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材点评,一石三鸟

2012-01-16马兰

求学·素材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角度作文同学

马兰

不少同学写议论文时出现这样的问题:确立观点后没有素材可选。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因为储备不足,于是买来一本又一本素材汇编书“求救”。

是同学们真的没有储备吗?我认为并非如此。

很多同学都能发现,优秀议论文中使用的典型素材,大部分都是我们见过的,可为什么别人能恰当地运用在这个主题之下,而我们写作文时就是想不起它来呢?原因就在于,同学们缺乏对素材的思考!

不善于思考,面对现象或问题,也就不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联想剖析,所以也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储备。

怎样才能促使自己学会思考,进而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呢?

这里给同学们推荐一个好方法——写素材点评。

素材点评,就是针对所要积累的素材进行简短评说,表达感受,挖掘内涵,点明使用角度等。其具体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立意式点评一般是先对素材进行概述,然后把材料所包含的立意角度写出来。如:

【素材1】传记文本《杨锦麟这家伙》之杨锦麟。

【点评】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报刊的专栏作家,擅长时政评论,是香港知名的两岸关系问题专家。他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抓住恢复高考的机会,勤奋苦读,考入厦大。虽国语变音,身材臃肿,年过半百,却凭着自己丰富的经历和对国家、民族的一腔热爱,“捧”红了《有报天天读》。屏幕背后的生活虽单调寂寞,他却享受着孤独和奋争。

立意角度:①抓住机遇,把握时机;②勤奋肯干,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③关注社会,以一己之心推论天下,以一家之言为民族忧心; ④珍惜每一次成功,感恩每一点进步;⑤乐观,于孤独中寻求自慰,于奋争中寻求乐趣;⑥经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经历越多,思考越深,收获越大。

【素材2】语文教材篇目《烛之武退秦师》之烛之武。

【点评】烛之武很聪明,他分析时局,找到了一个兵不血刃就可以使郑国免于灾难的方法——从敌人内部将其瓦解。有言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秦晋两国因共同利益而结盟,若利益不再,战争就显得徒劳无益。烛之武正是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秦伯说得心花怒放,于是其决定撤军。共同的利益是根本,从根本上动摇敌人,秦晋之围就自然消除了,这才是釜底抽薪之举。

立意角度:找准关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素材的内涵往往是丰富的,它的立意角度很可能是多元的。面对同一则素材,不同人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个人也可以得出多个结论,这是素材点评的常见现象。

感悟式即针对素材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感悟的内容不拘一格。

【素材1】2011年11月3日下午,在嘉兴泾水路和中环东路交叉口,一三轮车车主撞倒了骑电动车的老人后企图逃逸,开凯美瑞的奚先生驾车逼停三轮车。短短21秒,一场美丑追逐上演得“惊心动魄”。

【点评】兴许是人类几千万年进化出的本能: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可人类终究不只是动物,更有伦理道德存于心,不然,奚先生为何不是做路人甲,而是驱车追逐?事实证明,四轮儿的确实比三轮儿的跑得快,“有心” 的也确实比“无心” 的行得远。

【素材2】抱残守旧,柯达只能留下王朝的背影。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20日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争取度过流动性危机,确保公司继续运营。

【点评】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柯达曾数度变革,艰难求存,但终究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在这样一个不管是技术还是文化都更讲究快捷迅速的时代,柯达太过缓慢的转身,显然无法让它摆脱数字时代的附庸角色。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对其自己是个警醒,而对其他企业也同样敲响了警钟。品牌不是永恒的,创新才是发展不竭的源泉,不在竞争中奋进,就被竞争的浪潮所吞噬。今天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竞争永不停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不断向前看才是制胜之道。

这两则素材都针对时事进行评论,虽没有点明立意角度,但由于对事件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表达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且在评述中投入了情感,这就加深了对材料的印象。材料之于作者,已不仅仅是写作时可供利用的道具,而是与自己的思考相融、有自己的情感相伴的观点源。有了如此一番思考分析,相信在具体作文中适时调用不成问题。

不是从整体出发,而先关注局部,对素材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点评,之后再作总结。

【素材】文言语段《宋清传》之宋清。

【点评】

“清优主之”“清皆乐然响应”——工作尽心尽责,乐于奉献。

“积券如山,未尝诣取值”——乐善好施,不斤斤计较。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辞”——相信他人,将心比心。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为人坦诚,不虚伪。

“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禄,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取利远,远故大。

总结:“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宋清看上去做了亏本生意,“岁末,烧券”,但正因为他眼光长远,就像胡适所说,留得利息在人间,以及他博大的心胸和对原则、对内心的坚守,他才能站在云端,站在精神的高地,帮助了别人,也赢得了尊重。而现实中的许多人,“炎而附,寒而弃”,像随风而倒的草,他们只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数数然”,既没有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也遭到人们的唾弃。

【特别提醒】素材点评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形式上不必太受拘束,一旦入手,相信同学们还会创造出更加新颖的形式。但不管如何去写,贵在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所有的点评文字,均应发自内心,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是素材点评最为关键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针对时事进行评论,一开始会较多地关注反面素材,因为这样的素材更能引发激愤的情绪,更易形成文字。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点评素材主要服务于考场作文,而考场作文要求表现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它需要更多承载着阳光信息的正能量。所以,建议同学们更多地选择正面的、温暖的素材加以点评,这样也便于培养我们健康积极的心态。

通过以上的展示可以看出,素材点评具有一石三鸟的功效。

第一,促进思考,锤炼思想。

“新课标”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因为只有“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才能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等标准的基础。而素材点评,正是带动同学们参与、体验并感受生活的绝佳途径。它能促进同学们思考、评价各种丰富的生活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逐步形成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从而提高思想水平。

原本不善思考也不习惯发表意见的同学,写过一段时间的素材点评后,对新闻事实的敏感度会逐渐增强,能较快地做出反应,并有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路径——或剖析原因,或阐述意义,或思考举措……总能从某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中的议论分析也就更加到位。

第二,加深印象,一材多用。

一则经过思考分析的素材,与一则仅仅是阅读过的素材相比,前者在头脑中的印记顯然更深,停留时间也会更长,这样当然更有利于我们写作时提取、调用。

再者,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往往不会只适用于一个观点,人物本身是立体的,事件的内涵往往也是丰富的,所以理解的角度自然是多样的。比如人们戏称的“高考三杰”——苏轼、陶潜、司马迁,这三位先贤的事迹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中,已被无数的考生运用到了无穷多的观点之中。所以,对素材进行多角度解析,更可以提高积累的效率,达到一材多用,甚至以一当十的效果。像上面列举的实用类文本《杨锦麟这家伙》中杨锦麟的事迹,那位同学一下子就总结出六个写作的角度。

第三,训练语言,增强文采。

同学们在概述或点评素材时,应要求自己刻意打造一些精美语句,以训练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语言的文采。如长期坚持下去,对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很有帮助。

素材点评是被高三同学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素材积累方式,如果同学们能拿出切实的行动,每周写几则素材点评,那么在面对一个个新的作文试题时,素材匮乏的苦恼将会烟消云散,而思想的犀利、文采的增添更会为你带来惊喜。

猜你喜欢

角度作文同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角度不同
人啊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