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新举措
2012-01-21申文波
申文波
(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003)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立德即树立德业。《左转》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念和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认真开展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要以入心为主。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冲击,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让人感触尤深。在当前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建设主流的核心价值体系。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素质正处于发展阶段,教育绝不能缺位。在现阶段,学校的德育工作特别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加强。
1.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德育是抚育心灵的教育,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成人世界、对人性善恶、对社会伦理的真切感知,远比说教重要。十八大报告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专门提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应以“真善美”的心灵世界和行为准则来面对学生,使学生能够做到讲真话、做善事、成美德。学校应该在招聘、管理、培训、评价教师等各个环节中凸显师德这一首要因素。
2.要进一步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现在的学生普遍具有张扬个性、独立思考和接受信息来源广泛等特点,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在德育领域难以奏效。事实上,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但效果往往打折扣。如不改变德育的教育模式,思想道德建设将难有建树。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在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我们要特别重视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倡导全校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学习心理学知识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真诚倾听、平等对话,鼓励学生自治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抗挫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德育教育活动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
3.构建德育教育立体网络,全方位育人
其一,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做到立德树人,讲政治是立德的最重要的体现,各学科都要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用马克思的指导思想、爱国主义的民主精神、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生的一切,使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处感知人生的定位。文科教学要侧重于人文精神的熏陶,理科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把求知的过程作为人格塑造的过程。其二,寓德育于行为养成之中。良好的做人基础、价值观是做人的根本准绳,“八荣八耻”是公民道德的荣辱观的价值取向,让学生通过感悟社会中一些现象,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先私后公、损公肥私的多种价值取向中,辨别出圣人、贤人、常人、庸人、坏人。从而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其三,寓德育于社会实践之中,让德育走向生活。德育工作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直面人生,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现状,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社会前进的主流,同时也使学生看到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及阴暗的一面,能够在五彩缤纷、思潮躁动、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辨清方向。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也是学生磨练提高的过程,也是思想走向成熟的过程。其四,寓德育于人际交往感染之中。学生通过广泛的与人接触,可以直接感受到人的善良与丑恶,辨别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让社会的良知在学生的感受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4.加强师生沟通能力,进一步增强师生的亲和力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各项工作成功的一半,德育工作更是如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只有多与学生接触,学生才会亲近教师,教师只有在学生身上倾注发自内心的爱,教师的话学生才会感到情真意切。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教师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师职责的重要体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待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对学生抱有深沉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建立起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热爱学生要有分寸,要善于控制、支配和利用自己爱的情感,既要防止娇宠、溺爱,又要防止过于严厉、简单粗暴。教育就是信任,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信任感是激发青少年学生上进的精神力量。热爱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只爱个别学生、少数学生,而应该去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同时也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把对教育事业热爱的情感和全力造就一代英才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学生身上,德育工作的成效就会“润物细无声”地显现出来,而且是持久的、可靠的。
5.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德育教育的民主、平等氛围
新的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种合作,是师生一起与科学的对话。名师出高徒,也可以理解为高徒托名师,学生的成功体现着教师的成功。因此,德育实施的过程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上的交流与启迪。德育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尊重的教育”。而人格的含义就是“在人类大家庭中,每个人,无论是杰出的人,还是普通的人,甚至是残疾人……在持久的一体化过程中都占有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力,有受教育的权力,有被尊重的权力,也有为社会尽责的义务。所以在教育中,所有的人都应是平等的,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尊重人格就是尊重学生主体。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题意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便是尊重人格的教育。人格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的多与少,是相对于先知后知而言,身份的不同不代表人格的高低。这就决定了教育的方式是一种引导,不是居高临下,教育的心态不是强加于人,而是平等对话,教育的期待不是绝对答案,而是达成共识。其次,要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改变和塑造的,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一面,相信学生的善良和能够被善良所感动。教师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学生同样会相信尊重教师,学生的困惑就愿意对老师讲,心里话就乐于给老师说;教师的话学生不再认为是空洞的说教,学生会把它当成箴言牢记。学生一旦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就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再次,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没有一个成功的教育是建立在冷漠、轻视和惩罚的基础之上的,最成功的教育存在于心灵距离最短,存在于最感动的氛围。爱学生,教师就要做到放下辈分、放晴脸色、放平心境、放低分贝、放心聆听、放松控制,用爱的眼神投射出关爱的目光,碰撞出的将是感激的火花。
6.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当今物资生活不断丰富的前提下,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的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代大学生是否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主要看是否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一是智力因素健全良好,二是非智力因素发展良好,三是了解自己、正确认识估价自己,四是人际关系和谐,五是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六是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七是耐挫折能力,八是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认知水平的不同,性格爱好的差异,教师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查缺补漏、有的放矢。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自愿参加的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等,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调,缓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使学生感受到周围的人(教师、学生)是可亲可爱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整个学校的氛围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从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7.变单纯道德灌输为加强道德实践
灌输教育在性质上是一种强制的、封闭式的教育,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它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另一方面,它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新时期学校教育,必须从“不道德”走向“道德”。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基础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的产生也是如此,它是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变现出来的。因此,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8.德育活动的切入点应当是学生的需要
以道德需要来衡量学生品德的形成,恰恰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分析认为,学生的行为源于道德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对道德水准认识的高低,学生如果没有对良好道德的需求,就不可能做出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既要坚守对传统道德的评判,又要挖掘和弘扬新时期形成的道德观。敢于出人头地,敢于表现自己,在真理面前不委曲求全,敢于挑战权威等无疑是新时期学生道德认知的新标准。鼓励学生弘扬个性,满足学生心理的合理需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新时期道德活动的传承与开展。其实,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同时具有约束和导向两种属性,即道德规范在告诉学生不能做什么的同时,也告诉学生应当做什么,不但约束某一行为,同时也是激励某一行为,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学校德育要自觉运用道德规范的感化、激励作用,唤起学生的良知,而不是像法律规范那样运用必须和不必须的强制命令。在学生明确了导向性后,就会自觉按道德规范行事,其主体性也就展示出来。
总之,衡量学校德育质量的标准,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和明确,也不仅仅是学生能否服从这些道德要求,而在于学生能否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和行为品质。使学生摆脱单纯服从的被动状态,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走向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最终达到道德规范的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题。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建设好。但是,只要我们抓住道德这个重要的环节,以十八大的要求作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德育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德育教育的新路子。
[1]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赵立宏,凌明亮.创新德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发展[J].黑龙江教育,2010(9):26-27.
[4]陈婕.略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阵地建设[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9):12-14.
[5]黄里青.新时期职校开展德育工作探析[J].广西教育,2010(11):18-19.
[6]邹松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07(4):81-82.
[7]魏涛.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D].吉林财经大学,2010.
[8]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