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第一果——草莓

2012-01-23杜晓利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类固醇中非叶酸

草莓为蔷薇科植物,别名洋莓、凤阳草莓等。祖国医学认为,草莓味甘、酸,性凉,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补血益气、凉血解毒等功效,是滋补老人、孩子和体虚者的佳品,被誉为“春季第一果”。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水果榜上名列第二。草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营养比例比较合理。草莓中的苹果酸、柠檬酸含量比苹果、梨、葡萄高3~4倍。除了基本的营养成分外,草莓果还含有类黄酮和酚酸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草莓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铁、钾、维生素C和黄酮类等的重要来源,在欧洲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因此,草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首先,草莓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草莓中的维生素C比苹果高11.7倍,是等量的西瓜的7.5倍,柑桔的2~3倍,葡萄的10倍。维生素C能促进四氢叶酸形成,有利于完成蛋氨酸循环,防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合成,胶原蛋白是连接细胞的重要成分,因此,维生素C在维持血管壁正常通透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C与钙、镁协同作用,能够保持血管弹性,保障血液通畅。维生素C有类固醇的羟化功能,参与类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过程。维生素C与维生素A、维生素E协同作用共同防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避免心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草莓可以预防贫血。草莓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铁在肠道中的吸收,并促进铁的储存。采用外源性标记的研究结果证实,维生素C可以促进非色素铁的吸收,铁缺乏的个体摄入维生素C可加强同一餐中非色素铁的吸收。植物性食物中植酸和铁结合的酚类化合物是影响铁吸收的强抑制剂,但维生素C可抗衡此抑制作用。为增加膳食中非色素铁的吸收,每天需要增加摄入维生素C 50 mg,如摄入维生素C 50~100 mg,非色素铁的吸收可增加2~3倍。维生素C促进四氢叶酸形成,叶酸参与血红蛋白及重要的甲基化合物合成,叶酸缺乏时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形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所以草莓对贫血症有良好的疗效。国外最新研究还指出,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功效。此外,土耳其有医学专家认为,草莓具有医治失眠的神奇功效。

猜你喜欢

类固醇中非叶酸
类固醇治疗肾病综合征儿童致激素性青光眼的相关进展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面部整形术后水肿的治疗进展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类固醇激素的低温等离子体质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