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的新收获
——《毛泽东文艺美学编年读本》读后
2012-01-21曹桂方
曹桂方
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的新收获
——《毛泽东文艺美学编年读本》读后
曹桂方
今年3月,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少青编著的《毛泽东文艺美学编年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这是近年来我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一项喜人的新收获。它以“编年读本”的形式,历史地、客观地记录、梳理和体现了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毛泽东文艺美学的启蒙、形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文艺文学思想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多方面的视角,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繁荣和发展当前的文艺(化)事业,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读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屋建瓴,视野开阔。《读本》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原则,观照19世纪末至20世纪大半个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社会发展变革的历史现象和发展历程,把毛泽东文艺美学放置到它所由产生和发展的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去追寻和梳理毛泽东文艺美学的渊源和发展轨迹,以显示其源远流长和灵动鲜活;又从其与哲学、教育、宣传、民族、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思想意识形态的关联和对比中探究和厘定毛泽东文艺美学的外延与内涵,以彰显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既有纵的延续的发展,又有横的联系与交融;既恢宏壮阔,又缜密严谨,给人以启迪,令人信服。
二是丰富翔实,客观公正。《读本》从毛泽东诞生到逝世的83年中,搜集、发掘、梳理、精选了有关毛泽东文艺美学的理论、观点、实践和成效,集印成三十多万字的专著。从宏观的总体把握到具体作家、作品的审视,既有天翻地覆的政治风云,也有曲折前行的文艺浪潮;既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事件,也有普通的实际生活;既有理论的阐述和碰撞,也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以毛泽东的文艺言行为主体,又兼收相关领导人以及文艺界代表人物的重要贡献。集中地体现了文艺与政治、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艺与生活、与人民、与读者的关系;清楚地揭示了文艺的性质、功能以及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文艺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特别是文艺事业的成就、缺点及经验教训。诚可谓“全面系统,翔实可靠”,达到了“资料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而“采取客观叙述的方法,一般不作评论”的编辑原则又使其具有客观公正的特点:白纸黑字,言之有据,原形原貌,原汁原味儿,不以编撰者的好恶定取舍,更不以编撰者的判断为是非标准,让材料自身说话,让读者自主判断。既体现了学术民主,也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和信赖。
三是体现过程,突出要点。《读本》时间跨度大,涵盖范围广,材料丰富翔实,但并不是繁杂材料的简单汇总和堆砌,而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沿着毛泽东文艺美学的启蒙期、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和失误调整期的轨迹,来取舍材料,安排详略,清楚地体现了毛泽东文艺美学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主干清晰而又枝蔓丰茂。而在众多的枝蔓中,又特别突出那些与毛泽东文艺美学关系最为密切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现象以及重要的文艺美学理论与实践。本书集中地体现了毛泽东文艺美学的性质、特点和主要内容,展示了诸多的“闪光点”,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多方面的启迪。
四是“事”“论”结合,关注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读本》中的诸多理论、观点和言论,都是从许多具体的“事”中萌生并被提炼升华的。“论”缘“事”而发,记“事”的目的在于出“论”。“事”“论”结合是该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特别值得肯定和称道的是:它一方面非常注重理论、观点、言论的价值,以强化全书的理论色彩,另一方面又十分关注理论回归实践的过程。而从理论回归实践看,不仅有一定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政策及其执行效果,更有在一定的理论指导、影响下发生的文艺运动、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鉴赏、文艺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经这种“执行效果”和“实际情况”的检验后,理论又得到修正、深化和再次的升华,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文艺美学的发展历程、美学历史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读本》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些与文艺美学关系不甚密切的背景材料的取舍和详略还可进一步斟酌。校对也还有疏漏之处。
[本文编校:杨 灿]
2011-12-03
曹桂方(1940-),男,北京市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文艺理论研究会会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解放区文艺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毛泽东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