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玻璃钢救生艇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12-01-14
(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南京 210011)
随着我国造船业、航运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内船舶配套产业的迅猛崛起,我国救生艇产业不断壮大,技术不断进步。自1979年12月我国成功研发第一艘玻璃钢全封闭救生艇以来,经历了32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不仅拥有吊架式全封闭救生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快速救助艇等各种艇型的救生、救助艇,而且涌现出一批品质优良、规模较大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救生艇制造商。同时,国外知名品牌救生艇制造业的进驻也为我国救生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虽然目前我国生产的船舶玻璃钢救生艇已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但我国玻璃钢救生艇制造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上相比发达国家仍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
1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专业生产玻璃钢救生艇制造厂约19家,其中3家为国外知名救生艇制造商,即:乌姆哈丁(青岛)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江阴挪赛夫玻璃钢有限公司、中山华斯曼利设备有限公司等。年产总量约5 000艘,占全球市场的60%左右。可以说,我国玻璃钢救生艇的制造正处于本土品牌迅速崛起、国外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逐渐向国内转移的良好格局。
1.1 市场占有率
国外知名救生艇制造商生产基地的逐步转移一方面给我国本土救生艇制造商带来先进的设计、生产理念和宝贵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我国本土救生艇制造厂的制造工艺的提高。本土品牌救生艇已逐渐得到全球造船业及航运业的认可,并逐步迈入中高端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60%左右。
1.2 救生艇配套产业的本土化
随着我国玻璃钢救生艇的迅猛发展,与之配套的救生属具、部件、舾装件、艇体材料等产业也陆续得到飞速发展,救生艇的配套产业已完全实现本土化。
1.3 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研发队伍分散
目前,虽然我国救生艇生产量已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但我国大多数艇厂规模较小,缺少自主研发能力,且技术研发力量分散;尽管少数规模较大的艇厂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的能力,且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研发队伍较为孤立;另外,虽然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救生艇制造商已进驻我国,但这仅仅是产业基地的转移,研发核心技术仍在国外,不能代表我国技术研发水平。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救生艇的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研发队伍分散,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还处于应客户需要而设计的阶段。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先于规范,根据新型设计来推动国际规范。例如:Umoe Schat-Harding Group(挪威乌姆哈丁集团)近期设计制造了乘员为150人的救生艇兼服务艇和400人的救生艇,Norsafe Group(挪威挪赛夫集团)设计了长度为10 m、12 m不等的工作艇兼救助艇,这些设计都已超出了现有国际公约的有关要求,他们的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动本行业的发展。
1.4 生产试验条件相对适宜
目前,我国专业救生艇制造厂基本具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生产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具有适宜的恒温恒湿艇体铺敷成型车间、纤维增强材料预处理和恒温恒湿剪裁场所、浮体材料发泡设备、玻璃钢层板测厚仪、巴氏硬度计、称重量具等基本生产设施以及试验水池、抛落艇试验台架、吊钩及其连接部位的强度试验台、冲水装置、试验用配重块、分析天平、烘箱、吊车等试验检测设备。但绝大多数制造厂缺少保护工人职业安全健康的防护设备,难以保障工人健康。
1.5 工艺文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部分艇厂已建立较完整的纤维增强材料预处理工艺、艇体铺敷工艺和浮力体发泡工艺等文件,并编制了完整的以每条艇为单位的过程跟踪和检验跟踪记录,保证了工艺文件的有效实施。但少数艇厂制定的工艺文件尚不完整、不细致、不具体,工艺文件的落实情况也不理想,具体体现如下。
1)艇体铺敷工艺不细致。艇体的上下外壳和上下内壳的树脂类型未明确是阻燃型或普通型,增强材料的类型也未明确是无碱或中碱,未明确艇体铺敷环境条件要求;
2)未制定浮力体发泡工艺文件;
3)在技术文件中尚未对艇体试板的制作、试验频次和试验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对艇体试板的性能试验项目不全,或者抽样频次过低,使试板试验流于形式;
4)进货验证记录、原材料台帐缺失,无法追溯,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
5)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管理较混乱,如不同规格型号的玻纤布、毡混放,且包装无标识;未按规定将不同的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未按规定要求对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树脂、发泡原材料的存放环境加以控制;焰火信号等易燃品未有效隔离存放等;
6)在实际的生产过程的记录中,未详细列明使用树脂和增强材料的类型、型号、批号及数量等,发泡料的型号、批号、数量,敷层结构,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无固化后的测厚或者称重记录、硬度测量记录等;
7)虽设置了恒温车间,但没有有效地利用恒温条件进行艇体结构的铺敷;
8)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按照批准的工艺文件进行,擅自更改工艺,使用中碱增强材料,使用无阻燃性能的树脂。
2 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差距
1)配套件质量存在差距。例如舾装件,我国产品出厂后大约1~2年就有生锈、损坏的现象;
2)缺乏人性化设计理念。欧美国家会根据当地船员的使用习惯,为他们量身定做,他们设计的产品更适应消费者的身体状况和使用习惯,产品更人性化;
3)艇体结构趋于紧凑。我国救生艇大多追求艇小乘员多,过于拥挤;
4)国内设计对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健康保护的关注不够。
3 救生艇事故风险
据业内人士估计,由于缺少专业的售后服务、简洁明了的维护保养手册以及较完善的培训体系,救生艇船员在平时保养时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远多于在发生海难时由于救生艇自身缺陷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而事故大多由于救生艇在降放或回收时的释放装置自动单点打开而造成。可见,评价一艘救生艇的品质,除考核救生艇动力性能,自扶正性能以及不沉性外,还应特别关注救生艇的释放装置的设计、操作和维护。
4 应对措施与建议
1)在技术方面,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发展科技创新,注重新产品的开发,争取由订单-设计-试验模式到设计-试验-订单模式的转变,将根据客户需求研发产品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研发新产品以供客户选择的主动局面。在保证我国救生艇在国际市场上的较大占有量的同时,提高我国救生艇技术创新能力,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
2)成立救生艇产业联盟或技术委员会或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将我国现有的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加快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代表国家和国内救生艇制造商利益,参与国际行业事务。
3)希望救生艇制造商对各自的释放装置进行可靠性分析,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更加安全可靠、操作维护便利的释放装置。
4)在售后服务方面,壮大服务队伍,争取做到全球服务,避免因服务跟不上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海难风险。
5)关注制造厂工人职业安全健康,尽量减少在制造过程中因有害物质给工人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