阴阳五行的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所产生和发展完善起来的,是象数思维的具体表现。人体整体的生理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认识眼的生理病理时决不能忘却“整体”二字,不可孤立片面地剖析。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人体结构生理病理变化,用五行将自然界、五脏与各器官联系在一起,五轮学说是由象数思维所产生,从而为中医眼科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眼在理论上成为与脏腑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猜你喜欢

内经学说五脏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漫画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