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方法的沿海城市人口变动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2012-01-18张耀军任正委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口密度沿海地区人口

张耀军,任正委,2

(1.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2.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27)

0 引言

21世纪是人类大力开发海洋、充分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就有越多的人口集中到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沿海地区。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地域开发的一大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6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在距离海岸线50 km的范围内,居住着世界上2/3的人口,分布着60%以上的大城市。有专家预测,沿海地区的人口在21世纪将有可能达到人口总数的75%。参照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时,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口将由5.6亿人增长到8亿~10亿人,比例将由目前的42%提高到50% ~60%,人口密度由435人/km2提高到500~800人/km2[1]。因此,研究沿海城市人口的变动及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沿海城市的界定

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核心-边缘”的区域发展规律作用下,我国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沿海-内陆”空间格局。过去的半个世纪尤其是近10年或15年里,我国的空间经济经历了2个关键性的变化:一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出现的大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包括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农村的工业化以及城市的扩张;二是各省间由于国家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造成的空间不平等[2-3]。沿海城市作为这两大变化最大的受益者,很好地见证了这一历程。

我国把地市级以上城市作为按国际标准统计的城市区域。虽然这不能反映真实的“城市”,但由于相关统计数据的易得性,仍然不失为研究分析沿海城市较好的空间单元[4]。因此,本研究把“沿海城市”定位为“沿海地市级以上城市”,这正好也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对“沿海城市”的定义相同。我国大陆现有沿海地市级以上城市(以下简称沿海城市)53个,其中包括直辖市2个(上海和天津)、副省级城市7个(杭州、广州、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和地级市44个(表1)。

表1 中国大陆沿海地市级以上城市Tab.1 Coastal cities above prefecture level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2 沿海城市人口变动特点

2.1 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的市别差异较大

2010年末,沿海城市总人口约2.4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1%。各城市的人口数量差异较大,其中,人口最多的上海市有1 412.32万人,人口最少的三亚市仅57.01万人,人口在200万人以下的有11个城市,人口在200万~400万人的有18个城市,人口在400万~600万人的有7个城市,人口在600万~1 000万人的有16个城市,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只有上海市。

2000—2010 年,沿海城市的人口规模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既有新增人口过百万的深圳市和海口市,两者分别增长127.83万人和100.23万人;也有人口仅增长几千的丹东市;还有2个城市是人口减少的,其中,南通市人口减少了19.54万人,舟山市人口减少了1.33万人。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政策因素、区位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叠加。南通市和舟山市都已连续多年呈现出人口自然负增长的态势。前者2010年自然增长率为-0.89‰,并且人口净迁出;后者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1‰,人口净流入也仅几万人。

2.2 人口自然负增长现象出现于个别城市

人口增长由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共同组成,沿海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差异也很大,一些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4‰以下的低水平,而有些城市仍处于15‰以上的高位水平。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温州及以南的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其中以北部湾地区为最高。2010年,共有11个城市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现象,包括上海、大连、丹东、锦州、营口、葫芦岛、烟台、威海、滨州、南通和舟山,其中,南通市和舟山市已呈现人口总体的负增长,另外的城市由于人口净流入而使总人口微弱增长。

2.3 人口迁入集中于24个市的沿海城市带

从1990年开始,我国流动人口进入了迅速增长的时期,新增的流动人口多数流向了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城市。因此,在1990年的城市流动人口排名中,深圳、东莞和温州等沿海城市开始名列前茅,而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退居次席。在1982,1990,2000和2005年吸纳流动人口最多的前50位城市中,沿海城市的个数从1982年的8个,增加到1990年的16个,进而到2000年变成24个,2005年继续保持在24个。2005年,由24个城市组成的沿海城市带吸纳了全国约37%的流动人口。这些城市包括:大连、天津、烟台、威海、青岛、潍坊、南通、上海、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江门、惠州。

众所周知,2005年以后沿海城市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经济活力和对流动人口的强大吸引力。2007年,人口净流入数量最多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东莞和上海,分别有650万、524万和479万人。总体来说,长江以南沿海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多于长江以北沿海城市,如天津GDP达5 050亿元,人口净流入仅156万人;东莞GDP总量为3 152亿元,人口净流入超过500万人;南通GDP总量达2 112亿元,却是人口净流出的城市(表2)。

表2 2007年部分沿海城市人口净流入数量Tab.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net inflow in some coast cities in 2007

2.4 沿海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内陆城市

相对于内陆城市而言,沿海城市普遍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2010年沿海人口密度平均为553.37人/k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1人/km2。密度最高的是汕头市和上海市,分别为2 539.29人/km2和2 227.63人/km2;最小的防城港市,人口密度也有147.61人/km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沿海地区,而密度较小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和北部湾地区。

3 沿海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3.1 人口重心向西南略微移动,人口分布更趋均匀

沿海城市在地图上所构成的几何图形并不规则,所以其地理中心并不在内部,而是在安徽省东至县境内。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均匀,人口重心与地理中心并不吻合。2000年的人口重心约在安徽省青阳县与铜陵县交界处,而2010年的人口重心约在青阳县与池州市的交界处。10年间,人口重心的位置变化不大,只是向西南略微移动(图1)。相比于全国人口重心与地理中心的相对位置,沿海城市的两者距离非常靠近,都在地级池州市所辖范围内,说明沿海城市的人口分布比全国均匀。另外,2000—2010年间,人口重心有向地理中心靠拢的趋势,表明人口分布更趋均匀。

3.2 人口密度与人均GDP在空间上集中分布

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空间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且空间上接近的事物联系更紧密。Moran’s I指数是测度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的空间统计指标,其取值范围为[-1,1],其绝对值越大表示空间自相关程度越强。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当Moran’s I>0时,表示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单元观测值呈集中分布;Moran’s I<0时,表示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单元观测值呈离散分布;Moran’s I=0,表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单元观测值呈随机分布[5-6]。

图1 2000年和2010年沿海城市的人口重心Fig.1 The population gravity of the coast cities in 2000 and 2010

根据对沿海城市人口指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的测算(表3),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从人口规模上看,2000年和2010年没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这些总量指标在空间上的分布没有显著的规律。(2)从人口密度上看,2000年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的Moran’s I是0.27,2010 年为 0.24,说明人口聚集的程度有所下降,均匀分布的程度稍有上升。

表3 空间自相关性测算结果Tab.3 The result of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3.3 局部地区空间集聚明显

通过LISA统计工具来分析沿海城市人口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发现,虽然总体上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不明显①可能与没有考虑其他相邻的非沿海地区有关。,但局部地区还是呈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表4)。

表4 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空间集聚特征Tab.4 Spatial cluster characters that passed the test of significance

沿海城市2000年和2010年总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具体地讲,2000年和2010年天津市和南通市均呈现“高-高”集聚,广州市呈现“高-低”集聚,其他城市没有显著性特征。这说明天津市和南通市的人口规模较大,其周边地市的人口规模也较大;而广州市的人口规模虽然较大,但其周边地市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图2)。

图2 沿海城市人口规模的LISA集聚图Fig.2 LISA cluster map of population size of coast cities

人口密度的LISA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局部呈高-高聚集和不明显2种格局,没有高-低或低-高的分布模式。2000年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高聚集的城市有上海、南通、嘉兴、潮州、汕头和揭阳6个,2010年减少到5个,即上海、南通、潮州、汕头和揭阳,嘉兴市不再位居高-高聚集之列。说明21世纪的10年间,从人口密度上看,人口聚集程度有所下降(图3,图4)。

图3 2000年沿海城市人口密度的LISA集聚图Fig.3 LISA cluster map of population density of coast cities in 2000

4 对策建议

4.1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与人口发展规划密切结合

图4 2010年沿海城市人口密度的LISA集聚图Fig.4 LISA cluster map of population density of coast cities in 2010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沿海地区人口因素是对沿海地区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沿海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及各专项发展规划如工业发展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教育科技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相协调的同时,必须重视与人口发展规划的相互协调。在制定规划的具体内容方面,必须考虑到人口规划的影响。比如,人口趋海迁移的影响,人口城市化发展趋势对沿海地区开发的影响,人口的结构、素质等因素对海洋产业发展的影响,外来劳动力对发展要与沿海经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沿海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及对海洋产品需求结构的影响等。

4.2 沿海地区要率先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前沿地区,在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面也应走在前列,使人口的迁移与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国家层面上,需要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模式,要全国一盘棋,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以流入地为主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在地方层面上,应加强对迁移人口的切实管理,积极引导有固定工作的并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当地社会。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以使人口迁移更趋有序,以此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

4.3 优化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由于缺乏中等城市,沿海地区城镇化体系不合理。再加上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一般都发展成以工业为主体、“大而全”的综合型功能城市等原因,导致城市之间分工不明确,城市个性不突出,城市功能互补性差,由此造成城市发展之间竞争剧烈,效率低下,制约着沿海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因此,沿海地区的城镇发展要与沿海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从调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入手,致力于发展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组群,提高城市发展竞争力。通过加强对中小城市、城镇体系的综合规划、建设,形成布局科学、层次结构合理的城市群体系,以此提升人口的吸纳能力。

4.4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1)通过缩小城市差距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沿海地区各省市之间及各省市内部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上海、天津、广东等地大城市人口拥挤,在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适当控制城镇化发展速度,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山东、河北、广西等地城市化水平偏低,应该加快城镇化速度,缩小与上海、天津、广东的城市化差距。(2)发展滨海地带城镇。沿海地区滨海地带石油资源、土地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目前不少地方开发程度并不高,如冀东滨海地带、沧州滨海地带等有待开发利用。天津滨海地带目前正在开发,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随着滨海地带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各种自然资源将得到开发利用,也将起到分流人口的作用,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而且也将提高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烝民.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EB/OL].(2009-11-13)[2010-12-21].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658287.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129-135.

[4]黄荣清.地域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1-20.

[5]Peter A Rogerson.Statistical Methods for Geograph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222-243.

[6]Michael J de Smith.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件工具[M].杜培军,译.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41-203.

猜你喜欢

人口密度沿海地区人口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高速铁路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
厦门市流动人口分布研究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