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散文阅读技巧
2012-01-16唐惠忠
唐惠忠
【知识梳理】
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大幅增加,而且高考试题对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分值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散文阅读,因作品篇幅短小,文字精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邃,可操作性强,所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散”,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择、组织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等外在形式上。“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之中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线索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发展脉络。解读散文,既要把握“神”,又要抓线索。
【考题回放】
(2012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听朗诵(节选)
孙 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试题重现】
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区间在第二至六段,应留意“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等关键句。)
【解题技巧】
一、 读懂全文,整体把握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赏析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如2012年上海卷所选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伍》,文章前一部分(第一至二十一段)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前一部分大致又可分为五个层次:
1. 冬阳里,骆驼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2. “我”看骆驼咀嚼食物的样子;
3. “我”和爸爸谈论骆驼為何系铃铛;
4. “我”真想替骆驼剪剪垂在肚皮底下的皮毛;
5. “我”问妈妈骆驼哪儿去了。
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要点及主题,再看试卷上的考题,答案就相对明确一些:
例:“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分析。(4分)
解析:首先,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一定是与全文的内容、形式有关系的;就散文来说,主要跟主旨、线索、题材、语言风格等有关。就本文标题来说,“童年”是回忆的主体内容,“骆驼队伍”是中心事件,也是文章线索,而“冬阳”除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外,主要的是“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同时也以“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其次,散文特别是现当代散文,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情境、氛围的营造。“冬阳”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有助于情境、氛围、意蕴的营造。另外,还要注意答题格式——先总说,再分说。
参考答案:“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评价1分,分析3分。)
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旨意。
二、 返本求实,准确概括
阐释、概括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词、句的意思,要努力探求其本义:是比喻的,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的,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等等。只有探本、返本,才算从根本上理解、掌握了实质性的东西,同时也可进一步看出文章的行文之妙。对于概括句段意思的试题,也要做到实在、明确而具体。概括的要求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有关句段的要点,二是用精练的语言表述要点。要点全,内容实,文句简,这是良好的概括所必备的条件。请看下面的文段与试题:
她(指冰心)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节选自谢冕的《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
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是。
原文有三个要点——“都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都参与创造和建设,都具有温情和人性”(参见加点文句),而一般考生容易遗漏第三点。此外,概括意思有时会限定字数,那么,就要在有限字数中包容较多实实在在的要点。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麻鞋之歌
叶 梓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雙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脚下风声习习,医学上有按摩之功效,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
1.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引用天水谣?(4分)
答:
2. 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哪些“文化情趣”。(4分)
答:
3. 文中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 阅读全文,探究“麻鞋之歌”的内涵。(6分)
答:
参考答案:
1. ①引出下文,为下文对清水、清水生长的麻的赞美作铺垫;②扣合标题;③首尾呼应;④使文章更富有文化气息、韵律之美。(一点1分。)
2. ①千变万化的图案体现着美学情趣;②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注解着农业文明;③样式各有寓意,隐含着传统文化;④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一点1分。)
3. (1)文中老人是一个憨厚(本分、木讷)、羞涩(质朴)、钟爱麻鞋制作手艺(手艺精巧)的西北农民形象。(前两点各1分,第三点2分。)(2)①具体而形象地阐述麻鞋“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②为下文对麻鞋、手艺的尊重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每点1分。)
4. ①对清水这片土地的歌颂;②对麻的尊重;③对穿麻鞋、做麻鞋的清水人的歌颂;④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尊重;⑤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尊重与留恋。(前四点每点1分,最后一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