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2012-01-14徐伟红文晓林谢海宝王桂花吕远栋陶萍华
徐伟红 文晓林 谢海宝 王桂花 吕远栋 陶萍华
(浙江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3)
骨密度测定在目前骨代谢性疾病,尤其是骨质疏松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测定部位有全身扫描、腰椎正侧位、髋部、股骨、跟骨及前臂等[1,2]。但是,在目前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大型的骨密度仪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定量超声跟骨测定及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3](pDEXA)前臂测定在现场调查中有重要意义。此外,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之间存在差异。前臂测定通常可以得到三个部位的数据,远端桡尺骨、近端桡尺骨及近端桡骨。本文就pDEXA测定结果做比较分析,为数据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选择浙江温州农村人群骨密度状况进行调查。所有参与者需完成一份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等)及疾病用药史。对于有影响骨代谢的急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者)者及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不纳入调查范围。共有419例,其中女261例40~86岁,平均(56.8±10.9)岁,男 158例 42~ 88岁,平均(59.7±11.3)岁的骨密度参与此次数据分析。
1.2 骨密度测定及质量控制 应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pDEXA测定左前臂骨密度,测量3个部位:远端桡骨+尺骨(DR+U),近端桡骨+尺骨(PR+U)及近端桡骨(PR)。仪器每天都进行质量保证扫描和模块扫描,操作者熟悉测量软件,所有测量均由同一操作者完成,通过尺骨头进行扫描定位,扫描时研究对象挽起衣服,摘下手表、手镯等物件。模块扫描,仪器CV小于1%;同一人8次扫描CV值小于2%。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BMD值采用±s)表示。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部位骨密度进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人群年龄分布 参与人群男女性年龄基本呈正态分布,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之间。
2.2 不同年龄阶段骨密度 受访人群根据年龄分为四组:40~50(40~)、50~60(50~)、60~70(60~)和≥70(70~)。结果显示三个部位的骨密度都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并且女性骨密度的下降要早于男性,男性三个部位骨密度在50岁开始显著降低;而女性从40岁已经开始明显下降。其中近端桡尺骨与近端桡骨的骨密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的回归曲线基本吻合。而远端桡尺骨与另外两个部位的骨密度数值有较大差异,但有相似下降趋势。各年龄段各部位女性的骨密度都较男性有明显下降,见图1。
2.3 各部位骨丢失率 女性70岁以上组与40~50岁组相比,DR+U下降约39.3%,PR+U及PR组分别下降34.8%和36.2%;男性70岁以上组与40~50岁组相比,DR+U下降约17.7%,PR+U及PR组分别下降12.3%和13.3%,见图2。女性各部位骨密度丢失量均大于男性,各部位骨丢失高于男性2-3倍,其中DR+U骨丢失率高于其他两个部位,其他部位下降程度相仿。见图2。
图1 不同部位骨密度与年龄的关系
图2 和40~50岁人群相比,70岁以上人群各部位骨丢失率
2.4 各部位骨密度相关分析 分别对所有男女三个部位的骨密度结果进行两两相关分析。近端桡尺骨与近端桡骨的相关系数男女分别达到 r=0.951(P<0.01)和r=0.981(P<0.01)。远端桡尺骨与近端桡尺骨稍差,男性为r=0.750(P<0.01),女性为r=0.810(P<0.01)。远端桡尺骨与近端桡骨相关性最差,不过男女也分别达到r=0.800(P<0.01)和 r=0.728(P <0.01),见图3。
图3 不同部位骨密度与年龄相关分析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越发严重的威胁老年健康问题。我国目前约有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4]。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并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5]。早期诊治,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致残,已经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骨密度目前仍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6],并且能够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目前骨密度测定有多种方法,如X线普通照片、单光子骨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单能 X线吸收法(SXA)、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超声(QUS)等[6]。但是X线普通照片测量精密度及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不能满足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的需要;光子吸收法测量精密度也较差,并且由于使用到放射性核素,受试者受照剂量大,测试时间长。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小巧便携,精确度、灵敏度及重复性好的仪器能够有利于调查的开展。在本次调查中,作者选择pDEXA对浙江温州农村人群进行前臂骨密度测定,探讨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变化趋势。
健康成年人每年骨量正常变化为0.5%~2.0%,妇女绝经后每年骨丢失可以达到每年2%~5%。绝经和衰老是女性骨丢失的最主要因素,一生可丢失峰值骨量的40%[7]。本文可见不论男女,前臂各个部位骨密度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呈明显下降,并且女性的骨丢失率要明显高于男性。女性从50岁开始已经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下降,而男性从60岁开始出现不同程度骨丢失。提示女性骨丢失要明显早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开始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说明绝经对骨量影响甚大。70岁以上女性前臂松质骨丢失已经接近峰值骨量的40%,与文献报道相一致[8]。而皮质骨丢失也达到35%左右,说明雌激素严重缺乏后松质骨及皮质骨丢失已经比较接近。皮质骨的严重丢失也提示7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很高。而男性的松质骨及皮质骨骨丢失只有18%和12%左右。松质骨骨丢失多于皮质骨,提示松质骨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灵敏度要高于皮质骨。
不同部位骨密度相关分析显示近段皮质骨之间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都大于0.95。由于远端桡尺骨松质骨所占比例较高,远端桡尺骨与近端桡尺骨之间相关性稍差,但相关系数也达到0.8左右,提示不管松质骨和皮质骨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机体骨质情况。但是由于远端桡骨和尺骨靠近关节,易受到骨质增生等的影响,所以近端前臂骨密度可能更好反应机体骨质状况。此外,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而言,不同部位骨密度可能在骨质丢失的预测上敏感度不同。
本研究提示在对大样本人群的骨质疏松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前臂桡尺骨能够反映出人体骨密度的真实情况,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并且远端桡尺骨在预测骨丢失方面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1] 李旭鸿,侯曼,仰红慧.骨密度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62
[2] 孙涛,汪家旺.骨密度无损测定方法简介及最新进展.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49
[3] 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
[4] 詹志伟,崔志辉,王熙然,等.不同年龄健康者不同部位骨密度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98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2003,921:1
[6] 廖二元,谭利华.代谢性骨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8
[7] 伍贤平,廖二元.女性随年龄增长不同骨骼部位的骨丢失.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6):352
[8] 杨鸿兵,钱振福,李强,等.北京密云地区19609例正常人群前臂远端骨密度调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研究分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