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转型中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12-01-21何燕子朱佳力

关键词: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

何燕子,朱佳力

(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 中国湖南 株洲 412007)

低碳转型中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何燕子,朱佳力

(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 中国湖南 株洲 412007)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株洲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具有区位、工业基础、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制约因素。目前,株洲已形成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河西示范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今后可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可以在加大政策扶持、集中力量招商选资、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加快市场培育等五个方面着手加大力度。

低碳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

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的低碳转型必须依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以投资为导向,金融危机加速了原有比较优势的弱化,突显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产业集群尤其是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摇篮”。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株洲作为老工业城市之一,发展低碳经济是株洲工业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唯一出路。株洲应当以低碳转型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对低碳经济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理解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来源于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气候变暖,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使用碳基燃料,尽可能实现能源利用转换。因此,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的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新的增长点,它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区域创新效应及知识共享等优势,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发展低碳经济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在逻辑一致,两者相辅相成。首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我国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新兴性和战略性为一体,本身具备了低碳的特征、因而有限的资源选择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1]。其次,发展低碳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指明了方向。低碳经济的发展要依靠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淘汰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抑制过剩产能。低碳经济的这一要求也就指引了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二、株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现状

(一)优势和潜力

1.区位优越明显

株洲地处我国南部地区的经济腹地,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发展完善,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推进,“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给株洲带来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2.工业基础雄厚

株洲是老工业城市,产业布局确定了以重化工和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株洲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比较效益优势明显。2010年株洲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00多亿元,其中制造业为149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3%[2],制造业成为株洲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株洲工业经济起到了极强的拉动作用。目前,株洲有全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和制造基地,江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车、中小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和制造基地,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硬质合金研发和制造基地;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装备制造、专用和通用设备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

3.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潜力大

科教人才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湖南省内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株洲是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城市,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7家,省级技术中心14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科技能力转化逐步提高,2010年株洲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为268亿元,同比增长达44.4%。

4.政策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

目前,株洲享受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等六个方面的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对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两型”社会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3]。

(二)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2010年株洲一、二、三产业比为1:6:3。其中工业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电、机械等重化产业为主导;资源型产业偏重、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传统主导产业发展乏力,新兴战略产业优势不明显,使株洲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0%,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为36%。比重偏低,需要大力扶持发展。

2.产业整体效益不高

2010年,株洲市GDP为1 274亿元,其综合实力在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排名第一。但产业效益并不高,2010年,株洲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2%,低于全国和湖南省平均水平。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91.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75.5%;总资产贡献率为13.6%,明显低于深圳、青岛、无锡等工业经济发达的城市。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导致吸引较大规模投资项目能力不足。投资不足导致部分企业效益不佳,效益不佳又制约产业的资金积累能力和发展后劲,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宏观上来看,尽管株洲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多,但真正掌握高精尖技术,控制产业技术制高点的企业和项目不多。

(三)株洲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

“十一五”期间,株洲市积极整合“一区四园”(高新区、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和金山工业园),加快培育一批产值过50亿、过100亿的规模企业。重点围绕建设田心高科园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打造“轨道交通城”;董家塅高科园的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飞机城”;河西示范区、金山工业园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打造“汽车城”。

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田心高科园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目前株洲第一支柱产业,已形成了龙头企业规模较大、门类齐全、产业链较完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田心高科园聚集了南车株机、电力机车研究所、南车电机等整车及核心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园区内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1家,从业人数5万余人;拥有中国最大的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中国最大的机车车辆研发中心(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已累计生产各型电力机车5 000余台,占全国铁路电力机车保有总量的50%以上,形成了以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道岔等为重点的产品系列。园区内拥有1家国家变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发了高档城轨车辆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加上国家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实施铁路建设计划的发展机遇,将促进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2.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董家塅高科园

株洲高新区董家塅工业园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我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及轻型燃气轮机的研制试验基地、国内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聚集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企业资产近100亿,实现产值103亿。园内拥有较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和完整的科研队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工程技术人员4 000余人。抓住中航工业快速发展、项目资源重新配置和国内通用航空市场放开两个机遇,董家塅高新区正努力夯实航空高技术产业超常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完善“发动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整机+配套产业+衍生产业+通用航空运营”产业链条,积极培育、发展和引进一批核心企业,突出发展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打造“航空城”。此外,株洲通用机场有望在2012年建成,到时园内将实现年产通用商务飞机1 000架,新增产值50亿的目标。

3.汽车整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河西示范区、金山工业园

在河西示范园区,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和南方宇航两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已初具规模,年产20万辆整车的北汽一工厂年底将实现新车下线,年产30万辆整车的北汽二工厂也在积极筹备,海纳川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相继入园投资。株齿、湘火炬、易力达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了零部件配套体系,以南车时代电动、北汽控股、南方宇航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对策

(一)加大政策扶持,助推产业集群发展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政府应当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对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的项目,政府财政要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定期限内新产品所征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经市财政、税务部门审核,以财政奖励的办法予以部分返还,鼓励企业发展;设立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4];建立财政与金融联动的投融资机制,银行发放新兴产业贷款实行专项管理,给予该项收益减免营业税或所得税的优惠,引导和刺激信贷资金进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内配套生产企业的发展。另外,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项目,政府要在土地指标上予以优先解决,同时以优于工业用地价格供应建设用地,充分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坚强后盾。

(二)集中力量招商选资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要发展,要壮大,必须大力招商引资,以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吸引有实力、有知名度的企业在产业园区集聚。具体而言,政府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应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强对国内外有关重点企业的招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及其配套产业项目;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专业招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5]。

(三) 产学研相结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群,要切实加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6]。

首先,要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从根本上必须依靠企业的自主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的创新机制。一方面支持有条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一方面,培育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器,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机制。

其次,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务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基础。通过基础研究,取得高技术的领先优势,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生产,把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植根于本土,扩大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另外,整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资源,支持校企合作,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产业技术联盟。

最后,重视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人才是根本。一方面,加大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育基地,积极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台

政府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有力推动者,必须切实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营造统一透明的政策环境,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政府和部门在产业政策、结构调整、项目争取、资产重组等方面提出意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以此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7]。

(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都处于成长阶段,面临着市场空间巨大、市场拓展难的等共性问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产业集群,就必须积极培育市场,引导社会消费。在市场推广、示范作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扶持,拓宽市场。

制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的政策,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认定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理的要素价格体系,建设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和推广应用的基础设施,创造和培育新的市场需求;组织专题产业对接洽谈和推广活动,提高首台套参展补贴标准,鼓励新产品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适当补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推广方面的经费,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1] 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湖南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解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41-45.

[2] 王伟红. 2010年12月株洲市统计月报[EB/OL]. http://www.zztj.gov.cn/DataNews.aspx?colid=24. 2011.01.

[3] 谢自强.低碳转型中长株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湖湘论坛,2010,(05):33-36.

[4] 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10):37-39.

[5] 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1,(03):49-54.

[6] 陈文锋,刘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09):63-65.

[7] 株洲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株洲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09)[B].株洲:株洲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ZJW201109):7-10.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Zhuzhou’s Strategic New Industry Cluster in Low-carbon Transition

HE Yan-zi, ZHU Jia-li
(Business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412007, Hunan, China)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the strategic new industry cluster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when Zhuzhou is constructing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and developing the low-carbon economy. Zhuzhou develops the strategic new industry cluster with location, industrial base, technological and other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also constraints. At present, three strategic new industry clusters: Tian-xin Hi-tech Park, Dongjiaduan Hi-tech Park and Hexi Demonstration Area have been formed. The cultiv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new industry cluster can be increased in the fi ve aspects: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concentrating on investment selection, building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accelerating market development.

low-carbon economy; the strategic new industry; industry cluster

F293.1

A

1673-9272(2012)01-0027-03

2011-11-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小企业集群区域竞争力及评价研究”(编号:06CTJ003);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湖南制造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编号:117BB137)。

何燕子(1973-)女,湖南永顺人,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本文编校:易雪玲]

猜你喜欢

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评《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书评)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株洲工业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璀璨明珠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