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CP-1和CRP的变化及意义
2012-01-11林力华
林力华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福建 莆田 351100)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产科常见严重危害母儿的疾病之一,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多数人认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PE发病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在PE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研究认为PE可能是妊娠的过度广泛性血管内炎症反应的结果[1]。本文将通过比较MCP-1和CRP在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中的变化,初步探讨MCP-1及CRP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相互关系,为能从免疫学角度寻找防治此病的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PE的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七版[1]。
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轻度PE患者180例和重度PE患者70例,同期选取正常妊娠行剖宫产的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
各组病例既往无特殊疾病史,未服用免疫抑制或增强药物;且各组均未临产、胎膜未破,均排除其他妊娠并发症和内外科合并症,均无吸烟史,血常规检查正常,无近期感染史。各组年龄、孕产次、终止孕周、身高、体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血标本采集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未采取任何治疗前清晨空腹(禁食≥12 h)采取肘静脉血6 ml。一管测定CRP;另取一管3 ml,注入不抗凝的玻璃试管中,室温静置30 min,以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置-70 ℃冰箱保存,待标本收集完毕,同批测定血清MCP-1。
1.2.2实验方法与试剂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MCP-1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三组资料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的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三组一般资料
2 结 果
2.1 轻度、重度PE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MCP-1水平比较
三组血清MCP-1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经两两比较,轻度PE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PE组高于轻度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轻度、重度PE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比较
三组血清CRP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经两两比较,轻度PE组与重度PE组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PE组高于轻度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三组血清MCP-1、CRP水平比较
注:★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0.01,▲与轻度PE组比较P<0.01
2.3 血清MCP-1水平和CR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子痫前期组(包括轻度和重度)血清MCP-1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954,P<0.01)。
3 讨 论
目前PE尚未较好诊治方法且危害性较大,所以对PE探索一直是产科研究热点之一。关于PE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难以单独用一种学说来解释该疾病的发生,也没有一项指标可以预测该种疾病的发生。有学者认为,妊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轻微的炎症反应,这种微弱的炎症反应不会引起母体的任何症状。然而,这些炎性改变在PE的发生发展中被放大,从而引起母体的一些症状,包括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应答。近年很多学者开始认识到,PE患者体内存在过度性炎症反应。PE患者血循环中的致炎性因子表达 (如IL-8,IL-6及TNF-a等)也明显高于正常孕妇[2、3]。
C反应蛋白(CRP)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标志,其水平升高与炎性损伤密切关联。Sersam与Cebesoy 等多个研究发现,PE患者血清中 CRP 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4-6]。因此目前许多学者认为PE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MCP-1属于趋化因子家族,趋化因子是一类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对白细胞具有趋化作用。MCP-1对单核/巨噬细胞有强烈趋化作用,MCP-1在单核细胞上有高度亲和力特异性受体。血液中单核细胞在MCP-1所建立的一个化学趋化性梯度作用下发生迁移并聚集于炎性反应区域,活化为巨噬细胞,在病变组织中发挥重要生物学效应如吞噬和杀伤病原微生物、递呈抗原及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等。MCP-1除了对单核/巨噬细胞有很强的趋化和激活作用,也可趋化和激活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Brewster和Loekwood等均发现PE患者外周血中MCP-1等炎性相关因子表达明显增高[7、8]。有研究发现PE患者子宫胎盘螺旋动脉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但滋养细胞浸润很低,而正常妊娠时此处有大量滋养细胞浸润,几乎没有巨噬细胞的浸润[9],显示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与子宫螺旋动脉重构不足有密切关系,而MCP-1是趋化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轻度PE和重度PE组的血清MCP-1、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PE组血清MCP-1、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PE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说明机体炎症标志物MCP-1和CRP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进一步证实子痫前期存在炎症反应。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 、MCP-1水平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子痫前期患者凋亡指数升高致CRP升高,CRP可通过促进吞噬作用从而促进凋亡细胞的清除;②高血压时血管内皮NO生成减少,而管壁活性氧物质产生增多,单核细胞附着浸润增加,所以动脉树本身的炎性反应又会释放出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包括CRP、MCP-1;MCP-1促进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加剧炎症反应。
MCP-1和CRP均是炎症性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将MCP-1和CRP作为子痫前期预防和治疗的监测指标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Jabbour HN,Sales KJ,Catalano RD,et al. Inflammatory pathways in fe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disease[J].Reproduction,2009,138( 12) : 903- 919.
[2] Tosum M,CelikH,Avci B,et al.Maternal and umbilical 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6,interleukin-8,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 normal pregnancies and in pregnnancies complicated by preeclampsia[J].J Matern Fetal Neonat Med,2010,23(8):880-886.
[3] Seol HJ,Lee ES,Jung SE,et al.Serum levels of YKL-40and interleukin-18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disease severityin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J].J Reprod Immunol,2009,79(2):183-187.
[4] Sersam LW.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reeclampsia and related conditions[J]. Int J Gynaecol Obstet,2009,105 ( 1) : 69-70.
[5] Cebesoy FB,Balat O,Dikensoy E,et al. CA-125 and CRP are elevated in preeclampsia[J]. Hypertens Pregnancy,2009,28: 201-211.
[6] Paternoster D M, Fantinato S, Stella A,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in 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J]. Clin ApplThromb Hemost, 2006, 12(3):330-337.
[7] Brewster JA, OrsiNM, Gopichandran N, et al.Host in flammatory response profiling in preeclampsia using an in vitro whole blood stimulation model[J].Hypertens Pregnancy, 2008, 27(1): 1.
[8] Loekwood CJ,Matta P, Krikun G, et al.Regulation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protein-1 expression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interleukin-1beta in first trimester human decidual cells: implications for preeclampsia[J].Am J Patho J,2006, 168(2): 445.
[9] Reister F, Frank HG,HeyW, et al.The distribution of macrophages in spiral arteries of the placental bed in pre-eclampsia differs from that in healthy patients[J].Placenta, 1999, 20 (2-3): 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