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干眼症从肝肾治
2012-01-23张凤石妮妮
张凤 石妮妮
干眼症,又称角膜干燥症,是由于眼泪数量不足或是质量差所导致的眼部干燥的综合症。常见症状有:眼睛干涩、痒、灼痛感、有异物感、眼睑沉重、畏光等。严重者会造成角结膜病变,影响视力。
1 干眼症的命名及病因病机
干眼症可参照中医所言之“白涩症”、“干涩昏花症”及“神水将枯症”,三者皆首见于《审视瑶函》,白涩症见于卷之三:“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蒙,名曰白涩。”干涩昏花症见于卷之五:“干干涩涩不爽快,渺渺蒸蒸不自在,奈因水少精液衰,莫待枯干光损坏。”神水将枯症亦见于卷之五:“神水将枯祸不迟,更兼难识少人知。”随西方医学渐入,现均使用“干眼症”一词概之。其主要病机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为肺脾湿热,现代医家多从燥伤肺阴、燥伤肝阴、外感燥邪、脾虚气弱、气阴两虚等方面辨证治疗。干眼症虽为局部症状,病因却尤为多变,或因起居无常、或因饮食不节、或因劳倦过度、或因外感六淫,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与五脏六腑皆有相关,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故曰:血轮心、水轮肾、气轮肺、风轮肝、肉轮脾。《审视瑶函》:“大抵目窍于肝,生于肾……”。可见肝肾与目的密切关系。
1.1肝与干眼症的关系
目者,精明也,为人身之精华。《灵枢·五阅五使》云:“目者,肝之官也”。东方震木,主风主动,在窍为目,目的视觉功能,得益于肝血的充润滋养和肝气的的疏泄。肝藏血,主疏泄,肝中混浊易行之血行于全身皮肤肌肉腠理血脉,轻清之血在肝中升运于目,而滋养目中经络,目得血而视。《审视瑶函》:“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水外则皆血,血以滋水。”若肝血不足,则肝之轻清之血无以滋养神水,神水亏耗,神膏无以顾护瞳神,则可见眼干涩,视物不明等症状。肝在液为泪,《素问》:“五脏化液,……肝为泪……”泪由肝精肝血所化生,有濡养保护眼睛的作用,若肝血不足,则泪液分泌减少可见两眼干涩等症,《证治准绳·幼科》:“干啼少泪,其病在肝。”且厥阴肝经连目系,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反映于眼,故而眼的病变也常从肝来论治。
1.2肾与干眼症的关系
《审视瑶函》谓瞳神:“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肾乃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藏先后天之精,人身之精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肾精化肾气,其气上达于目,为“目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其精“先起于肾……而后及乎瞳神”,又《内经》云:“肾生骨髓,脑为髓海,目系上属于脑。”肾精充足,髓海充盈,则思维灵活,两目精明。《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而肾为水脏,主津液,在外则化为濡养目睛的泪液,在内则在“先天真一之气”的作用下化为神水,且肾与膀胱相表里,贮津液,化气行水,其功能的正常运行靠肾气的温煦作用,若肾与膀胱之功能异常,均可见眼部的诸多症状。如眼部干涩,视物昏花,夜盲等症。
2 从肝肾论治干眼症的临床运用
肝与肾与眼均有密切的联系,且“肝肾同源”,精血同生,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若一方不足常导致另一方亏虚,且阴虚不制阳,虚火上炎,灼伤阴津,久之成病。现代社会干眼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这与现代社会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高科技产品的影响密不可分,久坐于电脑、电视前,生活压力过大,饮食失度,少于运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久之及肝肾,肝肾阴亏;或因久病卧床、年老体衰,导致肝肾不足,肝肾阴亏则津液不能上承滋养双目,则发为干眼症。且有研究发现肝肾阴亏可能加重眼睑缘睑板腺开口的角化,从而引起睑板腺的功能障碍,而睑板腺功能障碍又为干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治疗常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补益肝肾,滋阴明目;偏于火旺者,加入决明子,夏枯草,谷精草清肝火明目,偏于肾虚者,加入菟丝子,茺蔚子,补肝肾明目;偏于肝阴虚者,加入当归,白芍,酸甘养阴生津。同时可予柴胡升麻,引药上行,密蒙花清肝养肝,为厥阴肝经之正药,且有药理研究发现其对角膜及泪腺均有保护作用[2]。亦可用柴芩清解润目方[3]清肝养肝明目,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干眼症,临床均能取得较好疗效。针灸治疗通常选用睛明,攒竹等穴位以滋阴明目,同时可辅助以雾化熏眼的方式,有报道运用化裁密蒙花散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取得较好疗效[4]。
[1] 王学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669-1672
[2] 李怀凤,彭清华.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雄鼠干眼症模型角膜和泪腺组织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12):1-6
[3] 陈小华.浅析从肝论治干眼症[J].新中医 2012,7(44):190
[4] 邢雁飞,宋小莉.化裁密蒙花散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2,32(6):4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