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思考

2012-01-21卓海燕刘富林谢雪姣

关键词:新任医学院校医学生

卓海燕,刘富林,谢雪姣

(湖南中医药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室,湖南 长沙,410208)

关于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思考

卓海燕,刘富林,谢雪姣

(湖南中医药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室,湖南 长沙,410208)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是使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学生顺利向教师转变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还普遍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从提高对入职培训的认识、改革入职培训模式、加强对入职培训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高教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入高等医学院校的一线教师也越来越多。由于目前我国专门培养医学专任教师的教育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所以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任教师主要来源于各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为了使这些医学生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新任教师培训工作就成为关键。

一、对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认识

新任教师入职培训于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但大多数国家直到90年代才对新教师入职教育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中规定:凡新补充到高等学校工作的教师都要参加岗前培训。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职前培训工作正式步入正轨。入职培训是指为新任教师从受聘上岗到转正之前这一段时间内有计划、系统的、持续进行的指导和训练,以及支持和帮助[1]。入职培训的目的是使青年教师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相关教育法规、政策等有所认识,熟悉教学环境等[1]。入职培训不仅可以使新任教师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也可促使新任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和规划,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环节。因此,对未接受正规化、系统化教师教育的医学专业新任教师来说,入职培训可以使他们加速由医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入职培训不仅有效保障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入口关”,还有利于学校师资培养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二、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为了引起重视,当前几乎所有的高等医学院校都建立了新任教师培训制度,制订了新任教师培训方案和计划,由教务处、人事处一同组织、执行培训工作,但在新任专业教师入职培训实践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培训内容简单。很多医学高校对新任教师的培训除了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这三门课程内容外,基本没有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第二,培训方法单一。一般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教师进行理论讲授。第三,培训时间短,一般就1、2个月,甚至更短。第四,培训考核不严。学校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只要理论考试通过就行。另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存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从而影响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对改善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工作的建议

1.提高新任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教师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她具有不同的职业和文化内涵。然而,从根本上讲,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主要任务不外乎“传道、授业、解惑”。随着近代科技、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性也逐步得到社会的承认。对于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通过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就必须要理解教师职业的本质和内涵、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的地位、并掌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首先是何为教师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其中,教师是专业人员就指明了教师的身份特征,这说明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教师、当好教师,教师是如同医生、律师一样,是具备专门的知识、符合特定的要求而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教育教学是教师的职业特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工作目的,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的,并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2]。

其次是教师专业化问题。根据对专业及其标准的理解,教师专业化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并有正式专业组织[2]。具体到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而言,专门的知识技能一方面是指教师必须具备医学方面的专业训练,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还需要进行教育理论、心理科学和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的地位是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且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实践中,这三者常常不是统一的。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经济成为唯一的衡量指标,教师地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水平的好坏,这导致部分老师不安心于本职工作、甚至迷失了方向。所以,对高等医学院校的新任教师进行培训,就必须让新任教师对教师地位有个正确的认识,坚定他们立志服务教育行业的决心并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最后便是从事高等医学教育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要求,总体来说有丰富的文化素养与医学专业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新任教师走上讲台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医学某一具体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解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并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5]。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个性差异等,教师还必须具有除医学专业知识外的其他学科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才能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作为教师,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进展顺利。此外,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以身作则,才能时刻保持教育热情。只有同时满足了这几方面的要求,新任教师才能顺利完成从医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从而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革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模式

针对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新任教师入职培训进行改革。

首先,充实培训内容。改变以往单纯培训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知识的格局,适当增加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政策、教育法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校史校情、医学史、学科发展史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做到真正以新任教师为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可以全面提升新任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和途径。大班授课虽然具有受益面广、进度同步等特点,但是却很难照顾到受训教师的个性和差异;另外大班上课,大多是进行理论讲授,而实践活动几乎未涉及,这就很难符合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医学教师的需要;结果让新任教师觉得培训枯燥乏味而且内容缺乏实用价值,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而,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培训方法,在培训中确实考虑到新任教师以后的工作需要,广泛采用案例教学、讨论、角色扮演、实习作业、参观等方法,通过微格教学、小组教学、配备导师、讲座、沙龙等途径,使培训方法和途径多样化,丰富授课形式,提高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双方的积极性和热情[1]。

再次,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刚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学生,以前只接受跟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从未接受有关教育教学知识的训练。要使这些医学生顺利转变为合格教师,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给他们一定的过渡时间。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由于师资短缺,新任教师人数较多,入职培训时间就1-2个月,使得很多新任教师还未完全适应便匆匆走上教学岗位,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所以,结合当前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新任教师入职培训3-6个月是比较合适的。

最后,严格入职培训考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高等医学院校的新任教师入职培训都是在培训课程上完后采用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这虽然可以有效检验新任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对于是否真正深刻透彻理解了理论、具有把理论运用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是完全无法检查的。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对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实践考核,如课堂演示、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比赛等。不仅注重考试结果,发挥考核对培训的促进作用,还要重视培训过程,从而提高新任教师对入职培训的重视,确实保障新任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

3.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和学校对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支持

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是沟通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桥梁,是教师终身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入职培训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学生能否顺利转化为合格教师,而且对新任教师的职业持久性和职业发展规划产生深远影响[7]。因此,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到学校各级领导,都必须高度重视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不仅给新任教师培训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还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设备、设施、资料、师资等方面的帮助,从各方面来保障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为保证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队伍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孟 旭,杜智萍. 关于完善高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27-128.

[2] 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75-180.

[3] 宋新峰. 论由医学生向医学专业教师转变的几点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3):34-35.

[4] 郑艳萍,张素英. 论教师入职培训的新模式[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48-49.

[5] 黄升海,冯晓亮,等. 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与思考[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24):251-253.

[6] 余娟清,林登平. 高校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机制探析[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1):31-35.

[7] 孙伟英,陶道远,赵 琦. 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透析[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1): 39-41.

Reflections upon the New Teachers’ Induction Training of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UO Hai-yan, LIU Fu-lin, XIE Xue-jiao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Huna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is an eternal 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duction training of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very important to successfully change the students who just graduated from medical colleges to teachers. However, the current new teacher induction has a lot of problems, so we need to think and explore from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ction training, reforming the mode of induction, strengthening support for the induction and so on.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teachers; induction training

G40

A

1673-9272(2012)02-0203-03

2012-02-10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医院校优秀教师团队建设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XJK08CGD022);湖南省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课题“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问题的探索”(编号HNJSy201103);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研究”(编号2011-JG026)。

卓海燕(1985-),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中医药大学高教研究室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谢雪姣(1976-),女,湖南株洲人,湖南中医药大学高教研究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医高等教育。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新任医学院校医学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省审计厅举行新任处长任职宪法宣誓仪式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