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研究
2012-01-19肖秋菊
肖秋菊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 平舆 463400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研究
肖秋菊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 平舆 463400
目的应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雾化,减轻行胃肠减压过程中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感。方法将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行胃肠减压前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利用雾化机雾化咽喉;对照组未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比较2组行胃肠减压的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胃肠减压过程中不适症状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可明显减轻病人留置的不适,提高成功率,安全方便。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胃肠减压;应用
行胃肠减压过程中,大多数病人都有明显的不适,临床人员探讨各种方法,以减轻此种操作带给病人的不适。本文分析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雾化吸入方法对行胃肠减压管顺利程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住院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15~7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病人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按常规操作方法行胃肠减压,观察组在行胃肠减压前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利用雾化机雾化咽喉。
1.3 监测内容 留置管中有无恶心、呕吐、黏膜损伤、呛咳、流泪、一次成功次数,2次及2次以上成功次数[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将二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和表2。笔者把行胃肠减压造成病人的不适症状归纳为恶心、呕吐、黏膜损伤、呛咳、流泪。对照组不适症状严重。从表1来看,相对对照组而言,观察组行胃肠减压病人的不适症状较少,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表1 2组行胃肠减压所致不适症状对比
表2 2组两种行胃肠减压方法效果比较
从表2可见,观察组行胃肠减压一次成功率98%,而对照组为74%,成功率明显较前者低。
3 讨论
对照组因行胃肠减压时对患者鼻腔黏膜、咽喉部黏膜的刺激,出现咳嗽、恶心、呕吐、疼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2]。大部分患者对行胃肠减压都存在紧张、恐惧情绪,有的反应非常强烈,不合作,担心害怕自己承受能力差,行胃肠减压会加重身体损伤[3]。在操作前须做好各项解释工作,包括行胃肠减压的目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雾化的作用,行胃肠减压的操作方法及患者需如何配合,使患者在接受这些宣教时,逐渐减轻不良情绪,主动配合留置管过程,并且操作前给药同时也是给患者一种心理安慰。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的表麻技术是近年来渐现的一种简便的、无创的,患者可在无痛苦状态下表麻的一种新方法[4],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专用的雾化器将具有渗透作用强的局麻药溶液雾化成雾化颗粒,随着呼吸使此颗粒经鼻腔使呼吸道黏膜刺激的敏感性降低[5]。
利多卡因注射液是常用表面麻醉剂,易吸收,局麻作用快,对黏膜穿透力强,用药安全范围大[6]。由于大脑意识对吞入非食物(如胃管)有排异心理[7],有一定硬度的胃管需从鼻孔经咽喉、食管进入胃内,极易引起恶心、呕吐、呛咳[8],使胃管阻力增大,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引起出血。置管前咽喉部雾化利多卡因,能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功能,在局部感觉消失的同时,降低胃管刺激的敏感性,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配合吞咽,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管,不易误入气管而引起呛咳,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反应。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并推广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雾化来行胃管的留置,更符合以人为本的医疗原则。
[1]傅桂芬,易人瓦.护理管理与基本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15.
[2]刘玉芬.心理干预在术前行胃肠减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70-71.
[3]刘付玉荣.胃肠减压管患者的胃管30例引流不畅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1099.
[4]Wolfe TR,Fosnoenht DE,Linsoott MS.Atmized lidocaine topical anesthesia for nasorstrie tube placement:a randomized,oubledb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Ann Emerg Med,2000,35:421.
[5]雷庚江,高改莉,闵红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用于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9(3):128-135.
[6]肖顺三,孙颂三.护理药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57.
[7]王英,姚兰,吴顺香.手术前胃管插管时机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14.
[8]黄龙淳,林静.利多卡因气雾剂在留置胃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6-7.
R473.6
B
1007-8991(2012)04-0134-02
(收稿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