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接产业转移也需大智慧

2012-01-19

中国报道 2012年11期
关键词:滨湖巢湖合肥

合肥市滨湖新区一角。

到安徽不能不看合肥,到合肥不能不看滨湖新区。

2006年春节前后,滨湖新区的建设通过互联网向全球招标。在102家报名的设计单位中,经过严格筛选,最后八家国内外最好的设计单位投标,再由深圳市规划总院对八家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了最终规划方案。方案突出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发展方向。

五年多过去了,今年9月,本刊记者赴安徽采访,滨湖新区建设初见规模。未来,从安徽层面看,滨湖新区是合肥经济圈乃至全省的新中心;从全国层面看,滨湖新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最重要的载体。

生态与发展可协调

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合肥市的南部,距离老城中心17.5公里,因形状酷似鸟巢而得名。当地人有“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淼”的说法。巢湖湖面广阔,景色秀美。可是污染问题一直是它的一个“心病”。

“巢湖的污染有史记载,明清时期就有蓝藻爆发。相比其他四大淡水湖,巢湖的湖底比较浅,面积不大,自净能力比较弱。对巢湖的保护和利用倒逼着合肥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开发巢湖。以前,我们在市区生活,觉得巢湖很远。到这里工作生活以后,就特别关注巢湖的发展。”合肥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滨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世琴对本刊记者说。

2006年,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滨湖新区的建设。他们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围绕巢湖做好生态治理的文章,把巢湖由“包袱”变“财富”。

滨湖新区提出把“沿线截污”作为治本之策,力争通过努力,不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我们这片水域人工种植了一个芦苇带,用来挡住蓝藻,不让它到岸边来,同时还可以吸收湖里的污染元素,起到清洁水体的作用。”合肥市委外宣办副主任尹道忠站在巢湖北岸向记者介绍说。

今天沿巢湖岸边走一圈,一切都是崭新的,新的马路、新的绿化带、新的建筑……古老的巢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站在巢湖北岸远眺巢湖,芦苇荡随风摇摆,风景舒适惬意。

在巢湖岸边,塘西河公园和金斗公园正在建设。据介绍,金斗公园里面的山坡是用附近建设垃圾二次利用堆起来的,既形成了景观,又保护了环境,还减少了垃圾,可谓“一举三得”。

承接产业转移更严格

为了保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滨湖新区的发展不走寻常路,从规划时起,它对其产业的选择可谓“挑剔”。

“新区建设和过去不一样,在巢湖岸边,对生态保护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很好地保留巢湖湿地,所以我们的产业主要定位于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程世琴对记者说。

据介绍,滨湖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通过构建六大中心实现,分别是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会展旅游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商业居住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滨湖新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内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分工不断细化并向二线城市转移的发展趋势,全力打造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目标是把金融后台产业发展成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支柱产业。

目前,滨湖新区已经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正式签约入驻,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机构纷纷跟进,近期业务包括数据备份、呼叫、信用卡制作等,远期业务还将涉及人民币离岸结算。据测算,未来这一区域可带动8万至10万相关人口就业。

说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新区,程世琴神情骄傲,“企业家选择合肥,选择滨湖新区,主要看重的是这里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曾经有一位老总来考察,说早晨起床打开窗户,感觉自己身处香港。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滨湖新区的魅力。”

提升“幸福指数”是关键

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人。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

“在一次会议上,有位领导讲,安徽是人口大省,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支持沿海城市建设,我们一直是资源输出和劳动力输出大省。一到过年,我们的广场上都是成片的农民工。最初大家觉得出去打工挺好的,但后来出现‘留守’等问题。所以,让老百姓异地城市化还是就地城市化,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程世琴动情地说。

那么,滨湖新区如何下好“新型城市化”这盘棋?

行走在滨湖新区,有一片高档商品房小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当地人介绍说,这是回迁安置房,叫“滨湖家园”,整个新区共有六个这样的安置小区,基本上都在最好的地段。

“让农民真正变市民”正是滨湖新区的发展理念之一。

在滨湖新区徽州大道与紫云路交叉口附近,合肥一中、46中、师范附小三所学校成建制的迁入新区。据介绍,合肥一中在校学生规模达7000人,分为住宿区和教学区,分别在马路两侧,学生上下学都要走地下通道。而这所学校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母校。

实际上,在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新区都不是一个新现象。而新区受不受认可,关键还在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功能。

“我们提出了‘四个优先’。一是群众利益优先,建设了几个集中安置点,要求和商品房一样容积率要高,在建设商品房的时候配套5%的经济适用房,这些房不对外销售,用于物业的经营租赁,收入可以‘反哺’小区物业费。二是基础设施优先,区内有‘五横四纵’主干网、BRT快速公交专线、地铁一号线、包河大道高架路等。其中,地铁一号线是安徽省的第一条地铁。三是社会事业优先,我们这里有合肥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四是聚集人气优先,对招商引资的项目提出了要求,如多长时间内开工、多长时间内建成投入使用,不能影响新区建设进度。”程世琴副主任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坐拥190平方公里土地、常驻人口已经达到36万人的滨湖新区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或许是合肥滨湖临江达海的梦已经等得太久,无论是东向“长三角”的渴望,还是沿江环湖一触即发的冲动,或是合肥走向世界的精彩——合肥正在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滨湖巢湖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滨湖选煤厂煤泥分选与回收系统技术研究
巢湖颂歌
小小书法家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南方的冬天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生态合肥
巢湖玉卮意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