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个人激励到社会公平

2012-01-08王淑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比值激励机制公平

王淑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计财处,河北 承德 067000)

从个人激励到社会公平

王淑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计财处,河北 承德 067000)

我们通常关注激励对被激励者当事人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个体的影响,在量上进行累加,进而影响群体组织效率。激励行为对组织中当事人之外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通常对整个组织的作用更加直接。公平的激励机制对组织乃至对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激励机制;组织公平感;组织公民行为;公平偏好

我们通常关注激励对被激励者当事人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个体的影响,在量上进行累加,进而影响群体组织效率。然而,在这种传导机制下,对个人的正向激励不一定带来对组织等量正向的效益,即有时无法达到1+1>2的效果。标准激励理论是建立在人是纯粹自利的假设上,认为人的行为决策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出发,而对普遍存在的公平视而不见。而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人具有公平偏好,而且公平偏好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激励行为从公平的角度对组织中当事人之外组织环境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通常对整个组织的作用更加直接。

一、正负激励行为对被激励者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双向影响

事实上,正激励也就是对某个个体符合了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从而促使该种行为更多地涌现,最终,提高组织内部全部个体的积极性。那么,正激励的主要表现也就体现在对其员工进行奖励或者表扬等等。反之,负激励也就是对组织内部个体行为违背了组织目标从而进行必要的惩罚,也就促使该类行为不再发生,最终是组织内部的个体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也就是目标方向转移。那么,负激励的具体表现就体现为淘汰、降级、降薪、经济处罚、纪律处分等。正激励是主动性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激励。

正激励的具体表现是奖赏,是对个体符合组织行为的肯定,这样做是为了鼓励该种行为能持续进行下去;相反,负激励的具体表现是惩罚,也是对个体不符合组织行为的否定,从而能够有效遏制该类行为的延续。显而易见,正负激励对同一个组织来说所达到的效果同等重要。21世纪,正负激励对组织的作用却有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正激励对其员工个体的心理影响在逐步淡化,尤其对那些高薪的白领阶层而言。据相关调查,在我国月薪高于6000元的阶层,对于那些奖励金额在10%以下的正激励行为,绝大多数相关人员对于该激励是“没感觉”的;原因很简单:相对于他们较高的薪酬额度来说,这“一点点”奖励确实是不足挂齿的,而且,经常性的表扬更容易会落入惯常“惰性”的圈套。相反,负激励对于员工的心理影响却是较大的。一个高薪的白领由于迟到被扣薪100元并进行公告,那么该白领就会担心组织内部所有的员工对他的认识会有所改变,那么,这种改变恰恰是他不想得到的,所以,负激励对其心理影响恰恰就不能以金钱来衡量。正激励和负激励尽管是相反的激励形式,但是它们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从不同的侧面对员工的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

正常来说,正激励对被激励者有着激励其行为的作用,但是对于组织中的其他人,相较而言,就是一种负激励,若正激励只是集中在个别人物或群体,对于这些对象来说,通常越来越有动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但是在无形中对其他人都是重要的打击,可能会削弱更大的群体本来的效率,也可能导致常被激励者在非正式组织关系中处于被孤立的状态,进而影响组织的人际关系。这样,大量的正激励对组织整体的效率不一定是正向的。

从另一方面讲,不同标准的奖励,也会导致公平激励的缺失,一个受到正向激励的员工,若发现某位不如他的员工获得更高的激励,就会导致心理上的落差,从而影响绩效。

因此,激励的效果最直接的作用体现在被激励者个人的身上,也会间接地影响到他周围的个体甚至群体。一个正常的组织要通过激励的两种不同形式树立正面的典范和反面的典型,鼓励积极的行为,杜绝消极的行为,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最终于无形中促使群体的各种行为导向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富有生气的组织,使得组织内部的成员感受到组织公平。

二、激励行为对组织的作用不只是对被激励者个人作用的数量上的简单数学累加

一个有效的科学的激励制度应该是一种具有竞争精神的制度,它的正常运行会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会形成组织内部的良性竞争机制。在一个充满具有竞争的环境氛围中,组织内部的成员就会无形中受到来自环境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其实也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人性假设理论的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曾经说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组织内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成为美国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激励机制如果能够形成,那么它就会在无形中作用于组织系统的本身,从而使组织机构的机能达到某种状态,而且会进一步改变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激励机制对组织机构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即助长性和致弱性。

三、公平的激励机制对组织效率至关重要

公平理论也被称作社会比较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如若一个人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并取得了相关报酬后,他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所取得报酬的绝对数值,他还会关心自己获得的报酬的相对数值。这也就致使他会用各种比较来确定自己得到的报酬是否是公平的、合理的,这种比较的最终结果会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工作积极性。人们通常会把比较分成两种不同的比较。其中一种比较是横向比较,也就是员工会把自己得到的“报酬”(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工作的安排和得到的赏识程度等)与他的“付出”(这里的付出不止包括用于工作的时间、所作的努力、所付出的精力还包括教育的程度和其它的无形损耗等)进行比较,进而会得到一个比值,再拿这个比值与组织内部的其他人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相等的时侯,他就认为是公平的。另一种比较是纵向比较,也就是被激励者把其当下所付出的努力与其得到的报偿做比值,同自己过去的投入与过去获得的相应报偿所做的比值进行比较,这两个比值相等的时候他会认为是公平的。

一个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可以避免激励不均的情况发生,加强组织成员的公平感,程序公正通常比分配公正更有利于激励。在公平公开的激励机制下,成员会有一种对组织的归属感,其公民意识会大幅提升,进而从根本上推进组织公民行为,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自觉自愿地为组织服务。这样,可以大幅降低组织成本,使组织运行更加和谐公正。

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对于任何一个组织都是意义重大的,特别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从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税收等角度,公平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公平感和社会整体效率。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正负激励行为对被激励个人具有正负两方的影响,也会影响组织内部环境,它的正向作用是使组织成员有为组织服务的主动意愿,加强成员的公民意识,统一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公平的奖惩制度对个人、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孙菲.组织行为学[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3-143.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4—222.

[3]李训.激励自治与效率——公平偏好理论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美】艾尔菲·艾恩.奖励的惩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5]陈步雄.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2006,(12)

F239.0

A

2095-3763(2012)02-0048-02

2012-02-25

王淑珍(1974-),女,蒙古族,河北围场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计财处会计师。

2011年河北省教育厅财务专项课题(cwzx201151)

猜你喜欢

比值激励机制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公平比较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