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书法景观空间分布差异及原因初探

2012-01-08严,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承德市街道现象

李 严, 赵 希

(云南大学 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承德市书法景观空间分布差异及原因初探

李 严, 赵 希

(云南大学 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城市景观中,书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城市书法景观越来越受到学者、城市规划建筑者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承德市老城区所有公共街道中的书法与仿书法景观分布极为不均,主街道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影响书法景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历史积淀、行政规划、文化氛围。

书法景观;空间分布;历史积淀;文化;城市规划;承德市

1.前言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蕴含与传承着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现今社会书写工具和习惯的改变对传统书法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书法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符号和都市视觉艺术,在城市视觉景观中成为重要构成元素[1]。书法景观概念近年来逐渐被学者们所重视,但对其具体界定还有所不同[2]。文章将城市书法景观界定为:由一定规模或视觉效应的书法作品或类书法作品(如刻字、书法雕塑等)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体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3]。

近些年,书法景观的意义与魅力,以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实际的应用。全国各地许多城市,都相继出现了以书法景观为主要特征的广场、街道、公园、以及旅游景点,如南京、北京、广州、郑州、厦门、临沂、乌海、东莞等。与此同时,在理论方面,书法艺术在地理学中的意义也已得到重视,目前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学者们或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书法作品的地域分布与差异[4],或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书法作品的地理特性[5],或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探索书法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及运用方式[6],或从旅游地理学角度,研究书法景观与旅游业的关系[7]。这些研究大都为概念性研究,没有具体数据,致使论据说明效果不够充分。对城市书法景观的研究,也大都仅限于城市某一特定区域,从来没有对某一城市进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统计研究。

书法景观的形成,经历了从汉字到书法,再到景观的递进过程[8]。城市的书法景观更是由单个的书法或仿书法文字聚集为某一段街巷的文字使用现象,再聚集为书法景观的。本文从书法景观最初的构成单位入手,通过对承德市老城区所有城市道路中的书法与仿书法符号加以统计分析,得出书法景观分布规律,并浅析规律的成因,并第一次提出了各因素的影响距离情况。为研究书法地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完整的案例。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北部,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市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又是一座开放的现代城市。其中老城区人口26.2万(2009),面积38.27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4.58平方公里),既有繁华的商业街道,也有传统的历史街区,既有世界知名的历史旅游景区,又有亲近市民的开放公园。这些地区囊括了各个公共街道类型,对于书法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很有研究价值。且城市的规模适中,有一定代表性。

本研究区域为承德老城区范围。具体指东至棒槌山、罗汉山、鳄鱼山一线,南至下二道河子村、半壁山、山神庙村、环城南路,西至石洞子沟村、高庙村,北至狮子沟村、罗汉堂村、裴家沟、上二道河子村。统计不包括避暑山庄、外八庙、文庙、武庙、城隍庙、烈士陵园等各园区内部街道。

由于承德市街道面貌日新月异,目前还在建设新城区,许多地区都在重新建设中。本文统计的数字,以2010年4月为准。

本研究以街道为单位,统计街道中可见文字类视觉符号,具体包括:店铺招牌、各企事业单位招牌、街道大型广告牌、各景点大门题字、市民公园绿化中的石刻、题字等。将以上文字类现象分三类:书法类、仿书法类、非书法类。书法类指的是个性类书写的典型毛笔字作品,包括各类名家手书书法和平民手书书法。仿书法类指电脑字库中书法字体如隶书、魏碑、楷书等。非书法类指各类美术字体如宋体、仿宋、圆体、黑体等。外国文字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字出现数量不多,将其统一认为是非书法类。书法类现象理解为点,标注在电子地图中。仿书法类以统计在街道中出现的几率形势表现。统计时不包括临时性文字景观及非法文字现象,如临时性横幅、流动摊贩招牌、墙体上的非法涂鸦等。

经过统计,得到有效数据如下:街道350段,文字现象总数5651处,其中书法现象225处,仿书法现象1527处,非书法现象3899处。

本文用Arcgis9.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书法现象分布特征

3.1 总体分析

本文统计到承德市街道书法现象225处,占所有文字现象的4%。计算书法现象密度:在栅格图像中,计算每一点周围80米内书法现象数量。根据计算结果,将所有栅格分为五类,得到书法现象密度图(图 1,图 2)。

总结上述成果,认为书法现象的分布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市中心区分布相对集中,城市边缘区则很少分布。第二,市中心区域分布也不平均,有的区域没有书法现象分布,有的区域则分布相对集中。通过对书法现象分布最集中的四个地区单独统计分析(表1),本文认为它们分为三类:1,以景点题字为主要书法形式,代表区域为热溪园和云山樱花园等武烈河沿岸公园。2,以商业招牌为主要书法形式,代表区域为丽正门大街。3,以学校及文艺团体名称题字为主要书法形式,代表区域为翠桥路南段。

3.2 个案说明

3.2.1 武烈河西岸的一系列市民公园,包括峰鹤园、霁芳园、热溪园、听溪园、云山樱花园、半壁园、魁福园等。这些公园无一不有书法元素点缀其中:或为景观点睛之作,或为小品点缀其间。云山樱花园更是以书法景观为其特色,当地十三位书法家题写的诗书石刻列立其中,为承德市区书法现象最为集中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书法艺术主要表现为石刻题字、亭台匾额等景点,如道光年间热河督统英和所书“文明福地”等。

图1 书法现象分布图(图中框为图2范围)Fig.1 Calligraphy phenomenon distribution

图2 承德市中心书法现象分布密度图Fig.2 the density of calligraphy phenomenon in center area

表1 主要区域书法现象性质分类表Table.1 calligraphy phenomenon character classifies in the main area

3.2.2 丽正门大街。此区域临近避暑山庄正门,为承德市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街区。历史上就是商业繁华区,吸引了一批有文化感的商铺在此云集。于是形成了承德最早的书法景观聚集区。近年来市政府顺势而为,建立了仿古商业街,引导商铺使用书法或仿书法招牌,形成了书法景观集中的区域。这一区域书法艺术主要表现为店铺招牌,如溥杰题写的“山庄宾馆”。

3.2.3 翠桥路南段。这一区域是承德市文化教育单位集中区,周围集中了大中小学及文化艺术团体十余家,各所学校及艺术单位名称题字多为书法艺术,如曹禺题写的“承德话剧团”等。这里同时聚集了一些以书法艺术为招牌的商铺。所以这一区域的书法艺术表现为教育文化团体名称题字与商铺题字交错出现。

4. 仿书法现象分布特征

本文统计了文字现象总数5651处,其中书法现象225处,仿书法现象1527处,非书法现象3899处。书法及仿书法现象所占比例为27%。

书法景观可以由真正的书法现象和仿书法现象结合表现。为了研究书法景观分布特性,本文以街道为单位,计算书法文字和仿书法文字总数占街道中所有文字现象的百分率。然而,许多街道,尤其是乡村街道和居民小区内街道文字现象过少。为了减少偶然情况出现,每100米内少于两个文字现象的街道不参加这项分析。共220段道路参与分析。结果根据所统计的现象出现比例的不同,将街道分为六类(表 2、图 3)。

表2 街道分类表Table.2 streets classifies

图3 书法及仿书法文字出现比率图Fig.3 occurrence of calligraphy and calligraphy imitation in the streets

图中显示仿书法文字现象分布并不均匀:尤其表现在主干道中。个别街道仿书法字体出现相对集中,如西大街和北兴隆街,出现比率达到40%-60%;另有个别主干道仿书法景观出现较少,如南营子大街,出现比率只有8%。

4.1 西大街和北兴隆街

这两个区域是历史上的承德主要街道,西大街是清朝皇帝从北京进入承德的御路,也是当年承德最繁华的商业街;北兴隆街是皇帝从避暑山庄到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的必经之路。目前,西大街也是承德重要商业街道,北兴隆街则是避暑山庄北部唯一商业活动较发达的地区。近些年,承德市政府要求这两个街道各店铺建立仿古门面,同时修缮清代古迹,如文庙、城隍庙、“八表同风”“九功唯叙”“光天化日”三大牌楼,形成了仿古商业街区,于是仿书法现象在这两个街道大量出现。

4.2 南营子大街

这是承德最重要的现代商业街,其位置远离各文物保护单位,商铺主要用现代感较强的文字作为招牌,书法与仿书法文字出现较少。

5. 原因浅析及作用范围比较

分析书法景观上述分布特点,本文总结出影响书法景观形成的三大因素:

5.1 历史积淀

这是影响书法景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其表现为:第一,市区中心相对周边而言,历史积淀更深厚,导致书法现象出现密度更大,城市周边地区,则鲜有书法现象出现。第二,丽正门大街书法景观的出现,是基于其独有的历史文化韵味。

这一因素表现在引导大量商铺利用书法或仿书法牌匾提升自己文化品味与吸引对历史感兴趣的顾客。其对相邻的一个街区有巨大影响,但是对相隔两条主要街道的地区影响甚微。以丽正门大街为例,避暑山庄及武庙地区形成了书法景观区,但其对都统府大街地区影响很小。

5.2 行政规划建设

这是影响城市书法景观出现的主要因素。其表现为:第一,丽正门大街、热溪园都是行政规划利用当地历史积淀,顺势建立的书法景观区。丽正门大街紧邻避暑山庄,热溪园临近清代水利工程——迎水坝。第二,云山樱花园是行政规划利用承德市花——樱花,建立的书法景观区。第三,西大街、北兴隆街仿古街区中仿书法现象的形成,完全是行政规划的力量。

在书法景观上,这一因素主要表现在建设主题公园时,结合原址区域的历史积淀,利用书法景观提升文化品味。在仿书法景观上,可以建立仿古街道,增加仿书法景观的数量和比例。但是建设仿古街区这种方法增加书法景观的效果不明显,因为选择真正书法作为招牌或牌匾的店铺,更倾向于靠近历史感更强的区域。例如西大街仿古历史区,市政府要求沿街各店铺使用仿古门面,造成大量仿书法文字现象出现。但是作为现代仿古商业街,其本身并没有留下太多清代遗存,无论旅游者还是文化人都不会因为其文化韵味来此游览。商家也就并没有找名人题写牌匾的需要。所以只增加了仿书法文字数量,却并没有促进书法景观的出现。这种因素的影响范围也更有限,基本局限于行政规划的范围之内。以云山樱花园为例,在行政规划的作用下,其本身形成了承德市最集中的书法景观区。但是100米之外的新华路,仿书法文字现象的出现比率只有12%。

5.3 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是影响城市书法景观出现的重要因素。在书法上主要表现为艺术团体、学校的题字,由于聚集大批有文化底蕴的群体,于是影响周围店铺使用书法或仿书法,吸引这类人的光顾。代表区域为翠桥路南段。

文化氛围在书法上主要表现为艺术团体、学校的题字,以及由于聚集大批有文化底蕴的群体,影响周围店铺使用书法或仿书法,吸引文化人的光顾。这个因素影响范围更小,辐射区仅限在学校或剧院紧邻区。以翠桥南段为例,其书法景观紧贴学校与艺术团体,对100米之外的翠桥路北段和南园路等地影响十分有限,这两段路仿书法比例均低于40%。

6.结语

关于书法景观空间分布还有问题等待进一步研究,如历史上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西大街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文化频繁交汇的时代,其书法景观如何被现代艺术割裂、肢解、替代乃至全部颠覆的。在现阶段的政策规划手段下,又有如何的恢复,以及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

影响书法景观形成的各个因素以及其影响力只在承德市内有所验证,还没有得到其他城市的验证。承德市与其他城市,如北京,南京,香港等大城市,或昆明、桂林等主要旅游城市的比较,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现阶段,承德市正在大规模重建城市面貌,包括在老城区外建立新城,重建东大街都统府仿古街区,建立古旱河历史文化区、重修全国第三大孔庙等等。在这些工程中,将会出现一系列书法艺术景观问题,如古旱河二仙居地段的街边供游人休息的座椅、河岸的栏杆都将有篆刻书法的踪迹。这些书法景观应用是否适合,最终效果怎样,都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今社会的城市景观中,仍占有其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分析了承德市老城区所有街道的书法与仿书法现象的分布,认为书法景观的形成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所致。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并善于利用这些因素。合理利用书法景观,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1]张捷,唐文跃,林珲,等.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书法景观的空间分异与变异:来自南京、北京和香港的比较案例[A].周建渝.城市文化与人文视野香港[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9;27-38

[2]吴慧平,司徒尚纪.书法景观的文化地理浅释[J].地理科学,2002,22,(6):757-762.

[3]张捷.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 [J].人文地理,2003,18(6):1-6.

[4]吴慧平.论书法地理的地域空间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2):93-96.

[5]吴慧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划分[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8(2):86-94.

[6]Jie Zhang,Wenyue Tang,Chunyun Shi,etc.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ourism:From Cultural Heritage to Landscape Symbol and Media of the Tourism Industry.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J].2008,11(6):529-548.

[7]丁剑林.中国书法与旅游景观协调美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26(1):94-96.

[8]张捷.书法景观与城市景观——南京书法景观及书法旅游产品盖面规划案例[J].城市文化,2004(3):42-43.

Calligraphy Landscape Spatial Distribution Diversity in Chengde City and its Reasons

LI Yan,ZHAO Xi
(Tourism and Culture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Lijiang,Yunnan,674100 China)

Calligraph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and still has its strong vitality.In the urban landscape,calligraphy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recent years,scholars,urban planning builder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urban calligraphy landscape.This paper studies calligraphy landscap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all public streets in the old city of Chengde City,and puts forward three major factors of urban calligraphy landscape formed,and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namely historical accumulation,administrative planning and culture atmosphere.

calligraphy landscape,spatial distribution;historical accumulation;culture,city planning,Chengde City

J59

A

2095-3763(2012)02-0017-05

2012-03-19

李严(1983-),男,满族,河北隆化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承德市街道现象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热闹的街道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热闹的街道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风居住的街道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