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2012-01-16郑荐平李东张华冯雷
□文/郑荐平 李东 张华 冯雷
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努力,台州市创新平台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点、线、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一是在“点”上支持企业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至今,全市共引进大院名校与企业共建创新载体19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59家,其中国家认定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二是在“线”上创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和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全市已建成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8家,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5家。三是在“面”上搭建创新资源配置更优、联合创新能力更强、开放服务水平更高、具有良性自我发展机制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台州市已有浙大台州研究院、中科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等三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已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区域创新平台3家。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台州技术创新研发能力。2011年,台州市共有139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科技项目,其中,国家“863”项目4项(创历史新高),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5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60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8项,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5项;共有191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等各类省级项目。初步统计,2011年1-11月,台州市共获得各类科技项目经费补助1.22亿元。1-10月,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828和7917件,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044和424件,同比增长20.0%和88.4%。
需要直面的问题
开放性、服务性、稳定性应是创新平台的三大基本特征。条件保障、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是其四大服务功能。资源整合、开放服务;建立权责明确、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具有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服务机制;具备开展公共技术服务所需的服务场所和先进、完备的技术服务与开发的条件设施,拥有一直稳定的、专业化的技术研发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具备支撑企业技术创新和行业技术升级的研发能力等条件是对创新平台的基本要求。以此对照衡量,尽管台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发展中仍然存在需要直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缺乏全市层面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目前,台州市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全面和科学的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布点规划,各自为政的重复现象比较突出。全市既有三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又有各职能部门培育的平台,总体上建设方向不明,建设层次不高,建设规模不大;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权责不够明确,缺乏一个总体牵头部门,阻碍了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布局不甚合理,从行业分布看,传统行业平台建设数量多,而一些新兴产业缺乏创新平台支撑;从区域分布看,南多北少的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从总体上看,全市创新平台的数量还不足以支撑台州各大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二是投入不足,服务能力不强。以政府主导的三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应是政府公共财政,由于理念上尚未从支持创新项目为主转移到支持创新平台为主的轨道上来,存在着财政投入分散、总量不足、配置不当的问题。台州市财政每年拨给三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费只能维持日常工作运行,而用于建设与发展的经费却十分有限,使平台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硬件建设进展迟缓。台州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对创新平台的认知和参与度偏低,创新平台吸引企业和社会投资机构投入的动力机制尚未建立,平台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大。从全市来看,提供浅层次服务的平台较多,提供深层次服务的平台还较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其原因在于,许多平台对科技需求的调研不够深入,没有真正掌握行业或区域共性关键科技需求,影响了创新和服务的开展;其次,许多平台缺乏项目主动设计和组织联合攻关的能力,项目资源及技术储备不足,服务内容单一,覆盖面不广;再次,除了部分政府主导的平台外,大部分平台规模偏小,服务能力不强,只能提供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检索、产品检测和外形设计等层面的服务,而真正技术开发,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融专家咨询、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于一体的深层次服务少之又少。
三是缺乏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制度体系是创新平台的内核,是保障平台良好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目前台州尚未从制度层面建立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协同合作、互通共享的机制和社会化开放服务的制度,许多高校、骨干企业及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等科技资源多数以自用为主,处于相对封闭运行状态,远没有发挥这些科技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应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平台的做大做强。
四是缺乏稳定专业化管理和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的机制,领军人物匮乏。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是关键。由于台州区位条件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及省内外发达地区,加之招才引智政策力度有限,许多引才优惠政策兑现难、落实难,难以对高素质科技人才尤其是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引人难,留人更难”已成了创新平台和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即使许多已引进的人才,也因住房、子女就学、配偶落户等诸多实际问题而难以在台州长期定居,领军人物和核心技术团队形成困难,而且一些人才还深受同行猎头挖角的困扰,导致人才队伍不稳、专业素质下降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和高精尖技术的研发。
强力推进平台建设
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实现科学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建议:
加强领导,抓紧编制全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规划。要建立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理顺部门职能,明确一个牵头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和协调工作;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现有的工作基础,积极发挥和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统筹协调地明确分工和加强合作,建立工作联席协调机制。要抓紧编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布点规划。规划要以共享机制建设为核心,以现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以持续增强台州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和优化创新平台的建设布局,使科学合理编制的规划与台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协调,切实做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分期分步有序有效实施。
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管理体系。一是要探索建立共享服务的管理体系,主要建立社会化资源共享管理体制、社会化评价机制、可持续投入机制、充分完善政策法规环境,提出加强领导、强化激励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推进交流合作等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二是要探索建立平台高效运行的服务机制,平台应本着服务为魂、经营为体的思路,建立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又能促进自身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主要有理事会决策制、技术委员会咨询制、运行绩效评估考核机制、运行补贴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等。三是要与时俱进,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台州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明确平台建设的原则、任务、职责、平台的认定条件、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为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良好发展环境。
加大投入,优化配置,提升创新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平台建设上,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模式创新、分类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的格局。一是公共财政的科技投入要从以往支持企业科技项目为主转移到优先支持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上来。对政府主导的三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在保证基本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前提下,还应加大基础设施、条件保障方面的投入,并在土地使用、税收、课题列项等方面给予优惠,促进其加快发展。二是对以行业或块状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平台,应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投入为主体,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投入,政府可采取资质认定等政策杠杆加以引导和扶持,可按照“政府采购服务”的思路,通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等课题列项的方式,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三是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帮助各类平台组织项目、包装项目,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和省级部门的经费支持。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平台建设提供更加快捷优良的融资服务。大力发展各类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逐步扩大政府引导基金总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
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专业化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现行的科技人员使用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平台建设的、具有正确导向的人才评价方法,实行专业岗位聘任制,由机构负责人根据建设和运行的需要进行全权聘任,实行灵活的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建立科技平台专业技术支撑人员评价体系,吸引和稳定人才支撑队伍。二是构建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在培养科技尖子人才的同时,重视从事基础工艺、基础操作、仪器设施维护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将科技平台专业技术支撑人才的培养纳入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并建立经常性、普遍性的人员培养制度,不断提高管理和技术支撑人才的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三是要切实解决科技创新平台专业支撑人才实际存在的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落户等后顾之忧问题,为引进和稳定专业支撑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