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2-01-21马兰张丽娟张春红
马兰 张丽娟 张春红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066100)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1],有病程长、易复发、合并症多等特点。我科在2011年收治1例NS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典型的精神异常。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总结了相关的护理措施,现试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24岁,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为对称性、指凹性,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诊断为“NS”,肾穿刺病理诊断“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强的松50 mg/d顿服,用至10周后逐渐减量,于2011-05-20来本院时激素已减至35 mg/d。入院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活动自如,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体格检查:体温36.0 ℃,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诱发因素:入院8 d后,同病室入住1例年龄相仿的尿毒症患者,行颈静脉置管后并透析治疗。患者见到此病人后第2天出现精神异常。家属否认既往精神病史和家族史,神经内科会诊排除了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症状逐渐加重后,患者家属要求转至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1.2 临床精神症状 初期表现为目光呆滞、神志恍惚、拒绝进食、拒绝治疗与住院,后期表现为胡言乱语、失眠、烦躁不安、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行为失控。
2 原因分析
2.1 环境因素 患者入院来到陌生的环境,加上各种检查和治疗等原因,使原有生活习惯被打乱,增加不适感,从而构成了对患者的精神刺激。患者精神异常的发生,在夜深人静时这种感觉会更强烈[2]。患者因见同病室收治1位年龄相仿、病情相对较重并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而引起该病人精神极度紧张,出现精神症状。
2.2 药物因素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应用于NS治疗以来,使不少患者病情得到缓解,但在临床应用中副作用较多,精神症状就是其中之一,却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它可引起精神异常,主要与兴奋神经中枢有关,一般多见于大量应用或长期应用后突然停药情况下,可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或诱导免疫抑制状态,导致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发生[3]。早期表现为欣快、激动、活动增多、躁动不安、失眠,进而表现为躁狂、兴奋、语言增多,有些患者表现为抑郁状态,也有的表现为幻觉、妄想。
2.3 心理因素 首先NS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显著,导致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其次,病人应用激素后的副作用导致自身形象的改变,对病人的心理也是一种很大的刺激;还有一些病人担心医疗费用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对疾病预后越悲观,患者经济越窘迫,心理反应越严重[2]。
3 护理措施
3.1 安全护理
3.1.1 环境安排 尽量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我们在有限的空间中挑选相对安静、面积较大的2人房间,供病人独住,家属24 h看护。夜间尽量避免开大灯,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并尽量做到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患者病情好转后搬至3人间,以减轻孤独感和恐惧感。
3.1.2 严密观察 定期观察患者,每15 min巡视1次,了解患者异常行为的先兆,如:手势、坐立不安、言语暗示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减轻和预防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生。出现情绪激动、无法自控时,除了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外,给予部分或全部肢体约束。约束时间不宜过长,注意观察肢体情况及患者的反应,注意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3.1.3 预防意外 护士应提高警惕,意外的发生重在防范。移去患者周围具有危险性的物品,如剪刀、热水杯等;试体温时有专人始终守护患者身旁,以免将体温表作为伤害性物品,夜间锁紧窗户和所有通道大门,防止患者自杀和擅自离院等事件发生。
3.2 用药护理 情绪稳定后向患者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坚持每班发药到口,最好在吃第一口饭时喂药,以免患者将药藏在手里或颊部,当护士离去后吐出。激素的服用要重点监督,防止少服或漏服。根据病情变化遵医嘱随时调整激素用量,将药物不良反应减至最轻。在用药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个体差异,除密切观察病人常见副反应外,还应警惕精神症状的出现,以防意外发生。
3.3 心理护理 精神疾病治疗的重点是心理治疗,心理状态的优劣与其康复息息相关。临床护士应加强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提高[4],熟悉健康心理指导的内容[5]。护士要理解、同情患者,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通过开导、理解、安慰等方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6]。
3.3.1 情绪调节 每一个护士都要用温和的语调与患者交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其恐惧心理。让患者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释放情绪。如果欣快兴奋时,通过倾听舒缓、优美的音乐来宣泄兴奋之情;抑郁时诱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感觉,可以让其选择发泄,如倾诉、哭泣或喊叫等。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以及工作中的不同意见,防止病人角色强化和异常。
3.3.2 亲属辅助 与家属交流沟通,告知引起精神症状的多种因素,使家属在患者的护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家属要多给予关心和爱护,避免对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使其能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解决患者心理顾虑,使其消除思想负担,安心接受治疗。
4 讨论
导致NS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原因十分复杂,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尚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护理人员在治疗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要及时发现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立即进行针对性护理,而科学、高效的护理措施必将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0.
[2]方颖,魏傲蕾,张传英.肝移植患者术后精神异常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207-208.
[3]鲜安福,李元元,程明辉,等.肝移植病人术后精神异常的护理[J].家庭护士:下半月,2007,5(7):54-55.
[4]张法荣,刘晓莉,俞英,等.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96.
[5]朱彩兰,陈莲芳.CCU患者发生应激性精神异常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9):1130-1131.
[6]朱儒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精神异常的护理[J].激光杂志,2007,2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