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2012-01-21李雄华
李雄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当代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李雄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人类的环境文化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变迁的整个过程。面对近现代以来被扭曲和异化的环境文化,当代环境文化正在进行理论变革。必须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工业生产方式、经济增长模式和人们生活方式,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促进环境公平和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当代新型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理论变革;发展趋势
环境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发展和创造出来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人类的环境文化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变迁的整个过程。[1]人类诞生以后,环境文化从朦胧走向清晰,从分散走向集中,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异化走向文明。在原始社会,环境文化与其他类型文化一体,随着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都有了质的飞跃,环境文化逐渐显著出来。但是,原始的自然敬畏与尊重被无节制的开发利用所代替,人类与自然开始对抗,环境文化出现异化,并在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后被严重扭曲。环境问题急剧恶化并危及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的长期存在,人类被迫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反思,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活动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环境文化转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共同进化,并在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系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一、当代环境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进入21世纪后,20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集中爆发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因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后得到完全解决。发达国家尽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一些深层次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降低、资源紧缺、高消费带来的垃圾处理等)仍然存在;同时,由于工业化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后,发展中国家也发生了大量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相互叠加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人类在不断反思后,否定了将人类带入歧途的近现代化工业化模式,达成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共识。但是,真正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世界人民有更多的共同努力。因此,当代环境文化建设面临着十分复杂的时代背景。
(一)全球环境危机仍然十分严峻
20世纪中后期开始,国际社会加强了应对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和共同对策,经过世界各国人们的共同努力,在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全球环境危机仍然十分严峻。2007年10月2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由390名专家起草,并经过1000多人审阅的《全球环境展望:为了发展保护环境》,对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以来全球环境状况做出了全面评估。[2]该报告指出,尽管经过努力,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已有根本改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全球环境仍然面临着气候变化、物种灭绝、越来越多的人口需要养活等威胁地球的主要问题,而且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将人类的生存置于危险境地。该报告还认为,发达国家在治理污染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一方面,他们将工业生产转移到国外,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二是通过贸易的名义越境转移危险性废物,使危险废物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和处置而扩散到环境之中,对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环境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
(二)全球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名《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类开始了探索和实践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征途。
里约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每年举行会议,审议世界各国执行《全球21世纪议程》的情况,并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002年,联合国再次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对里约会议以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并勾画了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蓝图。2012年6月,联合国再次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20周年,在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强调“全球绿色新政”和“迈向绿色经济”,继续推动实施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3]现在,国际社会每年都要针对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森林砍伐、有毒化学品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在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上,环境与发展也都是十分重要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加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稳步推进。
(三)人与环境相关的各学科研究成果丰富
在生态学创立的时候,人们以研究生物为主体,忽视了人在生态学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在伦理学研究中,人又忽视了自然界的生命,将这种道德观念仅限于人与人之间。在经济学研究中,自然界的价值并未进入经济视野中,将自然物及其生态环境的价值视为零。面对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环境生态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了以新的视角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考虑一切应该考虑的因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人与环境等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人类的环境文化系统。人类需要重新审视环境文化传统,对近现代异化的环境文化进行批判,总结当代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与环境关系的最新认识,建设形成指导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利于推进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协调的当代新型环境文化。在有关环境的自然科学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全球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全球环境的变化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文明等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污染机理的研究有了较大深入,对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有了较为明确和有效的治理方式,对于人类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的一般生态破坏正在实践一些生态工程的恢复办法,在一些地区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环境科学与技术的这些进步将会大大促进当代环境文化的建设。在有关环境的经济学与管理学方面,近年来研究进展很快。环境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管理学的发展,使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环境管理综合化成为现实,将环境的整体价值纳入社会生产的成本计算之中,有利于发挥市场在环境管理的重要作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清洁生产工艺的实施、环境标准及其实施等,是实现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变革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环境文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当代环境文化的理论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集中爆发,引起人们对现代环境文化的批判和反省,《寂静的春天》和《增长的极限》代表了人类社会对现代环境文化的早期反思和“严肃忧虑”。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发表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并确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类迈出了跨向新文明时代的关键性一步,标志着人类环境文化建设的新阶段。相比于异化的近现代环境文化而方,当代环境文化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变革。
(一)尊重与维护环境的整体价值
环境价值是对环境的认识及其利用程度和效果的衡量。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处理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生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从自然属性来说,人是生物学的存在物,研究人类的价值就应该把人类置于与生态环境的联系之中。生态环境以及构成生态环境的所有因子,都是构成了人这一主体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客体系统,是人类的价值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来说,环境的整体价值有三类:一是保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二是为人类提供巨大的经济价值;三是影响和促进人实现其社会实践价值的文化价值。[4]美国著名的环境伦理学者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认为环境具有超越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系统,“大自然所承载的价值”包括“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的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与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生命价值和宗教价值。”[5]人类需要彻底抛弃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用相对的、可变的观点来看待环境的整体价值和功能。人类维护环境的整体价值,不是要求人类放弃人作为整个地球物质和精神系统存在的目的,而是要求人类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然理性,从全球整体利益出发,以人类的持续生存为最高利益,尊重自然规律及其整体价值,以此规范人类活动,构建人类新的环境文化。
(二)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与发展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表明:现存的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是各种生物(包括人在内)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利用资源,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利用资源,两者是有竞争的。但是,竞争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原则,协同共存才是其根本原则。在当代环境文化的视域中,既可以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又必须善待自然环境,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价值和潜在价值。
根据人类生态学的思维,人类用文化来适应环境,也用文化来改造环境。环境文化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文化适应,是联系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桥梁与纽带,是促进人类与环境协同进化的关键因素。人类在进化,“人口迅速增多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相结合,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适应机会”[6];环境也在进化,从初级的、简单的环境生态系统到高级的、复杂的环境生态系统;从单纯的供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到技术环境,再到文化环境(在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已将环境视为精神需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动地进行维护和发展,这种环境可以称之为文化环境)。正是人类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人类文明才得以持续存在并不断向前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三)坚持和完善可持续的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社会发展方式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文化实践活动。发展是人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目标的基本途径。只有社会发展了,人类才有能力和办法彻底解决现在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才有继续生存的动力。但是,发展只是一个目标和要求。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关键是要有合理的模式和道路;否则,发展还会再次陷入困境。人类在经过深刻地反思之后,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既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又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战略思维,是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的创新。实行“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诸方面的变革。
1.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经济发展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变革传统意义上“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实施循环经济的增长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自然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而言的,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产品-可重复利用资源-产品”的非线性经济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在一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排放或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为人类优化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变革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是指提供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需要,它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由自然资源变成生活资源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动摇基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已从传统的手工业形式发展到了工业化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以地球资源无穷无尽因而可以大量开采为前提,同时又将地球看作容量无限的天然垃圾和阴沟洞而无畏地大量排放废弃物,是导致全球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根本不相容,必须进行变革。“需要新的政策、新的工艺、新的过程,以便能预防污染或使污染减至最小,亦即在污染产出之前即加以制止。”[7]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明确指明工业生产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途径是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工业生产方法,清洁生产通过产品设计、能源和原料选择、工艺改革、生产过程管理和物料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使企业生产最终产生的污染物最少,不仅生产过程少污染或无污染,其产品本身也少污染或无污染。实施清洁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一大飞跃,是增加生态效率、减少人类和环境风险的一种环境污染综合性预防。它体现了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体现了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3.变革资源利用方式
自然环境资源是进行物质生产,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降低资源消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的低价或无价,形成了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市场风气。资源的“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定上。现在的趋势是把环境作为‘免费品’,并把代价转嫁给社会的其他部分,转嫁给其他国家或未来几代人。这种趋势应该逆转。”[8]必须变革资源利用方式,把自然资本作为人类经济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力量,要恢复它、开发它,要敢于按照自然资本的经过重新设计工业设计,全面改变人类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通过价格体系的神奇作用,将一切自然资本都纳入生产和交换的理性计算,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经济学价值。从而实现将整个自然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损益中。“如果资本是自然,自然是资本,那么两者实质上可以互换;当人们从各个方面都关注资本的再生产时,就等同于保护自然。”[9]
4.变革社会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和其它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的有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典型形式和总体特征,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消费观、时间观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其中消费方式是构成了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与生产方式一样,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方式并不是人所能自由选择的,而应该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组织方式联系在一起。西方社会以高消费、享乐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消耗了大量资源,产生了大量垃圾,是导致环境危机的元凶。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在全世界各地蔓延。但是,以地球生态环境的现状,不可能持续这种生活方式。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必须对自己的消费实行约束,结束以无度的消费来引导经济发展的模式。[10]人类必须变革生活方式,要选择以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为基本内容的绿色生活方式,切实做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要以绿色生活方式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物质生产方式转变,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进一步通过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意识,改变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四)全面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
生态现代化是指将生态学原理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于国家现代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以及个人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11]生态现代化最先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英国。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模式的反思,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社会绿色变迁。生态现代化坚持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和生态可持续的统一协调发展,要求通过环境预防与严厉的环境标准来提高经济竞争力,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繁荣的同步。同时,通过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调动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以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现代性与环境的统筹协调。因此,生态现代化追求的是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不仅要求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而且也要求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通达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生产和消费模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和现代制度的生态转变,从而建立起一种经济和环境“双赢”的模式。[12]
三、当代环境文化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后,当代环境文化的理念已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开始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迈向生态工业文明。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和谐的加深,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念将进一步增强,当代环境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环境观将进一步确立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根据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人类正在探索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当代环境文化的发展,需要引导人类进一步确立“人-社会-自然”整体论的生态思维方式,坚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同进化的信念,尊重生命、尊重生态过程、尊重生态系统;倡导人类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目标,促进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生态转向,主动自觉地将环境道德规范转变为直接行动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全面协调环境、发展与公平
当代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缘由是全球范围内发展不均衡造成的环境与资源不公平。在殖民主义时期发达国家利用武力征服掠夺其他国家资源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过程,现在又利用贸易不平等和技术壁垒继续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并通过各种途径将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资源环境方面的巨大不公。发达国家初步实现生态现代化,而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全面协调各个区域之间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环境义务公平,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代环境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支持和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探求一条既能促进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促进世界各地共同发展、公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建成一个清洁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世界。
(三)建设融合人类传统精神的先进环境文化
当代环境文化是对传统环境文化的扬弃,是对人类环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综合,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相适应的最新成果。人类社会具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几千年来,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环境文化。如中国古代环境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以及自然对人类的意义,对于发展当代环境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传统环境文化,有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代环境文化的发展,必须吸收和借鉴古代传统环境文化的精华,对它进行重新的解释和改造,使之产生现代的转型,为我所用。
在人类历史的童年,人类需要逸出自然以便进入文化。但现在,人们需要从利己主义、人本主义中解放出来,以便获得一种超载性的视境,把地球视为充满生命的千年福地,一片由完整性、美丽、一连串伟绩和丰富的历史交织而成的大地。[5]
[1] 李雄华. 环境与文化范式的变革[J]. 求索,2009,(12):82-83.
[2] 黄 勇.全球环境问题依然严重[N].北京:中国环境报,2007-11-12.
[3] 诸大健.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趋势[N]. 文汇报, 2012-7-30.
[4] 方世南. 环境哲学视域内的生态价值与人类的价值取向[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8): 19-23.
[5]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3-35.
[6] 梅 进.研究表明人类正在加速进化[N].科学日报,2007-12-10.
[7] 钱 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0.
[8] 联合国21世纪议程委员会.21世纪议程[A].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87.
[9] [美]约翰·贝拉美·福斯特. 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 耿建新, 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8.
[10] 赵建民. 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J]. 环境经济. 2008,(4).
[11] 陈柳钦.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演进[J].经济研究参考,2011,(44):15-31.
[12] MOL A P J.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form: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MIT Press, 2001.
Theoretical Transition and Trends of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LI Xiong-hu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indicates the whole process of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oretical transition of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culture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neoteric and modern environmental culture has been distorted. Change is necessary of the way industrial production, economic growth patterns and lifestyles to advance the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 new environmental culture is taking shapes that embody co-evolution of man and nature,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environmental cultural; theoretical transition; trends
G07
A
1673-9272(2012)06-0109-05
2012-08-20
湖南省软科学项目 “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编号:2012ZK3103)。
李雄华(1972-),男,湖北通城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态学、环境管理等教学与研究工作。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