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U-Cropper”和“Qing”实生砧中国板栗茎解剖结构及嫁接成功率研究

2012-01-23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9期
关键词:形成层韧皮部板栗

据《HortScience》(2012年 7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嫁接于“AU-Cropper”和“Qing”实生砧木上的中国板栗茎解剖结构特征和嫁接成功率。中国板栗嫁接不易成活。有人认为是由于板栗砧木茎的次生韧皮部纤维干扰结合部的形成,也有人认为砧木高的含水量降低了嫁接成活率。此项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板栗实生砧木次生韧皮部纤维的精确排列方式及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研究人员也调查了砧木与栽培基质含水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1年生砧木茎的维管束形成层横截面是规则的五浅裂的圆柱形。初生韧皮部纤维以不连续环形排列,次生韧皮部纤维通常在浅裂之间的形成层外侧簇集。当接芽形成层的排列干扰了次生韧皮部纤维时有利于嫁接成活。嫁接前砧木接口处湿度为56%和62%时嫁接成活率为25%,嫁接前不浇水的树,接口处湿度为48%的植株嫁接成活率为75%。

猜你喜欢

形成层韧皮部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湿地松树木形成层恢复活动期、活动期和休眠期原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发现西藏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个板栗不容易
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苹果树木质部及韧皮部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不同抗生素对刺槐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