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自我意识发展与大学精神的重塑

2012-01-21赵保全罗承选潘利梅

关键词:道德意识大学

赵保全,罗承选,潘利梅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2012 - 06 - 07

2012 - 08 -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2JDSZ20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资助项目(KD2012W24);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ZZ12-0921)。

赵保全(1976-),男,党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罗承选(1947-),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利梅(1979-),女,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编辑。

大学自我意识发展与大学精神的重塑

赵保全,罗承选,潘利梅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大学精神的形成存在密切关系。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具有组织性的自我意识,两者在道德认知的价值维度、反思批判的思维维度方面实现了同一。发挥大学自我意识的作用,有助于在当下重塑大学精神。

自我意识;大学精神;关系

自我意识是哲学、心理学乃至教育学界研究者都注重的概念建构和理论研究课题,体现了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追问。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作为人才孕育和文化发展的高地,在追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大学组织强烈的自我意识,尤其是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展示了大学人在形而上层面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精神属性。不可否认,当下大学有许多问题为社会所诟病,比如大学功能异化、使得当下大学功利化倾向严重,独立办学思想匮乏、人文精神滑坡等,使得大学精神建设面临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对教育、大学的本质存在认识误区,缺乏鲜明的大学文化意识尤其是对大学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自觉。所以,迫切需要从自我意识理论的角度来加以解读大学精神的本质、实施途径和发展可能。

一、内在逻辑:关于自我意识、大学自我意识的概念解读

意识是哲学基本概念,指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体现,需要借助对象化活动即劳动实践来实现,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促进了人意识自我与自我意识演化与发展,体现为群体自我、个体自我和真正的自我三种形式[1]。由于人的自我意识不能超越劳动形式的时代限制,因此自我意识理论呈现鲜明的时代性,在发端于古希腊之后,经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雅斯贝尔斯等大思想者的发展,被赋予了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不同领域的特殊研究视角,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在含义并不断趋于完善。比如,康德把自我意识当作先验的统觉的同义语,指主体意识对于经验材料的综合统一功能;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介乎于意识之后、理性之先居于主观精神发展阶段上特定的意识形式。而现代心理学认为,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调节都要通过自我意识来实现。简而言之,自我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知。

实际上,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联。荣宗光认为,在实现“个人与类的统一”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组织的自我意识是个体自我意识与人类自我意识的集中表现[2]5。大学不仅是一个社会组织,还是文化传统的载体,更应该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因此,大学意识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的对大学的最基本的理性认识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抽象,即对大学的作用、功能、价值等诸方面的基本认识,并分为大学意识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理想追求”三个层次,其中最后一个层次可以理解为大学精神[3]。大学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大学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要着重指出,这里所说的大学自我意识是大学作为共同体的意识,是对大学独特气质、内在品质和理想追求的有机统一,既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集体意识,也包括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但这种意识体现出成员共同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倾向。

二、共同目标:自我意识和大学精神对止于至善的道德追寻

大学教育应致力实现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这是历经证明的大学之道,更是大学教育的魂灵所在。为了保障人类社会和利益共同体之存在发展,经过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启蒙,人的意识向具有自我意识和自身确定性的精神王国——道德世界不断迈进,作为主体的人获得了自身确定性的道德自我。“道德”阶段,精神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成为自在自为的存在,道德自我意识确证的标志,是形成“道德世界观”[4]119。道德自我是个体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是对自我在整体世界、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地位、存在价值、生命理想的整体思考和意义建构。道德自我的内在结构和心理活动,表现为包括认识功能和反思功能的道德认知和思维以及道德判断和评价,具有调控和监督功能的道德意志,具有激励和强化功能的道德情感,表达道德倾向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需要等因素[4]121。从意识发展的历史性而言,道德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着人的意志自由和主体性,更应该服务于人的理想性,努力突破现实性和自身有限性的制约,推动社会和个体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超越现有的基本规则和行为模式,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目的。

在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中,依靠大学自我意识进行的教育不仅是人类社会道德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更是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且这种条件不是纯粹作为人类生活的某种设置、背景或工具,而是融入人的生存和发展之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学精神,历经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和发展,促进了特定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对大学教育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因此,大学精神具有极强的道德性,表现为大学师生共同遵循的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所以,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和文化层次来审视,大学精神应该体现着独特的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既要拥有道德伦理、科学与民主、开放相统一的理性品质,能够让人体味到到高尚的理想目标、纯真的精神信念、至善的价值取向;又要让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渴求知识、探索真理、崇尚科学的无比热情,对不懈追求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以及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进一步发扬广大。基于此认识,大学精神正是大学人对这种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文化成果,在办学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大学理念是对这种文化活动的凝练,也是促进大学精神和大学运行、大学设置相连接的理性体现。无论是位于大学至高层形而上的大学精神,还是处于形而下的大学理念,在大学的意识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了协调交融[6]。两者内在统一于意识,将群体性的自我意识通过个体发自内心的自觉而作用于个体行为,通过柔性方式作用于大学的教育与管理,并体现为驱动、批判、凝聚、熏陶等功能。

据此可以鲜明地得出结论,即大学精神必然内涵一定的道德与价值维度,大学精神体现大学的核心价值与理想,展示出大学人的品位、志向、气质、神韵。当下,大学在自身定位上充分重视知识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体现,确实忽视了道德作为内在推动力的价值,大学道德教育缺失频现,自由教育理念逐渐式微,大学在道德层面和精神领域遭遇双重危机,已违背大学精神的本质追求。

三、作用方式:自我意识和大学精神在实践交往中相互融合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要在人的交往中才能实现。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表现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体现为人的本质所在。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建立了一种语言沟通作为协调行为的机制,意图通过由言语者、听众和当时在场的其他人的视角系统出发,得以在理想的语境进行理想的对话,建构和形成新的人际关系,消除现代社会中交往的异化现象,促进人类生活世界的恢复和交往合理性社会的跃进。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转向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通过劳动这个中介,明确指出自我意识与对象的关系是相互建立的,具有交互的关系。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基础是自由、生存和超越,他在交往哲学中则把交往作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生存只有在交往中实现[7]56。在哲学的研究转向中,自我意识实现了发展和完善,但无一例外,哲学家都看到了自我意识的作用,认同了自我意识对认识自我和外界客体的必要性,彰显自我意识实现追求真理、追求绝对精神的能动性和功能性,确证了交往在实践和认识发展中的积极性。

根据交往哲学的意义,交往活动指向了存在的本源,交往双方作为两个具有绝对意识的独立价值主体,由此进行的交往是自由的,交往的结果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重构与发展。交往的生存共同体必然要走上探索真理的道路。学术共同体交往的作用有三个层次:追求学术、追求真理、追求自由。雅斯贝尔斯保持了同样的观点,在于:生存主体绝对意识的塑造,生存主体间的自由交往,生存共同体对真理的追寻。他把大学教育视为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认为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意义深远的自由,并且这种自由是在参与大学学术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这种自由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真正独立。自由和独立保证了科学研究的真理性,真理与自由互动发展,而大学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最佳场所[8]49。大学精神是对自由和独立、真理的概括和体现,既有长远性的目标指向性,又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性。按照交往哲学的意义,精神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实现,“如果生存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9]2教育就是在知识的传授与生命价值的领悟、意识行为的规范,通过文化传递的方式,促进人与人学会在完善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大学作用于人的方式有多样,最重要的是在精神性的交往中,在于追求真理,在于追求永恒的精神,让师生在和谐交往中实现精神层面的沟通、理解、传递和升华,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活力所在。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理念在现代大学一直得到尊崇和弘扬,关键在于使人在相互平等的沟通对话中发展自我意识,在学术自由、真诚交往中实现了一种自我完善、进取永无止境的探索,更加趋向自由和超越的人生境界,最终实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学不仅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汇集了追求科学知识和科技进步的群体,更是一个精神趋同、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凝聚体,在交往之中形成的精神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大学精神是对学术共同体的价值凝练,大学中进行的交往,更多的是学术组织成员、师生之间一种精神的交往,是探求真理的过程和人的自身精神发展相同一的过程,也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完善的过程。大学精神和大学自我意识在追寻真理和自由的过程中实现了两者的融合。当下,由于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的缺陷,大学在交往中难以合理地规范与处理和社会、政府的关系,致使大学违背了学术规律、渐与政府政治趋同,产生了大学本身的“主体”危机和大学集体的规则失范和精神沦落。

四、根本宗旨:自我意识和大学精神服务于人的发展具有同一性

自我意识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意识,即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类思维特有的反映形式,遵循着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逻辑发展模式,不仅是个体对自身的意识与反映,也反映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有其形成的历史性和发展的阶段性。马克思认为,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也不能完全脱离人类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历经群体自我意识时期、个体自我意识时期,并逐步向个人与类相统一的自我意识水平演进[2]5。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个人与群体、与类逐步失去外在性和对立性质,逐步发展为“社会存在物”、“类存在物”。集体也由“虚假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的集体,提升为“真实的集体——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的联合体。“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 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10]

按照现代社会组织观念,大学作为由许多在学术和真理探寻上具有共同追求的成员组成的成熟型社会组织,尤其是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与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上,都展示了以知识的传递和创造为追求的特性,显示了强烈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意识;即使是与其他的教育层次相比,大学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也体现了知识的深刻性和精神追求的深邃性,凸显了大学意识在培育人才中的超越性功能,不仅服务于成员个体的发展需要,也在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中发展,通过特殊的组织作用形式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结,在共同目标上实现了个人目的和大学价值的契合。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非单纯的知识堆砌,本质在于追寻人类灵魂的深处,教育也是为灵魂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如果整个教育毫无遮蔽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教育的本然内涵。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9]44。按照这个观点,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文化传递、服务社会等职能,在人才培育和文化传递中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大学精神,与宗教精神崇拜“神秘力量”的虚无、魔幻性相比,更具现实感和实践性,更能符合和服务于教育的本质。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自我意识的形成,不仅是对大学精神的追寻,更是推动大学实现教育目的之动力。在实施教育教学、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精神发挥着高层次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其中,大学自我意识内在作用于教育过程,要求培育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而非单纯异化的人,要求培养出具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敏锐的科学研究意识,尤其是崇尚自由、追求理想的精神高度发展的人。这与雅斯贝尔斯关于培育“全人”的认识不谋而合。他认为,通过大学生活和现实体验,大学教育要培养人具备寻求自己本真存在、寻求本源的能力,实现由内在存在向超越存在的飞跃,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人不是生活在组织当中,而是组织生活在个体当中并通过个体而存在。大学的功能就是组织特性的明显展示。

总之,大学作为担负特殊使命的社会组织,在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精神”,有利于实现个体自我意识、大学意识与人类自我意识的统一。大学的自我意识客观上表现出个体自我意识与人类自我意识的共同追求——推动和实现人全面协调发展。从自我意识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当下大学教育注重实施技术教育,以培养具备单方面技能、人文精神缺失的“单面人”为办学导向,早已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相违背。大学精神来源于实践,故不能脱离实践。“因为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提高还不能算是人的陶冶,连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也谈不上,更何况理性的培养”[9]18。“专门技术的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而不是造成一个人。即使在自然科学里也不见得能培养出具有自然科学素养的人。”[9]20异化的教育必然反作用于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导致大学精神的堕落。

五、终极指向:自我意识发展与大学精神重塑的交往互动

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存在发展融为一体。新时代的大学精神,既不单是对西方大学理念的发扬,也不单是对儒家书院传统的传承,而应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文化特征。许多思想家认为:大学应生存在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之中,大学要为大学人建设心灵家园。如同孙正聿在《哲学通论》中评述,个体性的自我意识包含着具有社会性质的真理标准、价值尺度、审美原则,并要通过具有社会形式的社会自我意识作用于实践。因此,经由个体意识形成的社会自我意识,是对人类的总体行为进行的自我反思,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具有特殊作用和独特价值的基本方式。这段论述指明了大学精神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所在。上述的大学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大学交往异化、道德力量弱化等情况,都说明了挽救大学精神、回归大学本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研究者提出的文化塑造、体制保障等传统做法,更需要从提升大学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实现大学精神的重塑:

首先,从自我意识发展的价值导向来看,大学要注重自我意识的培育,用人文精神辅育大学精神,完成使人真正为人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大学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局面,现代大学已不再是封闭的独立社会组织,已经与社会融为一体。大学治理和大学精神的建构,必须以大学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成熟为前提。大学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是指:“学校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有清楚的权责意识、明确的教育理念及发展目标。既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又对外界环境保持开放,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需求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结构要素,达到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从而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11]大学自我意识最终发展要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才能适应大学的发展需要,使大学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积极面对与处理大学外部的压力与诱惑,以自我维持、自我发展。大学精神既需要大学人独立的意识建构,也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与充实。发展大学的自我意识,要更多地回归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上,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借助精神的转变,人们不但不会被生产力和制造武器的技术打败,反而能掌握它们,挽救我们的生存”[9]69在办学实践中,大学要克服为了满足专业精细化而降低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将专业训练和科学研究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将人文精神倾注于教育过程,辅助于大学制度的完善,发挥教育在于促进人的精神成长与转变的本质功能,超越世俗的功利化和物质追求的庸俗化,实现整体人的发展与超越。

其次,从自我意识的作用途径上来看,重塑大学精神要注重自由和学术的交流,在交往互动中实现大学的本质。意识要通过实践来发生作用。大学的自我意识,更多的是通过交往来实现这一过程。在平等、自由的精神交往中,实现大学的功能,推进大学精神的凝练与重塑。大学精神的核心在于追求真理、探求学问。要创造自由的学术发展环境,由学术自由促进精神的自由,推动大学文化和制度创新,维系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要在自由追寻真理和实施教育过程中,让师生共同参与精神生活,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要重视发挥大学教授等学术精英的作用,从普遍的人文关怀出发,张扬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实现超越现实价值体系的独特精神向度。要发扬大学精神的批判功能,通过文化批判创生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为变化中的社会秩序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整合基础,引领社会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和自我定向。总之,大学的师生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永恒的道德精神,遵循大学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建设原则,保持独立清醒的价值判断来维护大学尊严、抵御外在诱惑,发展大学精神,使其真正凝结时代文化精神、发挥引导时代和社会精神的价值尺度。

[1] 李文阁.人的自我意识的演变[J].人文杂志,1998 (2 ):30.

[2] 荣光宗.大学自我意识探析[J].教育评论,2006(4).

[3] 李颖.浅析大学意识[J].前沿,2008(10):190-191.

[4] 杨伟涛.道德自我的确证及其价值意蕴[J].浙江社会科学,2011(5):117-123.

[6] 储朝晖.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中西大学的心灵差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101-109.

[7] (德)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5:56.

[8] 张华.大学:求真的生存共同体——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之哲学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6-50.

[9]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2-83.

[11] 丁金霞.校本理念呼唤学校自我意识的觉醒[J].基础教育研究.2004 (12 ):4-6.

OntheRelationbetweenDevelopmentofUniversitySelf-consciousnessandSpiritReshaping

ZHAO Bao-quan,LUO Cheng-xuan;PAN Li-mei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university spirit. The university spirit as a kind of ideology is the organiza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also achieve the same both in moral cognition and critical reflection. To rebuild university spirit, we must develop university self-awareness now.

self-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spirit; relationship

G640

A

1009-105X(2012)03-0094-05

猜你喜欢

道德意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