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研究

2012-01-18夏永久朱喜钢储金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年4期
关键词:合肥县域安徽省

夏永久,朱喜钢,储金龙

(1.南京大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南京210093;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城市规划系,合肥230022;3.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合肥230022)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成为经济学者和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影响因素、趋同性、时空演变特征等方面[1-6]。综观近期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有2个变化,一是研究范围从国家、省(市、区)层面向市域或县域尺度变化;二是研究方法开始运用定量方法,并重视基于GIS的ESDA等统计方法的应用[7-12]。最近有学者通过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ESDA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区域经济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16]。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研究案例还不够丰富,且缺乏从区域发展政策和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双重视角开展深入的成因分析。安徽省是我国中部省份,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17]。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内部差异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在ArcGIS支持下,结合ESDA等方法,揭示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过程、格局,并对其演化成因进行深入探析,可为构建有序的区域空间结构、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单元包括安徽省17个设区市市区、5个县级市、56个县,共78个研究单元,时间序列为1997—2009年。数据资料来自1998—201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图件数据来自于1:500 000中国基础地理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 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可以分为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测试区域经济差距的方法通常有标准差指数、级差指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标准差指数(S)和变异系数(V)可分别从绝对和相对意义上测度出区域间的经济差距[13,15]。

1.2.2 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反映了一个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的相关程度,可用全域和局域2个指标来度量[9]。

由于上述研究方法较常见,有关这些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以及各指标的具体含义笔者不作过多赘述。

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间演变特征

2.1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持续扩大趋势

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到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表1)。从表1可以看出,1997—2009年标准差指数逐年递增,由2 747上升到14 479,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达902,说明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逐年扩大。根据其扩大幅度的变化情况整体可分为3个阶段(图1):平稳扩大阶段(1997—2000年),年均扩大幅度8.02%;急剧扩大阶段(2000—2004年),年均扩大幅度14.07%;快速扩大阶段(2004—2009年),年均扩大幅度13.17%。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倾斜式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18],安徽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率先崛起,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幅度较为平稳;90年代中后期,“两点一线”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幅度加剧;“十一五”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扩大幅度相应趋缓。

表1 1997—2009年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Tab.1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1997—2009

图1 1997—2009年安徽省人均GDP变异系数和标准差变化图Fig.1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deviation of per capita GDP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1997—2009

2.2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呈波动扩大趋势

相对差异是指某个经济指标偏离参照值的相对额,在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差异时常采用此指标。表1显示,安徽省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呈现出2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快速扩大(1997—2005年)阶段,变异系数由0.556 6快速扩大到0.982 0,年均扩大幅度8.49%;平稳缩小(2005—2009年)阶段,变异系数由0.982 0平稳下降为0.906 5,年均缩小幅度约为1.89%。2005年以前,由于各设区市的市本级经济发展尚处于能量的积蓄阶段,极化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快速扩大;“十一五”以后,随着市本级对周边外围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区域相对差异趋于缩小。

2.3 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波动性变化

采用GeoDA9.5软件计算出1997—2009年安徽省人均GDP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表1)。结果显示:1997—2009年Moran’s I绝对值始终较小(介于0~0.13),表明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关联性较弱,区域之间空间互动作用不强。整个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1997—2003年,Moran’s I呈递减趋势,直至2000年出现负值,表明此阶段安徽省区域经济正由低水平均衡发展转变为极化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的区域单元空间极化作用不断增强,同周边的差距逐渐拉大,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整体在弱化。同时,空间负相关性较小,说明发达单元的空间极化作用并不明显。(2)2003—2005年,Moran’s I由负值趋于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此时在空间上总体呈随机分布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无空间关联性。(3)2005—2009年,Moran’s I由零增长为正值,并持续呈正增长趋势,表明区域空间关联性不断增强,部分空间单元与周边地区呈同步发展趋势。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中心城市在经历长期的空间极化以后,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开始有所体现,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弱集聚态势。

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空间演变特征

为了反映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以1997,2004,2009 年县(市)人均 GDP 数据,参照世界银行的区域经济分类方法和标准,按区域人均GDP平均值的50%,100%,150%,依次将各县(市)分为低水平发展区、中低水平发展区、中高水平发展区、高水平发展区(图2)。

3.1 区域经济发展两极分化明显且趋于增强

计算结果显示:1997—2009年人均GDP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的县域空间单元在48个以上,占全省县域总数的61%以上,居于主导地位。处于最高等级的区域数有所增加,1997,2004,2009年3个时间断面内分别为9,10,12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0%的区域也在递加,分别为6,15,19个,表明安徽省县域尺度的区域经济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且趋于增强,加大了区域人均GDP的总体离散程度,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从空间格局看,经济发展高水平县域除部分零散分布外,中高水平以上的县域集中布局在皖东南和皖中地区,低水平县域则布局在皖西北和皖西南地区,空间布局呈现一定的连续性和自组织性。

3.2 “ ⊥”字型合肥经济圈格局逐步形成

图2 安徽省各类县市空间格局演化Fig.2 Spatial evolution of each kind of counties in Anhui Province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安徽省区域发展决策的不稳定,使得合肥在全省地级市排名中一直处于尴尬的位置,经济总量直到1984和1989年才分别超过芜湖和安庆。90年代以后,在上海浦东开发的带动下,全省经济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皖江一带,省会合肥再次错失发展机遇,导致2000年合肥市经济总量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仅为首位城市武汉的26.9%。1997—2004年合肥周边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尚处于中低水平以下,其中,长丰县还曾一度成为国家级贫困县,表明省会合肥不仅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较弱。2005年以后,安徽省提出面向长三角的“东向发展”战略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并着力推动合肥滨湖新城区建设[17],省会合肥获得快速发展,并对周边近邻地区产生明显的扩散带动效应,所辖3个县的经济发展迅速提升到中高水平,并与北部的凤台县和淮南市区构成一个“⊥”字型县域经济发展高值集聚区,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逐步形成。

从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历程来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区域宏观政策紧密相联。解放以后,出于战略考虑,安徽省会驻地合肥,而放弃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更为突出的芜湖和安庆,这种战略抉择对建国以后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提出“三区一中心”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重点主要布局在长江经济区、两淮经济区以及皖南旅游区,省会合肥仅被定位成科教中心,经济地位并不突出。80年代中后期,为了给全省各经济板块赋予同等的发展机会,“三区一中心”进一步扩充为“六大经济区”,同时,合肥、芜湖和蚌埠作为区域中心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三大核心城市。90年代初期,受国家宏观战略影响,安徽省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区域发展战略,合肥被赋予的经济地位被削弱。90年代中后期,受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启发,安徽省在延续皖江开发开放战略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一线两点”的对外开放战略,省会合肥的经济核心地位再次被突出。20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群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快速兴起,“一线两点”战略逐步被“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所替代,继而明确提出构建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至此,合肥经济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3 “U”字型皖东南板块凸显

研究期间,皖东南地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经历了一个激烈的重构过程。皖东南毗邻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突出,人文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经济的先天优势,历史上一直是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开发皖江”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安徽省经济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及其周边县域一带,形成一条显著的“条带状”经济发展走廊。此时,区域经济发展尚处于低水平均衡阶段,市辖区与周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不显著。90年代后期,随着“马芜铜宜”(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成为“皖江地区”首要建设的重点城市,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逐步显现,皖江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由中高水平迅速转变为中低水平,与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原先的“条带状”区域经济空间形态解体,以市辖区为节点的“串珠状”空间形态特征凸显。2005年以后,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发展将由过去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向以城市群为主体的群体竞争,一体化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思想。2006年安徽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正式提出“皖江城市带”,同年该城市带被确定为国家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之一,给沿江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沿江4个重要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的市辖区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发展能量以后,对周边县域经济发展开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随着周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串珠状”空间格局内部不断得以填充,并最终与皖南山区的宁国、广德以及绩溪等中高水平以上的空间单元构成“U”字型经济发展高值集聚区。

4 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安徽省各县(市)经济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应用GeoDA9.5软件,计算得到1997和2009年安徽省78个县(市)人均GDP分布Local Moran’s I系数值,然后利用Arc GIS软件将78个研究单元根据空间自相关系数分成正负相关,应用几何分级将人均GDP分成高值区和低值区,两项综合得到高值正相关、高值负相关、低值正相关和低值负相关4类区域并制成专题地图(图3),根据它们的性质将安徽省各县域空间单元划分为扩散型、极化型、低谷型和落后型4个类型(表2)。

图3 1997,2009年安徽省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演变趋势图Fig.3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per capita GDP in Anhui Province in 1997,2009

表2 1997,2009年安徽省区域空间关联类型演变趋势Tab.2 The trend in change of region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ype in Anhui Province in 1997,2009

4.1 扩散型

区域自身与相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呈正相关关系,这类区域称为扩散型区域。1997年,这类区域主要位于皖东南一带,包括明光、天长、马鞍山、芜湖、广德等,呈连片集中分布,至2009年,该类地区进一步扩展到合肥经济圈。20世纪90年代以后,“皖江地区”一直成为安徽省区域发展重心,优良的交通区位和资源条件促使该地区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核心区域。2005年以后,安徽省提出“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东向发展战略”,省会合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在中心城区的带动下,原先属于低谷型的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县域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形成明显的扩散型区域,成为安徽省又一个经济发展核心区域。

4.2 极化型

区域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呈负相关关系,这类区域被称为极化型区域。1997年,该类型区域主要包括合肥、巢湖、芜湖、滁州、安庆、桐城、淮南以及蚌埠等县市。这些地区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经济发展要素,所以,较相邻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呈现明显的空间极化现象。“十一五”以后,随着上述部分县市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开始显现。以省会合肥为例,2009年,合肥市所辖的肥西县荣获全国百强县称号,中心市区的带动作用可见一斑。研究期间,部分县市一直处于极化状态,如淮南、蚌埠、滁州、安庆、铜陵、黄山、凤台、南陵以及怀宁,说明这些县市经济总量偏低,无法带动周边县域共同发展,空间扩散效应不足。部分县市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则由极化型转变为落后型,如皖北的界首市和凤阳县。

4.3 落后型

区域自身及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呈正相关关系,这类区域称为落后型区域。该类区域主要分布在皖西北和皖西南地区,不仅在空间上形成大面积块状布局,且在整个研究期间均没有什么变化。深入分析可知,上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落后、交通条件欠佳,且偏离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轴线,一系列原因导致上述两大板块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始终处于落后位置。

4.4 低谷型

区域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但其相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呈负相关关系,这类区域被称为低谷型,其分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基本位于极化中心周围。1997年,在合肥、巢湖、芜湖、安庆等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形成了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无为县、当涂县以及枞阳县等低谷型区域。2009年,当涂县由低谷型转变为扩散型,说明马鞍山和芜湖市作为皖江地区的增长极已产生了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安庆市和铜陵市周边的枞阳县在研究期间始终处于低谷型区域,表明上述两市始终处于极化状态,对周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并不显著。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第一,安徽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波动性扩大,这种变化与区域发展政策变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密不可分[19]。研究前期,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关联性较弱,表明区域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不强。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作用的出现,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有所增强。第二,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特征明显,“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目前已成为安徽省两大经济发展核心区域,皖西北和皖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研究期间,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经历了明显的重构过程,既由原先“条带状”、“串珠状”空间格局演变成当前“⊥”字型和“U”字型相互交织的组合格局。

5.2 讨论

本研究从区域发展政策以及空间相互作用(极化和扩散)双重视角对安徽省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研究表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除了与自身发展条件、历史基础以及空间相互作用有关外,还受到区域发展政策的较大影响,可以认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是区域宏观政策的一种空间响应。2010年以来,安徽省区域政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内容,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及近期的行政区划调整,必将对安徽省区域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短期内这种重构效应尚难以明确探析。此外,研究期间安徽省区域经济空间自相关性始终较弱,部分年份甚至出现随机分布状态,与国内其他省份存在显著不同,至于其形成原因,限于篇幅笔者在此尚未做深入探讨。上述问题将有待于笔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1]蒲英霞,马荣华,葛莹.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24(6):965-974.

[2]欧向军,陈修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4,24(3):338-342.

[3]曾庆泳,陈忠暖.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7,27(4):558-561.

[4]张馨之,何江.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35-39.

[5]胡良民,苗长虹,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68-274.

[6]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7]陈培阳,朱喜钢.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53-57.

[8]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393-400.

[9]徐建华,鲁凤,苏方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研究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1):57-68.

[10]方倩,崔功豪.江苏沿江地区经济差异演变及其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6):773-775.

[11]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2):123-134.

[12]韩增林,许旭.中国海洋经济地域差异及演化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8,27(3):613-622.

[13]钟业喜,陆玉麒.红三角经济圈县域经济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4):568-573.

[14]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09,28(2):451-463.

[15]唐伟,钟祥浩.成都都市圈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7):732-738.

[16]曹芳东,吴江,徐敏.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6):23-28.

[17]尚正永,张小林,卢晓旭.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584-590.

[18]李旸.“中部崛起”视角下安徽战略发展的路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4):1-7.

[19]胡毅,张京祥.基于县域尺度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7):1112-1117.

猜你喜欢

合肥县域安徽省
成长相册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