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中效优泌林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2-01-14汤胜杰干正琦方立曙郭如雅邵一川
汤胜杰 干正琦 方立曙 郭如雅 邵一川
(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很多患者单纯依靠口服降糖药物已经无法控制血糖,此时胰岛素治疗就成为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目前,临床上强化血糖控制常用的方法是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基础胰岛素。常用的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本文将这三种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本院住院的60例口服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世界卫生组织(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5~76岁。60例随机分成三组:地特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中效优泌林组各20例。患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等疾病者已排除。三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入院前停用口服降糖药。地特胰岛素组:给予地特胰岛素剂量(诺和诺德公司)+门冬胰岛素针剂量(诺和诺德公司);甘精胰岛素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剂量(赛诺菲-安万特公司)+门冬胰岛素针剂量;中效优泌林组:给予中效优泌林剂量(礼来公司)+门冬胰岛素针剂量。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中效优泌林均每天22时给药,门冬胰岛素针三餐前即刻给药,住院期间根据末梢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三组均由营养室予糖尿病配餐,同时运动量相对恒定。血糖控制达标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血糖≤3.9 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为低血糖。主要观察指标为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10时(10PM)血糖、14时(2AM)血糖、基础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日内血糖波动、达标天数。三组均采用德国罗氏卓越型血糖检测仪测定末梢血糖。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 别 n 男/女 年龄(岁) 体质量指数(kg/m2) 病程(年) 糖化血红蛋白(%)地特胰岛素组 20 11/9 57.7±9.8 25.9±3.6 4.1±3.2 10.6±3.2甘精胰岛素组 20 12/8 59.6±8.6 24.6±3.9 4.6±3.6 11.1±2.8中效优泌林组 20 10/10 58.1±8.3 25.2±3.5 5.2±3.8 10.9±3.5
2 结 果
地特胰岛素组及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日内血糖波动均显著小于中效优泌林组(P<0.05或P<0.01);地特胰岛素组胰岛素日用量大于甘精胰岛素组及中效优泌林组(P<0.01)。三组在血糖控制指标上(FPG、2hPG、10PMPG、2AMPG)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n=20±s)
表2 三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n=20±s)
与中效优泌林组比较*P<0.05,**P<0.01;与地特胰岛素组比较△△P<0.01
指 标 地特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中效优泌林组FPG(mmol/L) 6.8±0.7 6.5±0.9 6.7±0.9 2hPG(mmol/L) 8.7±0.9 8.3±1.0 8.9±1.1 10PMPG(mmol/L) 8.1±1.6 8.6±1.5 8.7±1.2 2AMPG(mmol/L) 7.7±1.5 7.9±1.6 6.9±1.9低血糖 1(5%)* 1(5%)* 6(30%)日内血糖波动(mmol/L) 3.9±0.8**3.5±0.5** 5.7±0.9血糖达标时间(d) 6.2±1.5**5.6±1.8** 8.6±1.4胰岛素用量(U/d) 24±3.6 20±4.2△△ 17±6.8△△
3 讨 论
中效优泌林是传统临床上用于替代基础胰岛素分泌的主要胰岛素剂型,皮下注射后3~7小时达血药峰浓度,作用只能维持13~18小时,具有明显的峰值,故夜间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大。地特胰岛素作为新一代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去除人胰岛素B链30位的苏氨酸,然后将十四碳的脂肪酸(肉豆蔻酸)连接到人胰岛素B链29位的赖氨酸残基上而形成。甘精胰岛素也是一种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两个精氨酸添加到B链的31位点和32位点,A链21位点的门冬氨酸被甘氨酸所替代。这两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没有明显峰值,可持久、稳定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小[1]。在临床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也是限制胰岛素广泛使用的最大障碍。本组结果显示,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效优泌林治疗组(P<0.05),安全性好,这与国外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相同[2]。
不少研究均表明波动性高血糖相对于恒定性高血糖更能促进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故近年来血糖波动日益得到重视[3]。本组结果显示,与传统的中效优泌林组相比,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小,能更好地防止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少于中效优泌林治疗组(P<0.01),与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不易发生低血糖,在使用过程中加量更积极有关。作者一般每次调整4U,而中效优泌林因担心其会造成低血糖,每次仅调整2U,故使用中效优泌林延长了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注射时间可以选择一日当中任意时间,较中效优泌林的睡前注射依从性好,使用灵活方便,更加受患者欢迎。
作者观察到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中效优泌林在降糖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地特组应用的胰岛素量大,与甘精组、中效优泌林组每日胰岛素用量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地特组胰岛素用量多于甘精胰岛素的用量与国外报道一致[4]。即地特胰岛素需要更大的注射剂量才能达到与甘精胰岛素、中效优泌林相似的血糖水平。可能的机制为:与其药代动力学有关,有文献报道地特胰岛素在注射后12小时内与甘精胰岛素作用相似,12小时后作用减弱,血糖在注射16小时后开始上升。
本组结果显示,住院期间三组在血糖指标控制(FPG、2hPG、10PMPG 、2AMPG)未见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这三种中长效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使血糖达标。
有研究显示,与中效优泌林及甘精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帮助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同时可显著减少体质量增加[5],减轻了胰岛素治疗对患者体质量增加带来的不良影响。地特胰岛素是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唯一具有减轻体质量的基础胰岛素,对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重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较传统的中效优泌林能更平稳、快速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使用方便灵活。甘精胰岛素较地特胰岛素日用量少,而地特胰岛素在体质量控制方面更有优势。中效优泌林价格虽然较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便宜(价格约为后两者的四分之一),且同样能使血糖达标,但其平均糖尿病相关治疗成本和总治疗成本均高于甘精胰岛素[6]。故作者认为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基础用药。
[1] 王佑明.不同胰岛素的临床疗效评估.药品评价,2011,8(15):27
[2] Hermansen K,Daviesm M,Dereznski T,et al.A 26-week,randomized,parallel,treat to-target trial comparing insulin detemir with NPH insulin asadd-on therapy to oral glucose lowering drugs in insulin-naive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6,29:1269
[3]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Group.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33)Lancet,1998,352
[4] Porcellati F,Rossetti P,Busciantella N R,et al.Comparison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dynamics of the long-acting insulin analogs glargine and detemir at steady state in type 1 diabetes:a doubleblind,randomized,crossover study.Diabetes Care,2007,30(10):2447
[5] Philis-Tsimikas A.Tolerability,safety and ad-herenceto treatment with insulin detemir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Patient reference and Adherence,2008,2:323
[6] Orsini L S,Huse D M.Total health care costs in medicaid patients receiving NPH,lente,or insulin glargine.Diabetes,2005,54(Suppl 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