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乳化型皂基洁面膏的配方与工艺特点

2012-01-10李小迪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珠光皂化乳化剂

李小迪

(广州万峰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10)

浅淡乳化型皂基洁面膏的配方与工艺特点

李小迪

(广州万峰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10)

讨论了乳化型皂基洁面膏的配方结构,分析了各种组分在皂基体系中作用与生产工艺。最后,通过参考配方对生产工艺特点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皂基;洁面膏;乳化;配方;工艺

普通皂基洗面奶的去污力较强、碱性较高(高pH值),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脱脂能力。残留于皂基洗面奶中的微观世界量碱会使消费者用后感到面部肌肤干燥、紧绷,特别是在空气干燥、气温低的情况下尤为显著。因此,降低碱性、进而降低使用时皮肤的紧绷、干燥感以及缓和其对皮肤的刺激性,成为普通皂基洗面奶急待解决的问题。

乳化型皂基洁面膏内含有专用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在皂基和高pH的条件下,能将剩余的混合脂肪酸乳化,使产品的pH值降低,起到稳定皂基和降低对皮肤刺激性的作用。乳化型皂基洁面膏以其泡沫丰富、清洁能力强、用后残留低、低刺激性、生产工艺简单及使用方便等特点一直深受市场欢迎,几大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均推出了此类产品。

1. 乳化型皂基洁面膏的配方结构

从结构上区分,乳化型皂基洁面膏的配方体系应包含以下主要组分:1)混合脂肪酸;2)碱;3)多元醇;4)乳化剂;5)表面活性剂;6)增稠稳定剂;7)润肤剂;8)其他添加剂。

1.1 混合脂肪酸

混合脂肪酸是构成皂基洁面膏体系的骨架成分。此类个人清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清洁能力、泡沫效果、珠光外观、刺激性等都取决于脂肪酸的选择和配比。通常以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混合搭配使用,这几种酸的搭配比例应该以一种为主体,另外几种为辅助成分少量使用。通常采用以十四酸或十八酸为主体、其他酸为辅助成分的搭配方式。

脂肪酸在皂基洁面膏配方体系中的用量一般在28%~35%之间,酸的总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结膏温度和硬度。皂的含量越大,结膏温度越高,膏体就越硬;反之亦然。

1.2 碱

用来与脂肪酸进行中和皂化的碱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等。其中,氢氧化钠生成的皂偏硬,三乙醇胺生成的皂易变色。因此,通常用于洁面膏中的碱主要为氢氧化钾。

氢氧化钾的用量取决于配方体系中对脂肪酸和氢氧化钾中和度的要求。脂肪酸的用量高,对脂肪酸的中和程度高,氢氧化钾的用量也要提高。

洁面膏中脂肪酸和氢氧化钾的中和度一般应该控制在75%~90%,最好为78%~85%。中和度可以通过KOH的含量和各种酸的酸值计算出来。

中和度的计算方法是:(氢氧化钾的用量×氢氧化钾的纯度)÷(体系中脂肪酸的用量×脂肪酸的酸值)。常用脂肪酸的酸值如表1所示。

同理,根据每种脂肪酸的酸值可以计算出完全中和这些脂肪酸所需KOH的量。所得出的KOH总用量就是中和度为100%时KOH的用量,用这个数值乘以预期要达到的中和度就是实际生产中需要添加的KOH量。

式中,酸值的定义为中和 1g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其单位为mg KOH/g;酸的用量是指百分比用量。

1.3 多元醇

多元醇在配方体系中主要起分散或溶解脂肪酸皂的作用,同时多元醇对最终产品的珠光性质和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常用的多元醇有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聚乙二醇、双甘油等。甘油、双甘油对皂的作用是分散皂,因此产品体系中析出的珠光不会受到甘油、双甘油的影响;而丙二醇和1,3-丁二醇对皂起溶解作用,因此在溶解皂的同时也会影响珠光的析出。

1.4 乳化剂

理论上说,只要能降低中和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低pH值、减少部分刺激性。同时,只要能快速分散生成的皂,并把未反应的脂肪酸充分乳化、悬浮、包裹起来,就可以解决皂基的高温稳定性和生产工艺难于控制等问题,使皂基洗面奶可以像普通表面活性剂体系一样轻松地实现大规模生产。

乳化剂的作用主要是解决体系稳定性问题。准确地说,应该是起辅助稳定作用。适量添加乳化剂可以有效解决产品的高温稳定性,并防止产品体系在恢复常温后出现泛粗现象。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在皂基和高pH的条件下,它能将剩余的混合脂肪酸乳化,使产品的pH值降低,从而起到稳定皂基和降低普通皂基洗面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乳化剂对产品的珠光效果有很大影响,如体系中乳化剂用量过多,最终产品的珠光将无法析出。因此,在选择乳化剂种类时还应考虑乳化剂的最低用量,即在保证体系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乳化剂的用量。

常用的乳化剂有Startech Star 101/102、AP50、A-600、JYIEH(CY-IEH)、SS/SSE-20、BH-80、AP-30、Ultrasoft 201等。

1.4.1 Startech Star 101[1]

Startech Star 101是一种甘油硬脂酸酯类O/W型非离子乳化剂。它适合高碱性条件下使用,特别适于皂基型洁面膏产品,作为皂基洁面膏产品的主乳化剂使用。Startech Star 101乳化力强,使用方便,对皂基有很好的乳化稳定作用,并对皂基产品的珠光效果有一定增强作用。其技术指标见表2。使用时,直接将之添加到油相中参与体系皂化和乳化,操作工艺同普通膏霜接近。

1.4.2 Startech Star 102[2]

Startech Star 102乳化剂是一款磷酸酯类O/W型非离子乳化剂。它适合高碱性条件下使用,特别适于皂基型洁面膏产品,具有使用方便、乳化力强的特点,无需额外添加其他助乳化剂,对皂基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并对皂基产品的珠光效果有一定增强作用。其技术指标见表2。使用时,直接将其添加到油相中参与体系皂化和乳化,操作工艺同普通膏霜接近。

表1 脂肪酸酸值列表

表2 Startech Star 101/102的主要技术指标

1.4.3 AP50[3]

AP50的化学名为脂肪醇醚/丙二醇醚,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它是根据皂基洗面奶的特性,在玉兰油、资生堂等著名品牌皂基洗面奶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型原料。用其乳化的皂基洗面奶具有以下特点:外观细腻、珠光丰满,有极好的拉丝性;泡沫细腻、丰富,清洁力强,对皮肤刺激性极低;乳化完全,稳定性好,产品贮存过程中不会有其他乳化剂颗粒析出现象;解决了皂基洗面奶pH值高(9以上),洗后皮肤紧绷、干燥、刺激性大的问题;乳化的产品pH可控制在7~8.8之间(最佳pH值应是8.5)。

AP50可用作皂基洗面奶乳化剂,用量2~3%。使用时,与油相加热熔解,也可在中和后加入乳化。

1.4.4 A-600[4,5]

A-600的INCI名称为聚氧丙烯硬脂醇(及)PEG-20硬脂酸酯,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它具有优良的乳化能力,在皂基体系中能将未完全中和的脂肪酸乳化完全,从而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并能明显降低皂基洗面奶对皮肤的刺激性。A-600为非离子型水包油乳化剂,在高黏和碱性条件下具有独特的乳化能力,能生产出外观和手感优良的高稳定乳剂。

使用时将A-600皂基乳化剂加入脂肪酸等油相原料中一起加热溶解,用量范围为2~4%。

1.4.5 JY-IEH(CY-IEH)[6,7]

JY-IEH(CY-IEH)是一种异构醇醚衍生物,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5。它具独特的乳化效果,在高黏和pH值控制在9.0以下时能降低体系的黏度,并将未中和皂化的脂肪酸完全乳化,从而形成稳定的乳化体,得到细腻、稳定的膏体。

使用时将JY-IEH(CY-IEH)与脂肪酸等油相原料一起加热溶解即可,用量为1.5~5.0%。

1.4.6 SS和SSE-20[8]

SS的化学名为甲基糖苷倍半硬脂酸酯,SSE-20的化学名为甲基糖苷PEG-20倍半硬脂酸酯。采用SS、SSE-20作乳化剂时,一般加入10%甘油、2%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638),总皂18.5%,中和度80~85%。产品的稳定性好,珠光好。

1.4.7 BH-80[9]

BH-80的化学名为椰油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乙基丙酸盐,其主要理化指标见表6。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新型皂基乳化剂,拥有超强的溶解及乳化脂肪酸的能力,让皂基洗面奶和皂基沐浴露拥有超强的稳定性。将之应用于皂基洗面奶和沐浴露中,能使皂基洁面膏的pH值控制在8.5~9.4,极大地降低体系的刺激性。

使用时将BH-80和脂肪酸放一起加热溶解。可应用于皂基洁面膏、皂基洗面奶、半皂化沐浴露、皂基沐浴露等配方中。建议用量为4.0~10.0%。

1.4.8 AP-30[10]

AP-30的化学名称为PPG-6十三醇聚醚-8、甘油肉豆寇酸酯、羟基乙酰氨硬脂酸酯。它主要针对以十四酸和硬脂酸为主且十四酸含量最高的配方,2%的用量即可实现明显的增稠、稳定效果。该产品可赋予皂基体系中已生成的皂基良好的分散、流变性,降低大生产作业的难度。同时,可把未反应充分的脂肪酸完全乳化成25~40nm左右的颗粒,具有优良的乳化悬浮能力并能充分保证产品的高温(50℃以上)稳定性,膏体45~50℃不分层,恢复室温后不渗水、不变稀、不变粗,彻底改变普通皂基洁面膏40~45℃变稀、透明,避免2~3天后因严重分层使软管包装管口出现部分料体变稀、出水等现象。

表3 AP50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4 A-600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5 JY-IEH(CY-IEH)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6 BH-80的主要理化指标

使用时,将AP-30与脂肪酸在高温下一起溶解均匀。其用量通常为2~5%(脂肪酸含量>33%时为2%;脂肪酸含量<25%时为3~4%或以上)。

1.4.9 Ultrasoft 201

Ultrasoft 201的化学名称为十六十八醇和蔗糖酯,其主要理化指标见表7。它是专为皂基洁面膏开发的液晶凝胶形式的助剂,利于皂基形成液晶结构,使皂的稠度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尤其可避免产品因受热产生分层、泛粗、珠光变化等问题。同时,Ultrasoft 201也是一种高效分散剂,能快速分散皂化反应时产生的结块,使皂化反应保持较低的黏度,便于生产操作。

无论何种皂基配方,使用Ultrasoft 201都能节省配方中多元醇的用量,降低配方成本,尤其是能尽量减少配方中丙二醇、1,3-丁二醇、PEG400的使用,甚至不用,使这些因素对泡沫、结膏点、珠光效果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使用时,将Ultrasoft 201加入油相参与皂化或乳化。用量为2~4%。

此外,还有单硬脂酸甘油酯、PEG-45 硬脂酸酯、鲸蜡醇聚醚-20[11]、十六十八醇醚-20、十六十八醇和十六烷基硬脂醇醚-20、单硬脂酸甘油酯和PEG-100硬脂酸酯、平平加、酸酯类等类型的乳化剂可用于皂基洁面膏配方,其用量一般在0.5%~2%。

1.5 表面活性剂

在皂基型洁面膏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对皂基的高pH具有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皂基的刺激性。同时,改善皂基的泡沫性质,改善使用时的肤感。此外,还能够起到分散皂基、降低皂化过程中皂基黏度等作用。

皂基型洁面膏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氨基酸类、烷基磷酸酯类、牛磺酸型、烷基糖苷、两性咪唑啉和椰油两性醋酸盐等,用量一般控制在10%左右。它们比皂基要温和,但泡沫的丰富细腻程度要差。多数温和表面活性剂都可以降低皂的刺激性,且增加泡沫的弹性。如果将皂基和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则可兼顾泡沫和温和性两个方面。

1.6 增稠稳定剂

为了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可添加适量增稠稳定剂和流变改良剂。这类原料通常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膨润土、丙烯酸交联聚合物(Carbopol ETD 2020)、丙烯酸酯/十八硬脂醇聚氧乙烯醚(20)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culyn22)、丙烯酸酯共聚物(Capigel 98、SF-1)、PEG-(120)甲基葡萄糖苷二油酸酯(DOE-120)、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DS6000)等。

1.7 润肤剂及其他添加剂

皂基洁面膏产品体系中除以上几种最重要的成分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类润肤成分和其他具有特殊功效的添加成分,如油酸甘油酯(为W/O乳化剂)、洗涤产品用富脂剂(富脂能力非常好,特别适合做皂基产品)以及甘草酸二钾和α-红没药醇(抗过敏剂,可有效降低皂基产品对皮肤的刺激性)等。

表7 Ultrasoft 201的主要理化指标

2. 基本生产工艺

在配方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洁面膏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也很容易操作,可采用水相(碱液)加入油相(酸液)的方法,反之亦然。其中,水相包括碱、多元醇、表面活性剂、水;油相包括酸、乳化剂、润肤剂以及其他油脂类成分。

产品结膏点的控制是洁面膏制作工艺中的重要环节,适宜的结膏点应该控制在40℃~45℃。结膏点过高不方便生产,过低又不利于产品的稳定。

3. 参考配方与工艺

3.1 皂基珠光洁面乳[12]

皂基珠光洁面乳的参考配方见配方1。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1 皂基珠光洁面乳

①A相:加热至75℃,使全部熔化;

②B相:将氢氧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75℃,加入甘油、丙二醇,搅拌至溶解完全;

③充分搅拌下将B相加入至A相;控温为80~85℃,搅拌60min;

④待皂化完全后,搅拌下加入C相,搅拌至均匀;

⑤D相:在另一容器中将EDTA钠盐溶于去离子水;

⑥E相:缓缓搅拌下将丙烯酸(酯)共聚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

⑦待A+B+C相冷却至55~60℃时,加人D相和E相,搅拌至均匀;

⑧恒温45℃~50℃ ,继续搅拌20min,然后开始冷却;

⑨待冷却至35℃时,加人F相,继续搅拌15min~30min至均相。

该配方中,丙烯酸(酯)共聚物对高含量游离脂肪酸起稳定作用,且对珠光效果具有增强作用;PEG-90二异硬脂酸酯起润肤、增稠的作用。

产品性质:外观珠光乳白膏体,pH为(10%水稀释液)9.4~9.5,屈服值为2800 mN/m2~3000mN/m2。通过了45℃、3个月的稳定性试验。

3.2 皂基型洁面乳[13]

皂基型洁面乳的参考配方参见配方2。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2 皂基型洁面乳

①A相:加热至80℃,使全部熔化;

②充分搅拌下将B相加入至A相;控温为80~85℃,搅拌60min;

③待A+B相冷却至45~50℃时,加入C相,搅拌至均匀;

④待冷却至35℃时,出锅。

产品特点:pH为7,中等黏度,奶油状丰富泡沫,很好冲洗,皮肤柔软。

3.3 皂基珠光洁面膏[14]

皂基珠光洁面膏的参考配方见配方3。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3 皂基珠光洁面膏

①A相:加热至75℃ ,使全部熔化;

②B相:将氢氧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75℃,加入甘油、丙二醇,搅拌至溶解完全;

③充分搅拌下将B相加入至A相;控温为80~85℃ ,搅拌60min;

④待皂化完全后,搅拌下加入C相,搅拌至均匀;

⑤D相:在另一容器中将EDTA钠盐溶于去离子水;

⑥E相:缓缓搅拌下将丙烯酸(酯)共聚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

⑦待A+B+C相冷却至55~60℃时,加人D相和E相,搅拌至均匀;

⑧恒温45℃~50℃ ,继续搅拌20min,然后开始冷却;

⑨待冷却至35℃时,加人F相,继续搅拌15min~30min至均相。

产品特性:外观为白色珠光霜,pH值(10%水溶液)9.4~9.5,黏度(mPa.s)85000~95000,屈服值(dyn/cm2)2800~3000。耐热45℃、3个月,5个冷热循环,稳定性合格。

3.4 仿嘉娜宝Naïve皂基洁面乳[15]

仿嘉娜宝Nave皂基洁面乳的参考配方见配方4。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4 仿嘉娜宝Naive皂基洁面乳

①A相:加热至75℃,使全部熔化;

②B相:将氢氧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75℃,再加入B相中的其他成分,搅拌至溶解完全;

③充分搅拌下将B相加入至A相;控温为80~85℃ ,搅拌60min;

④待皂化完全后,搅拌下加入C相,搅拌至均匀;

⑤D相:在另一容器中将EDTA钠盐和磷酸二氢钠溶于去离子水;

⑥E相:缓缓搅拌下将丙烯酸(酯)共聚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

⑦待A+B+C相冷却至55~60℃时,加人D相和E相,搅拌至均匀;

⑧恒温45℃~50℃ ,继续搅拌20min,然后开始冷却;

⑨待冷却至35℃时,加人F相,继续搅拌15min~30min至均相。

3.5 含甘氨酸表面活性剂的皂基洁面膏

含甘氨酸表面活性剂的皂基洁面膏参考配方见配方5。工艺过程如下:

①A相:加热至75℃ ,使全部熔化;

②B相:将氢氧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75℃,加入甘油,搅拌至溶解完全;

配方5 含甘氨酸表面活性剂的皂基洁面膏

③充分搅拌下将B相加入至A相;控温为80~85℃ ,搅拌60min;

④待皂化完全后,搅拌下加入C相,搅拌至均匀;

⑤待A+B+C相冷却至40℃时,加人D相,搅拌至均匀。该产品的结膏点为42℃。

3.6 皂基脂肪酸洁面皂

皂基脂肪酸洁面皂的参考配方见配方6。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6 皂基脂肪酸洁面皂

①A相:加热至75℃,使全部熔化;

②B相:将氢氧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75℃,加入PEG-26丙三醇醚、丙二醇,搅拌至溶解完全;

③充分搅拌下将B相加入至A相;控温为80~85℃ ,搅拌60min;

④待皂化完全后,搅拌下加入C相,搅拌至均匀;

⑤待A+B+C相冷却至40℃时,加人D相,搅拌至均匀。

3.7 仿婵真洁面膏[16]

仿婵真洁面膏的参考配方见配方7。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7 仿婵真洁面膏

① 十四酸、十八酸、十二酸、STAR 101、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加热至80℃,形成油相;

② KOH、甘油、1,3丁二醇、EDTA-2Na、HE、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加入水中,加热至80℃,形成水相;

③ 水相加入油相中,快速搅拌;

④ 皂化45min,然后加入AES270、甘氨酸钾、乙二醇双硬脂酸酯EGDS;

⑤ 降温至70℃时加入预先用适量水分散好的SF-1、C14S;

⑥ 降温至45℃左右,加入香精,持续保温搅拌30min以上。

注意事项:1)以上为实验室生产工艺,如放大生产需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2)在大生产时,皂化过程中不需要保持真空状态,否则会产生大量气泡无法消去;3)在大生产时,在观察体系开始结膏时(大约50℃左右),需中速均质10min左右,以便于体系分散均匀,此过程需适度保持真空状态,均质结束后排空真空;4)出料前应检查膏体是否有颗粒现象,如有的话说明结膏后期搅拌速度过慢,应继续加快速度搅拌30min以上,待颗粒消失后再出料。

产品特性:白色珠光外观,高低温稳定性好,产品泡沫丰富,洗面时肤感细腻柔滑,洗后无紧绷感和发干发涩感,原婵真产品样品在温度为40℃即出现变稀分层现象,同时本产品的高温稳定性好,能够通过45℃的耐热测试。稳定性:40℃耐热考察三个月,通过。

3.8 细密高泡洁面膏[17]

细密高泡洁面膏的参考配方见配方8。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8 细密高泡洁面膏

① 将EDTA-2Na、甲酯、甘油、1,3-丁二醇、PEG400加入水中,然后加入KOH,加热至78℃形成水相;

②将十二酸、十四酸、硬脂酸、GMS165、STAR101、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加热至78℃形成油相;

③ 将水相缓慢加入到油相中,搅拌速度由慢到快,根据体系稠度来决定(体系厚了速度快些),确保将形成的皂团通过快速搅拌打散;

④ 保持80℃以上温度皂化45~60min,中等搅拌速度消泡;

⑤ 皂化结束后降温至60℃时加入M550,搅拌至分散均匀;

⑥ 降温至45℃时加入香精,保持现有温度慢速搅拌45min以上;

⑦ 搅拌结束后准备出料。

样品特性:白色珠光外观,高低温稳定性好,产品泡沫细密丰富,使用时能够在手上形成一层细腻柔滑的泡沫层,避免手部与面部皮肤直接摩擦造成对皮肤的损伤。洗面时肤感细腻柔滑,洗后无紧绷感和发干发涩感。45℃耐热考察三个月,通过稳定性测试。

注意事项:1)以上为实验室生产工艺,如放大生产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2)在大生产时,皂化过程中不需要保持真空状态,否则会产生大量气泡无法消去;3)在大生产时,在观察体系开始结膏时,需中速均质10min左右,以便于体系分散均匀,此过程需适度保持真空状态,均质结束后排空真空。4)出料前应检查膏体是否有颗粒现象,如有颗粒出现,说明结膏后期搅拌速度过慢,应继续加快速度搅拌30min以上待颗粒消失后再出料。

3.9 高泡润肤洁面膏[18]

高泡润肤洁面膏的参考配方见配方9。工艺过程如下:

配方9 高泡润肤洁面膏

①将HEC用甘油预先分散好备用;

②将EDTA-2N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HEC的甘油溶液、KOH依次加入水中搅拌并加热到78℃左右,形成水相;

③代HEC完全溶解后再加入PEG400,保持水相温度78℃左右不变;

④将十二酸、十四酸、硬脂酸、STAR102、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加热到78℃左右,形成油相;

⑤将水相以中等速度加入油相中,并快速搅拌,加完后保持80℃以上温度皂化45~60min;

⑥皂化结束后在75℃左右加入椰油酰甘氨酸钾(30%)Eversoft YCK ,搅拌消泡;

⑦降温至45℃时加入香精、粒子、色素,保持现有温度中速搅拌45min以上;

⑧搅拌结束后准备出料。

产品性能:参考资生堂姬芮菁采新生泡沫洁面膏,半脸等量同时盲测使用,二者接近度100%。产品为浅黄色色珠光外观膏体,高低温稳定性好,膏体挺实有质感,使用时铺展性好,泡沫稳定丰富。因配方中添加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因此洗面时肤感清透柔滑,清洁效果好,洗后滋润感强,无紧绷感和发干发涩感。稳定性:45℃耐热考察三个月,通过。

注意事项: 1)以上为实验室生产工艺,如大生产需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2)水相在溶解HEC的过程中需充分搅拌,确保HEC完全溶解,否则会在乳化结束后出现颗粒; 3)皂化过程中不需要保持真空状态,但均质时需要适当保持真空,均质结束后排空真空; 4)在大生产时,在观察到体系开始结膏时,需中速均质10分钟左右,以便于体系分散均匀,此过程需适度保持真空状态,均质结束后排空真空。 5)出料前应检查膏体是否有颗粒现象,如有说明结膏后期搅拌速度过慢,应继续加快速度搅拌30min以上待颗粒消失后再出料。

[1] http://www.xinghuitech.com/Ch/ProductView.asp?ID=32 2011/11/29

[2] http://www.xinghuitech.com/Ch/ProductView.asp?ID=33 2011/11/29

[3] http://www.meiti.net.cn/my/8238.htm 20080803

[4] http://shopenchem.cn.alibaba.com/athena/offerdetail/sale/shopenchem-1036435-116601127.html 20080803

[5] http://detail.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detail/900859957.html, 2011/11/29

[6] http://jiayihg.b2b.hc360.com/product/3293926.html 20080803

[7] http://chuangyuehg.cn.alibaba.com/athena/picdetail/chuangyuehg-1-10544664.html 20080803

[8] http://www.cosmeticn.com/kaifa/pfdesign/2007-10-30/2557.html 20080805

[9] http://detail.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detail/826238522.html 2011/11/29

[10] http://detail.cn.china.cn/provide/detail,1505855965.html 2011/11/29

[11] http://www.bwl520.cn/cosmetics-product-5542.html 2011/11/29

[12] http://pre.cosmeticn.com/mf/2008-04-08/13403_2.html 20080805

[13] http://pre.cosmeticn.com/mf/2007-10-25/119.html

[14] http://www.personal care .noveon.com/formulations/carbopol Aqua SF-1.asp 2008/06/25

[15] http://www.china2002.com/forum_view.asp?forum_id=13&view_id=12552 20090425

[16] http://www.xinghuitech.com/Ch/NewsView.asp?ID=50 2011/11/29

[17] http://www.xinghuitech.com/Ch/NewsView.asp?ID=35 2011/11/29

[18] http://www.xinghuitech.com/Ch/NewsView.asp?ID=36 2011/11/29

猜你喜欢

珠光皂化乳化剂
破乳化剂对润滑油的抗乳化效果研究及应用
白酒原酒中总酯皂化回流时间对总酯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夜明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檀子中β-谷甾醇的含量
——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的皂化反应法△
糠蜡二十八烷醇一步钙皂化制备工艺的研究
皂化渣中氯化物的去除研究
珠光集团:精品战略成就“御生活”
闪瞎人眼的,还有唇
一种新型酚化木质素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