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两池配合反向整脊法治疗颈性高血压99例

2012-01-12宁国利代根奇刘杏利

中医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颈性颈椎颈部

宁国利,马 龙,代根奇,刘杏利

(1.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461000;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4)

针刺两池配合反向整脊法治疗颈性高血压99例

宁国利1,马 龙2,代根奇1,刘杏利1

(1.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461000;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对颈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98例颈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风池、曲池及反向整脊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频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62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有效率占94.95%;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55例,无效20例,有效率占79.7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血压/治疗;颈椎;针灸;整脊手法;脊柱

颈性高血压,即与脊柱相关的异常血压。近几年来,笔者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时,尤其是在治疗颈椎病的同时,临床观察发现并发高血压者较多。2006年6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针刺两池配合反向整脊法治疗颈性高血压99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疼痛三科颈性高血压患者198例。根据患者前来就诊的顺序,采用随机设计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9例,男49例,女50例;年龄平均(50.3 ±22.0)岁;青年 17 例,中年62例,老年20例;病程平均(20.5±11.3)个月。对照组99例,男45例,女54例;年龄平均(45.7±23.5)岁;青年21例,中年57例,老年21例;病程平均(22.3±15.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及1998年国际高血压联盟确定的高血压治疗指南[2]标准。①颈部不舒或有冷热感,运动障碍或活动时有摩擦音,颈部检查有异常表现;②血压升高,多与颈部症状有关,发作期2~3周,之后缓解,常出现两侧上肢的坐卧位血压差别较大;③伴有视力障碍,咽部异物感,排汗异常,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④颈部检查可见颈部活动障碍,压痛或不痛,皮温降低,触诊棘突或横突偏移;⑤心慌胸闷,胸前区胀痛,胃肠蠕动增加或缓慢;⑥多伴有眩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降血压药无效者;③同意参加本方法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④颈椎X线片检查有异常病变。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因素;②口服降压药物有一定效果;③血压升高时无颈部症状与体征;④肾性高血压。

4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法治疗。(1)针灸治疗。取穴:曲池、风池。操作:针刺时患者取坐位,常规酒精消毒皮肤,分别用1.5寸、2.5寸的毫针,用夹持进针法进针,在针刺风池穴时,头向前屈3~8°,用1.5 寸毫针针刺0.8 ~1.2 寸,留针20 min,每8 ~10 min行针1次,1次/d。(2)推拿治疗: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垂直向下放松,医者立于患者后面,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用推、拿、按、揉、捏、叩击、提拿等手法对颈部、两肩部和头部肌肉进行放松,重点点按风池、肩井、肩贞、肩髃、中府、云门、百会、四神聪、睛明、太阳、耳门、听宫、听会、印堂、角孙,同时拿五经以头部透热为度,5~8 min。②左手置于患者整个颈椎的左侧,以C3~6为支点,右手置于头顶的右上侧部,向左手方向用力,嘱患者放松,瞬时间让头向左摆动10~20°,后听到嘎吱响声,然后相反方向的手,相反方向的部位,相反方向的用力再做1次。③用左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右前方,右手拇指置于C2的横突和棘突之间,左手向左后方向用力,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向相反方向用力,嘱患者放松,分别对C2~6进行调整。摆动幅度10~15°。然后采用相反方向的手,向相反方向的部位,给予相反方向的用力,对C2~6再做一遍。④用拔伸旋转法于患者左侧后方,左手托起下颌部,右手拇指和食指置于C2、C3横突和棘突之间,双手同时向上拔伸,并向相反方向用力,快速微动旋转10~20°,分别对C2、C3进行左右调整。⑤双手相互交替对头、颈、肩,及上肢进行推、拿、按、揉、拿五经,抖上肢,左右前后使头部在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前屈、后伸,左右旋转,使放松。对照组给予牵引、中频治疗。①牵引治疗。采用安阳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坐式颈牵治疗仪(型号为YZ2C),20 min/次,1次/d。②中频采用北京翔云电有限公司生产的K8832-T型电脑中频治疗仪,选择1号处方,启动输出,调节电流强度,边按键边询问患者,调节至患者耐受电量时停止操作,20 min后结束治疗,1次/d。

两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在临床观察期间,不得接受其他治疗手段。

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制订颈性高血压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并达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 Hg,但已达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20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7 结果

见表1。两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3.15,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 讨论

目前医学界对颈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或组织松驰、痉挛、炎症改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交感神经、椎动脉,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而导致中枢性血压异常。颈椎病损,尤其是颈椎上段,刺激颈交感神经使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导致丘脑下部的后部缩血管中枢与延髓外侧的加压区受到影响,并不断发出异常冲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而发生高血压[3]。若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时,血流障碍,使脑部缺血,影响到丘脑下部的舒张血管中枢与延髓内侧的减压区时,同时也可导致血压下降[4]。

采用针刺的目的重在行气活血通络。在治疗原则和处方上是根据针灸的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及随证取穴。根据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一定要平衡才能使气的流动正常,证实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上具有调整作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缓解症状。同时也起到活血化瘀,扩张周围血管,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致使神经根,及其受压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迅速吸收并恢复其功能,并通过经络穴位来刺激颈神经节,反射性作用于中枢以维护内环境稳定,使机体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交感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恢复正常,以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该推拿手法是以现代解剖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多种手法来恢复受损的软组织和骨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而达到治疗目的。操作时在准确定位病灶的基础上,对每步手法的操作部位、方向、角度进行准确的调整,使紊乱的椎小关节和移位的椎体得到改善,同时使紧张痉挛的血管、肌肉和受牵拉的椎体得到缓解,有效地解决了颈椎关节的错位紊乱,正常的生理活动恢复正常,达到消除或减轻对颈交感神经的刺激,加速静脉的回流,使压迫症状消失[5]。且本手法还可直接拉动椎间隙,使椎间孔相对扩大,减轻神经根的压力和刺激,消除动脉痉挛,使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得到改善,血液循环得到恢复,血压平稳下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采用针灸和推拿手法来治疗该病,充分发挥针灸推拿二者治疗的独特优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吕有魁,何宗宝,陈冬昌.国内颈椎性血压异常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颈腰痛杂志,2007,28(1):61 -62.

[3]张喜林,沈国权,房敏,等.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34 -35.

[4]李硠,杨光,张永旺.颈部软组织状态对颈源性高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07,20(2):4 -6.

R245.31

B

10.3969/j.issn.1001 -6910.2012.09.026

2012-03-02;

2012-04-26

(编辑 李亚峰)

猜你喜欢

颈性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什么是颈性眩晕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