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2-01-17董毅郭继志胡善菊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体系指标

董毅, 郭继志, 胡善菊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1]。目前,我校二级学院——管理学院负责《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管理活动,该课程已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社会医学的教学管理效果作出价值判断,有利于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这是构建该评价体系的关键。毕竟教学管理活动涉及的环节众多,必须根据实践找出能量化、有重点的指标才能提高整个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首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要注重科学性,要注意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是否科学可信、是否存在内容错误,具体指标应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其次,该体系要有可操作性,各评价指标要符合社会医学教学实际,要符合学院教学管理的实际,各种指标的测量和方案的制定能在工作中得到实施。

1.2 激励导向性原则

众所周知,教学管理的本质是尽可能地激励师生发挥最大的才能。同样的,教学管理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激励师生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因此,该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对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现状的评价,更是通过相关指标对师生产生激励导向。

1.3 总体目标与过程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评价体系要全面分析和考察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因素,从而有效控制影响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的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达到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同时,可针对不同的社会医学教学管理重点建立灵活的目标定位与测评机制,通过对各部分过程目标的预防和纠偏措施,最终实现总体目标的有效控制。

1.4 发展性原则

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社会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对过程目标进行及时修正,实现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工作的与时俱进。

2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2.1.1 平衡记分卡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总体目标的评价采用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是绩效管理中常用的评估工具,它能帮助组织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其原理适用于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因此,可把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的总体目标从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及学生4个相互关联的角度进行分解,构成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准则层指标。

2.1.2 层次分析法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过程目标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由于平衡记分卡没有明确设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降低了该评价体系对于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个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及排序,有助于评价主体进一步明确该课程教学管理中的关键点与薄弱点。

2.2 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的选择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采用文献借鉴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社会医学教学管理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方式,最终实现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目标。首先,明确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内涵,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注重体现激励导向的本质,激励不仅包括货币形式的金钱报酬,还包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参与决策的机会、工作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等[2];再次,对指标体系进行试验调查,通过对课程教师、学生、管理部门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对教学管理的关注重点;最后,根据实践情况进行修正,最终明确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见表1。

表1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3 确定各指标对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首要步骤是构建判断矩阵,通常采用1~9比例标度法进行各层指标两两比较,来确定矩阵元素的重要程度[3]。为确保该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通过征求多位专家意见,通过实施匿名调查方式获得专家打分,并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表2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

3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讨论

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结合我院教学管理实践,可以得出该课程管理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管理。

3.1 应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的健康问题,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进行社会医学诊断与开出社会医学处方的学科,为促进人群健康制定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上述指标权重可知,不论从内部流程角度,还是从学习与成长角度,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指标所占权重较大,正好符合社会医学实践性强的特点。而实践中多数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4],再加上资金限制、安全风险等客观原因的影响,社会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参与式教学与案例教学,包括见习、实习、实验课在内的其他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将授课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是今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5]。

3.2 应不断丰富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

作为事业单位的教师,工资发放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并不像企业单位那么明显,尤其在我校进行事业单位薪酬改革后,社会医学教学课时与工资联系不大,由此得出指标中的财务角度占比不高。而评价指标中权重较高的,如接受进修及短期培训的继续教育机会、有效的“传帮带”机制及合理的岗位晋升机制都可作为激励教师的手段,这些“隐性薪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医学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导向作用,也促进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平衡。

3.3 应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强化教学过程控制

从上述评价体系看,其权重较高。这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且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院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增加说课环节,这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是没有的。说课不仅要讲教材处理、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要这样做。之所以增加这一内容,正是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变化,体现出对教学环节的创新实践。

3.4 应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补作用

很多人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存在社会医学教学重于科研的想法。而从上述指标中可知,教学与科研所占的权重相当。社会医学的科研内容对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研的优势互补[6];同时,教师的科研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强化了社会医学实践教学环节。

3.5 应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监督与反馈机制

这些环节在评价指标中权重较高。而很多管理者有这样的体会,教学质量监督往往侧重于事后评价。校、院督导组及教研室一般只限于课堂教学监督;督导组及学生的检查监督信息一般只反馈到相关教学管理部门,信息反馈很不及时。这说明教学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循环,只重视评价而忽视反馈的做法,并不能起到真正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如何基于科学的评价结果之上发展有效的反馈方式及途径,做到以督促导、督中有导、以导为主,值得管理者深思。

3.6 应把社会评价与校外评价纳入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中

社会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持稳定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与输出,而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如何,直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如在美国,长期以来社会力量的监控评价在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包括毕业与实习环节的社会评价与校外评价,应成为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高校自身和社会外界的评价有机结合,是今后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的重点拓展研究方向。

[1]李鲁.社会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刘昕.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于君英,李宏,杜芹平,等.品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19):180-181.

[4]卢官庐,郭继志,庄立辉,等.浅谈社会医学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4):70-71.

[5]凌刚,马玉琴,汤明新,等.对医务人员强化社会医学教育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8):794-795.

[6]李小菊,秦江梅,唐景霞,等.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29-30.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体系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