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麦种质耐盐碱鉴定
2012-01-15张灿宏陈坚剑梁长东许如根
王 军 张灿宏 陈坚剑 梁长东 许如根 吕 超
(1.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2.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江苏省海岸线全长953.9km,盐城、南通和连云港3市共有l2个县(市)濒南黄海,海岸带均为淤长性,滩涂围垦面积逐年增长,开发利用好富有后备土地潜力的沿海滩涂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1-4]。在我国沿海地区,土壤盐碱化是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这一部分土地资源,挖掘耐盐碱的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5-6]。近年来,单靠土壤改良、种子处理等生产措施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盐碱面积的生产要求,选育耐盐碱性强的品种才是推动作物生产稳定发展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7-8]。
1 供试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选取103份国内外不同地区大麦品种(名称略)参加试验,这些大麦品种大部分是来源于欧洲和亚洲地区不同血缘背景材料,其中编号97为耐盐对照CM72,编号103为盐敏感对照Gardener。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11月4日,在东辛农场盐场管理区盐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盐田种植(盐田盐分浓度为0.4%)和正常种植(设为对照)两种处理,3次重复。每材料种植一行,行长1.2m、每行播50粒。
表1 不同品种(系)各性状盐害指数值
1.3 性状考察
试验于11月4日播种,出苗后查基本苗,计算成活率,成熟后每材料取竞争株5株进行考种,考种性状有: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每株穗数、主穗粒数、每株粒数、每株粒重、每株干重。
图1 103份品种(系)系统聚类分析
1.4 成活率计算
成活率(%)=出苗数/播种粒数×100
1.5 大麦盐害指数确定
盐害指数(%)=处理平均值/对照平均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系)成活率及盐害指数值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种不同指标其成活率和盐害指数均不同,用任何单一指标去评价各品种的耐盐性缺乏可信度。从盐敏感品种Gardener(编号97)和耐盐品种CM72(编号103)各指标的盐害指数可以看出,品种CM72除千粒重之外其他性状盐害指数均小于品种Gardener,由此也看出试验所测得数据较为可靠,为保证正确评价各品种的耐盐性提供保障。
2.2 各品种不同指标盐害指数系统聚类分析
利用SPASS5.0软件根据最短距离法对本试验群体的盐害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
图1为聚类结果图,辅以盐敏感品种Gardener(编号97)和耐盐品种CM72(编号103)聚类结果的位置,可以将103份品种(系)分为极不耐盐品种、不耐盐品种、较耐盐品种、耐盐品种4类,结果如表2。
结果可以看出:极不耐盐品种有41份,占39.8%,如连8734-2、扬农啤2号、盐93146和浙农大7号等;不耐盐品种42份,占40.7%,如广麦9402、驻92017-2-1、日引4号和扬农啤5号等;较耐盐品种7份,占1.9%,如扬饲麦3号、驻9505-1-3和楚大麦36等;耐盐品种13份,占12.6%,如福84-8104、浙9343、浙7082和浙9554等。
3 讨论
1)本实验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同时,103份试验品种中又设置了耐盐品种CM72和盐敏感品种Gardener,考察两品种各指标的盐害指数,CM72除千粒重之外其他性状盐害指数均小于Gardener,由此也看出试验所测得数据较为可靠,为保证正确评价各品种的耐盐性提供保障。关于作物耐盐碱鉴定评价方法众多专家学者做过诸多报道,采用鉴定体系大都包括组培、盐水胁迫、盆播和盐土鉴定,本实验结合实践,采用盐土鉴定,初步筛选的耐盐碱种质较为可靠,由于只经过1年试验鉴定,为保证试验精确性,在以后的鉴定过程中需进行多年重复鉴定。
2)从综合考察各农艺指标出发,经系统聚类分析,将103份材料初步分为极不耐盐品种、不耐盐品种、较耐盐品种和耐盐品种4类,其中耐盐13份,占12.6%,如福84-8104、浙9343、浙7082和浙9554等,所筛选种质将为今后耐盐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
表2 103份品种耐盐评价结果
[1]赵可夫,李法曾.中国盐生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黄有总,张国平.大麦耐盐机理与化控增强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大麦科学,2009,2(2):29-31
[3]赵檀方,段友臣,刘爱峰.大麦品种(系)间耐盐性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9,(6):19-21
[4]徐向红.江苏沿海滩涂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和规划设想[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3,(03)
[5]严长清,孙伟,陆效平,等.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研究[J].生态科学,2007,26(3):263-268
[6]顾为东,徐向红.江苏沿海滩涂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和规划设想[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3,(03)
[7]张永印,寇贺,赵福才,等.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6-7
[8]王为,潘宗瑾,潘群斌.作物耐盐性状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