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思考
2012-01-21喻胜华
喻胜华
(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思考
喻胜华
(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从优质生源、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声望等角度探讨了研究型大学重视本科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存在定位不准、教师不愿意从事本科教学、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以及精品教材奇缺等问题,提出了成立本科教育改革委员会、建立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提倡和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和规范教材建设等建议。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这一概念已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研究型大学的表现特征和界定方法也各有差异。1994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根据学位点和研究经费的多少,将全美3500余所高校中的125所界定为研究型大学[1]。2010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课题组把中国高校的科研得分按降序排列,前5%为研究型大学,共36所。与一般的高校相比,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拥有相当规模的学位授权点,尤其是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一定量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和比较充足的研究经费。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承担着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各界精英。
当前,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普遍重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重视学位点的申报与建设,而作为高等教育主体和基础的本科教育却已逐步退居次要地位。
一、研究型大学重视本科教育的必要性
(一)一流的生源渴望一流的教育
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大约只有3%的人能考入研究型大学,只有万分之几的人能考入清华大学、北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可想而知,要成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是多么不容易。相比之下,想考上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却要容易得多。一些研究型大学的硕士生绝大部分来自新升级的二本院校或独立学院,这些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不得不把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校方也把提高考研率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大都是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而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而使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由此可知,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绝对是一流的,如果不把这些学生培养好,既是大学的失职,也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二)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
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科技精英和杰出人才为已任,良好的本科教育可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众多优质生源。据统计:在1991~1996年期间,全美32%的硕士学位获得者,56%的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本科生涯是在研究型大学度过的[2]。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就会使研究生教育缺少高质量的生源,从而也难以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三)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成败的关键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占据着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众多重要岗位,对他们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声望。
哈佛大学认为:本科教育是哈佛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石”。哈佛最近还要求:动员全校的资源为本科教育服务。2010年,英国媒体进行的世界100强大学排名中,中国科技大学排在清华大学前面,这与中国科大历届本科毕业生在国际上的良好表现和较强的竞争力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很多用人单位很看重人才的第一学历,不少高校对新进教师的第一学历作了明确的规定,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学历是一个品牌,本科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这个品牌的含金量。
康奈尔大学校长鲁兹曾说过,“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3]。
二、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之痛
19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如2002年上半年北京大学正式提出本科教育改革计划“元培计划”,武汉大学出台了《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4]。这些学校的本科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整教学计划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总的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刚刚起步,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解决。
(一)定位不准
在高校扩招的环境下,一些研究型大学没有明确地实践培养精英的目标定位。整体来讲,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这就为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目前,不少研究型大学针对拔尖人才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本科生创新研究计划,卓越工程师与卓越法律人才计划,优质生源选拔工程以及基础学科实验班等,但覆盖所有本科生的教改计划相对较少,研究型大学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之骄子,都应该培养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哈佛大学校长在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5]。
(二)教师不愿意从事本科教学
研究型大学中的高端教师,尤其是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大都只象征性地承担很少的本科教学工作量,极个别的教授甚至认为给本科生上课有失他们的身份,大部分高校不得不硬性规定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上一门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要求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上课作为重要制度。这一无奈的规定正折射出本科教育的病态。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充其量只能算是研究员。而长年累月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大都不是满腔热情,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认为在教学中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认为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欠缺公正。晋升职称的申请书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填教学效果良好,只要不是太不象话,一般不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科研压力大,他们大多把教学当成副业,投入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维持在最低要求。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直接导致教师们重科研轻教学。在研究型大学里,教师的地位取决于他的科研水平和争取课题的能力。科研为主型教师往往看不起教学为主型教师。认为只有在高级别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或争取到了国家级科研项目才叫有水平,而教学是人人都可做的简单劳动。
(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高校合并使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那些原来一直教大专,甚至是中专的教师一夜之间成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他们大多学历低,职称低,与研究型大学的原有教师相比,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扩招前,四、五千学生的学校是大学校,扩招后,大都变成了有几万学生的超级大学,而教师,校舍等教学资源并没有按相应比例增加。在研究型大学里,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使得原本属于本科生的教学资源不断被研究生所蚕食。学校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只得让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工作,过去三、四十人的小班教学,现在变成了一百多人的大班教学,而这正是本科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的主因之一。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本科教学实践表明: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精品教材奇缺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所用教材,尤其是基础课教材大都是由学院组织教师自己编写。这些教材往往由一位资深教授当主编,拟订编写大纲,而真正动笔的是一群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或研究生。他们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你一章,我一节,东拼西凑,很快就能速成一本厚厚的教材,有了教材,院里就可以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而年轻教师参编教材大都是为了在晋升职称时当成果用,在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教材库里,谈得上精品的少之又少。相反,不少教材错误百出,令学生读来头痛不已。
除了上面列举的几个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在文献中已反复提到,如我国本科教育过分专门化,过早专门化,通识教育不足,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教育方式刚性化,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三、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到2020年,国家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成为一流大学的前提条件。1995年,卡内基教学促进会由于不满当时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作为发现者的责任,倡导成立了由博耶任主席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全国委员会,并于1998年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的发表在全美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哈佛大学为首的研究型大学掀起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高潮[6]。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成功实践,引发笔者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深入思考。
(一)成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委员会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有些问题不是一所学校能解决的,如大学排名中如何合理增设有关本科教育的数字和指标,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要和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相呼应。因此,建议由教育部牵头,成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指导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引导研究型大学走上重视本科教育的正确轨道。
(二)建立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大都是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导师难得与学生见上一面。还有很多高校根本就没有为本科生配导师,仅由辅导员负责本科生的日常管理。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生多,研究型大学应在本科教育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除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外,建立和逐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也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在这一点上,新加坡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新加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重视对人才进行系统培养,在运行机制上以兴趣为导向,以研讨会为基本形式,并拥有完善的考核制度[7]。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上,而年轻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当繁重,有的教师几乎成了上课的机器,因而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没有多少时间也不太愿意当本科生导师。笔者建议:根据兴趣相近、双向选择的原则,建立由教师、研究生(包括博士生,甚至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本科生参加的以研讨会为形式的学习型组织,这样的小组以教师为核心,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几个教师,在小组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解决教师时间和精力不够的矛盾,也让本科生参与到原本只有研究生才可以参与的科学研究中来,从而激发本科生对科研的热情,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本科生导师制成功的关键还是要靠制度作保证,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一个相互依存、良性互动的有机体。
(三)提倡和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
开展研究性教学是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时势所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8]。
康德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对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更应如此,因为创新人才必须或首先是能够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行动之人。对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应从大学新生开始,让他们从进大学的第一堂课起,就强烈地意识到大学的教学模式与中、小学的教学模式是不相同,从而尽早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新生成长的学术氛围。为了保证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学校应尽最大的努力逐步减少直至废止大班讲授的形式而实行小班教学,使教师和学生能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配合研究性教学,学校应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鼓励本科生撰写科研论文,创新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保送读研究生,研究型大学应增加保研名额,让大部分本科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让他们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从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四)规范教材建设,多出精品
编教材不像写论文,一本劣质教材会害苦成千上万的学生,他们会感叹:在心目中很神圣的大学原来是如此之随便。研究型大学更不应该有劣质教材,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统一管理教材出版,对所有待出版的教材,尤其是准备大面积使用的教材应严格把关,聘请权威的同行专家匿名评审,不合格的教材,坚决不让其出版,更不能为一已之利在学校强制使用。同时,在教师晋升职称时,不要见教材就算成果,从而消除部分教师速成劣质教材的原动力。同时,对好教材要重奖,鼓励教师出精品。
以上是笔者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要办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创建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本科教育放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师资力量、教研条件以及办学经费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
[1] 卡内基教学保进基金会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 重建本科教育: 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A].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C].北京:北京教育行政学院,2006,21
[2] 王 强, 周 刚, 王海楼, 等. 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2): 4-6.
[3] S.R.Gaubard, J.R.Cole, E.G.Barber.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a Time of Discontent[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4] 冯利君. 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述评[J]. 高等农业教育, 2006,(11): 13-16.
[5] 杨福家. 当代大学的使命与大学生的责任[J].世界科学,2006,(6):31-36.
[6] 温伟力. “博耶报告”影响下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 2010,(9):79-82.
[7] 顾卫俊, 胡旭阳. 新加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8 ,(10):142-143.
[8] 杨晓静, 尹忠东, 吴志明, 等. 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0): 214-215.
Ref l ections upon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ion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of Our Country
YU Sheng-hu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China)
The necessity of emphasizing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ion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has been dealt with in terms of quality students, talent training and university reputation. 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ion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such as the positioning inaccuracy, teachers’ unwillingness to teach undergraduates, serious def i ciency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carcity of competitive teaching materials. Therefore, the paper proposes to establish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commission, set up the tutorial system with research university’s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and encourage teachers to do research in teaching, and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research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
G642.0
A
1673-9272(2012)01-0115-03
2011-12-05
喻胜华(1966-),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