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分析
2012-01-22高素娟
高素娟
(通辽市肿瘤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19例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因腹壁手术切口内膜异位症入院患者19例,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30岁。发病时间最短11个月,最长8年。19例患者均有足月剖宫产手术史,,病灶直径为2.0-5.5cm,其中5例腹壁手术切口内异位症患者为多发病灶,1例因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感染而入院。
1.2 临床表现 ①有经腹的产科手术史(足月剖宫产史);②19例患者均因腹部手术瘢痕部位疼痛,而触及腹部切口部位结节,结节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经期增大,经后缩小;③19例患者腹部手术瘢痕部位疼痛程度不同,为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胀痛 。④超声检查为低回声不均质回声结构,内部散在强回声,边界不规则。血清CA125值均在正常范围。
1.3 手术方法 19例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扩大的病灶切除术。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来潮或月经刚过,此时,症状明显,异位结节增大,界限清楚,容易切干净。手术范围达异位病灶外缘0.5-2.0cm。术中见,12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原手术切口周围,7例累及腹膜。为预防复发,19例患者术后均口服孕三烯酮片3个月。随访至今,均无复发。
2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引发疼痛、结节包块。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在本质上有别于正常子宫内膜,其异位种植导致内异症的发生。医源性的内异症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本组19例患者均有产科手术史,说明手术与切口内异症的发生有关。
对于腹壁内异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因为直径>1 cm的内异症病灶,单靠药物治疗比较困难。一旦发现,要尽早手术切除。因>2 cm的病灶切除后,常有较大范围的腹壁筋膜缺损,需张力线或加用补片缝合。通常一次手术可以切除干净,据报道偶有复发[1]。我院19例患者术后均口服孕三烯酮片3个月。随访至今均无复发。对于内异症病灶较大者在术前口服孕三烯酮片三个月,可明显缩小病灶,有利于手术切除干净和防止切除病灶后有较大范围的腹壁筋膜缺损。多次复发的患者,应进一步手术切除明确病灶性质,不要忽视等待,要警惕恶变,有文献报道恶变率为4%,。文献报道足月剖宫产术后发生的腹壁切口内异症发生率为0.03%-0.4%[2],随着我国的剖宫产比例不断升高,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也相应增加,应值得重视。
[1]Burney Ro,Hamilton AE,Aghajanoval L,et al.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eutopic secretory endometrium in women with versus without endometriosis[J].Mol Hum Reprod,2009,15:625.
[2]Maurice M,Nicolas SB,Thomas M.Custadenocarcinoma of the abdominal wall following caesarean section: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Gynecol Oncol,2003,9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