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2-01-15朱红兵
朱红兵
(黄山学院图书馆,安徽黄山 245041)
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朱红兵
(黄山学院图书馆,安徽黄山 245041)
分析了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缓慢是因为安徽省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起步较晚、经济投入不足导致硬件薄弱、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定位不明等原因;提出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培养一批该课程的教学骨干并注重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建设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室和学生实验室、邀请各大电子资源公司的培训讲师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等加强课程建设的改革措施。
文献检索课;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
文献检索课在许多高校被称之为“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或者“信息检索”课,但较为简洁、准确的名称应是“文献检索课”。安徽省内各高校受办学条件与层次的限制,信息教育相比周边各发达省市地区较为落后,笔者根据多年在该教学岗位上的实践经验以及和同行交流所获取的信息,对目前安徽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求教方家。
一、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教学模式陈旧滞后 通过浏览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网站,笔者发现安徽省仅有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页上设有“服务指南-课件天地”模块,集中系统介绍文献检索的课件知识,可供校内师生直接浏览下载学习。模块内容包含“新生用户培训”、“信息检索学“、“系列专题讲座”、各大电子数据库使用说明以及文献分析与科研管理等几大方面。而其他高校网页则无相关内容。由此看来,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文献检索课程建设至少在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方面重视不够,师生很难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文献检索课的开设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是密切相关的,21世纪前十年的信息检索课教学与上个世纪相比,最大的改变是它不再仅仅是一门技能教学,而是上升到了信息素质教育的高度,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难以满足文检课课程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难以满足新时期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1]从实体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笔者所在的安徽省黄山学院文献检索课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旧沿用传统的集中授课模式,即文献检索课面向大三学生开设,各院系进行8课时课堂教学,4课时上机实习。采取周末集中授课与实习,教学效果检测以“考查课”的方式进行。通过向本省其他高校图书馆同行了解,情况大体一致。授课——实习——考核集中,甚至是在短短一个双休日内完成教学。
(2)教学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教学所需 新时期、新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对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人员素质、教学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等都需要综合运用到课程建设中来,这是课程的硬性要求。受经费有限、高校本身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具有专业文献检索室的很少。某些高校图书馆即使有“电子阅览室“的存在,也只是在发挥公共“网吧”的作用,与“文献信息检索实验室”的距离相去甚远。且计算机配置低、网速慢、服务器数据存储能力有限、数据资源无法及时更新。如对中国期刊网,很多省内高校就无法查阅、下载当年的文献。这就无法满足师生及时了解学科研究动态、撰写研究综述的需求。
(3)师资队伍缺乏,教学力量薄弱 高校图书馆每年能够引进的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的指标是极其有限的,省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只有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时候才有机会引进专业人才,更多时候都在承担安置高校引进高级人才家属的特殊任务。“由于图书馆承担信息素质教育的老师基本固定,往往因为其教学模式的僵化、信息思维的定势,导致大学生信息思维狭窄,最终影响其信息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教辅的定位,使其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执行力和影响力比较有限,不足以与相关教学部门形成合力。”[2]
长期以来的这种用人格局,导致了高校图书馆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员比例很低,而且这少部分的专业人才一旦进入图书馆工作,就很少有机会进一步深造、培训,原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得不到及时更新,赶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编制基本被列为“教辅人员”的行列,多数文献检索课教师没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也未经过专业系统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科馆员更是少之又少。
(4)教学内容重理论传授、轻能力培养 安徽省大多数本、专科院校的文献检索课一般采用《信息检索》类的教材,侧重理论教学,在概念性的问题上耗费课时太多。文献检索课是一门教授如何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获取信息、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课程。教学目的侧重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于信息利用方而的内容从未得到过重视或者在教学中根本没有涉及,以至形成了文献检索课重视信息检索能力培训而轻视信息利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大学生信息能力不完整缺,缺乏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后果。”[3]
目前,安徽省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其教育内容主要是针对本馆资源的检索技能的简单指导和培训,忽略了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其开展创新性的学习和研究,更制约了其信息素质提升的广度和深度。
对课程建设缺乏系统设计与研究,也导致文献检索课逐渐从一门实践性的应用学科被迫转型成为一门理论型学科。违背了课程教学初衷。以安徽某高校和上海市某高校教学内容为例(表1):
表1 安徽某高校与上海某高校教学大纲对照
对比两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大纲目录,在理论课程篇幅方面,安徽省该校占全课程篇幅的60%,而上海某高校仅占20%;从资源的覆盖面看来,安徽省该校仅涉及本馆已购电子资源及纸质资源的检索方法,而上海市某高校则对本馆数据资源、因特网资源等多方面信息检索技术均有覆盖,重点培养具有通用性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技术。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方面,安徽省高校与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高校还是有差距的。
二、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缓慢的原因
(1)安徽省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基础薄弱、起步较晚 在全国范围内,文献检索课本身开设较晚,自1984年起,教育部才先后印发了《〈关于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的通知》,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开设文献检索课,近来,有学者对这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自1984年教育部要求在各高校开设这门课程以来,文献检索课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它在增强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当前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在各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问题。”[4]文献检索课虽然已经开设近30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不尽完善。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安徽省高校的文献检索课基础比较薄弱,起步更晚。由于起步晚,导致该课程建设不完善。如学科定位、课程性质,师资力量、教研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建设等相对滞后,这些内容的建设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而且需要健全的制度保障,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改变,这就影响了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有效发展。
(2)安徽省高校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物质支持力度与周边各发达省市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相对于东部地区,安徽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财政支出能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相对也处于弱势,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安徽省高校多数为省属本专科院校以及高职类技术学校,办学规模及经费均有限,高校扩招以来,新校区的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添置,使各高校负债较重,办学办馆经费的问题一直是各项工作开展的瓶颈,当然也影响了文献检索课的课程建设。图书馆在各高校多数历来被定位为教辅单位,发展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安徽省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一个现状。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考虑,有限的人财物优先倾斜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更为核心与紧急的方面,而图书馆所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不是核心专业课,故多不被列为建设科目。
(3)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定位不明确 文献检索课应该是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文献检索课课程性质定位尚不明确。有的学校信息检索课被列为“临时性”、“可有可无”的课程而非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因而“对文献检索课教师定位不准,没有将文献检索课教师归属教师编制”[5]。这一现状必然会影响文献检索课开设的实际效果。然而事实上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对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课程。授课教师不仅应具备专业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同时还应朝学科馆员的方向发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有所调整,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有的放矢,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利用文献检索的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查阅资料,获取信息。文献检索课的任课教师要为学生查阅信息提供优质的服务。“学科馆员可以深入到院系中去,按照教师和研究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最新图书馆的资料介绍和有关各种数据库、各种最新的软件的使用的讲座。”[6]另一方面,文献检索课教师每每由于最初招聘已被定位的缘故,不能被列为正式教师编制,在职称评定、课时薪酬、师资培训等各方面均不能享受正式教师待遇,相对要差一些,而且省内多数该科任课教师并不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如此等等导致教师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课程投入精力研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三、加强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 为了加强文献检索课的课程建设,建议省内各高校图书馆部门成立独立的“文献检索课程教研室”,将文献检索课、入馆教育以及不定期举行的专题性讲座纳入课程建设范围。笔者认为,作为核心部分的文献检索课教研室至少应包含对以下内容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一个科学、严谨、全面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文献检索课成为一门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素养课,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如下列图表所示):
图1 文献检索课程体系
文献检索课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积累与建设。如教学大纲要不断完善,因为它“不仅使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各环节中有章可循,同时对文献课在高校能占领一席之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有指导作用。”[7]其他方面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投入,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把它建成精品课程,使教学活动有标准依据。文献检索课教师团队要不断提高学历、职称层次,打破学科发展的瓶颈。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估体系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评估。包括优秀教材的选定,授课范围与深度的确立,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分配,教学设备及其现代化程度、师资队伍建设等。二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与方法,对学生检索能力的测试以及文检课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长远影响等。这些都是进一步协调、完善和发展文检课教学的好途径。
(2)培养一批该课程的教学骨干,注重同行间的交流学习,重视向外考察取经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文献检索课教师,首先必须是经过系统学习图书馆学、文献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教师。其次,根据本学校专业设置及学生水平层次,文献检索课教师还必须是对某一门或多门学科有较深入学习与研究的专业学科馆员。具备专业背景,大致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需要提出一个既与学生专业相关,又渗透了文献检索理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检索。”[8]这样,既可以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检验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三,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数据库技术、网络资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也关系到文献检索课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强劲的势头冲击着现行教学内容,同时也对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文献检索课教师要特别注重知识更新,不断学习,定期参加培训进修,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辅助教学科研。目前,我国高校逐步向着研究型大学转变,“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也需要将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转向为高校的教授和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尤其是转向为科研人员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也就是图书馆要与科研人员共同发展,为高校战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学科服务。”[6]
(3)建设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室和学生实验室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实践性课程。注重内容的通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不断融入新理念,力求通俗易懂、简便实用,重点强调信息检索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的培养。因此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在本馆舍范围内设立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以及学生实验室,以供日常教学、实习与专题讲座之用。实验室应配置教师用机、学生用机、互联网终端、打印、复印、投影、录像等硬件设备,固定安装无盘管理系统、客户端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资源阅读器(如:CAJviewer、超星阅读器、书生阅读器、中国数字图书馆阅读器、PDF Reader等)、多媒体软件、翻译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设计软件、虚拟光驱、WIINRAR等。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比如北京市有些高校文检课教学中都配备了投影仪、教师用机、学生用机、互联网终端等硬件设施,有少数院校还有录像设备[9]。在软、硬件设施跟上的前提下,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同步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真正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水平。
(4)邀请各大电子资源公司的培训讲师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开展多种形式教学 长期以来,各高校购买电子资源的同时,其实已经购买了相应的培训服务。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研室应特别注意把这部分付费资源利用起来。比如:每学年至少邀请一次CNKI、读秀等数据库的专业培训讲师来校进行一次数据库介绍与使用方法的培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与内容,同时也节省了经费支出,还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对电子资源的最新信息能够及时掌握、更新。如我校邀请的CNKI、读秀等数据库专业培训讲师讲座,采取奖励小纪念品、与听众互动等方式来吸引师生了解数据库的使用知识,鼓励师生有效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韩瑞平,王育茜,田 浩等.基于新时期课程特点分析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7):81-82.
[2]王运显.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新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5):19-22.
[3]杨 玫.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4,(3):164-167.
[4]曹华娟.浅谈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1-92.
[5]胡 军.提高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116-117.
[6]王 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定位的再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55-57.
[7]陈 英.四川省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课程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62-63.
[8]杨红玲.试论“5E”教学模式在高校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J].情报探索,2010,(4):67-68.
[9]陆 漩,祝小静,马 瑜,等.北京地区高校文献检索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9):1-2.
Status Quo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U Hong-bing
(Library,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4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of Anhui Province,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actors that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of Anhui Province include the late initiation,the deficient hardware caused by the insufficient economic investment,uncle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course and so on.Some reform measures are also put forward such as cultivating a capable teaching stuff and strengthening the exchange among them,constructing multimedia classroom and student laboratory for the course,holding theme lectures by the training instructors from the famous electronic companies,etc.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information quality cultivation;library
G642
A
1008-3634(2012)04-0135-05
2012-05-08
安徽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000102)
朱红兵(1962-),女,安徽黄山人,馆员。
(责任编辑 刘 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