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看病记
2012-01-07张妮
张妮,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获文学学士、管理学学士、传播学硕士。曾就职于美国爱荷华州政府能源独立办公室
回国近一个月来被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回来适应吗?”以及“美国也是这样的吗?”。常常是在别人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娓娓讲述在美国生活的点点滴滴,倾听者时而插上一句“还是人家制度健全”。唯独在提到美国的看病和医疗保险制度时,我竟一时语塞,很难简单地评价孰优孰劣,也觉得有无穷无尽的差别,却不知如何梳理着说起。
事情源于几天前去医院探望长辈,一迈进住院部的走廊我几乎惊呆了——走廊两侧排满了病床,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走道,病人们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或者输液,或者休息;但这着实不是一个能让人安心养病的环境,过道上都是来来往往的人,时不时一不小心就蹭到病床,陪床的家人也拿个睡袋或者垫子睡在走道里,乱嚷嚷,闹哄哄。新医改方案实施已近三年,住院难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甚至愈演愈烈。我小声地跟我爸嘀咕:好好照顾身体,住院就等于要抛弃尊严。我爸接了句,“美国医院比这个好吗?”
一时间很多画面在脑子里冒出来,我竟然被问愣了。绝对不会是这番乱景象,但在美国看病也绝不省心,更不省钱。整个过程病人既感到饱受忽视,也会觉得备受重视。就如同美国民众一边抱怨着医疗制度,一边又极力阻止政府插手改变现有制度。
首先,美国的医疗保险费很贵。最便宜的是学生保险,一年下来也要1500美元。作为国际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是强制性的。有保险在学校医院看病便免费。可中国留学生每次回国都牢记要更新一下常备药。因为普通感冒根本没办法去医院,医生也不会给你开药。就诊一定要预约,预约到三天之后什么感冒都耽误了。猪流感流行阶段,有感冒打电话预约的时候护士更是谨慎,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来医院,在家里多喝水,有问题就打电话,病人实在扛不住了的时候医生就出诊上门服务。即使不要钱,也还是自己准备点儿常用药比较省心。
去校外医院看病则是更加费时的过程,同时也很贵。即便在保险的覆盖下,对于收入不高甚至没有收入的留学生来说,依旧感觉难以承受。2011年暑假之初在一次小意外中割伤了脚,算是三年来跟医院和保险公司打的第一次交道。因为是星期天,学校医院关门,起初还不想去校外医院,就试着自己止血,等发现止不住时只能去急诊。心急火燎地赶到急诊,接待的人却泰然处之,微笑着问疼不疼,我诚实地回答说不疼之后就后悔了,去休息室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才进入护士室,被询问了一大堆事关生理心理的常规问题后,半个小时又过去了,这才进入治疗室。起先也只是进来两个护士帮忙清洗伤脚,磨磨蹭蹭又半个小时之后医生才微笑着走进来,看了一眼说要缝针。
最惊诧的是当我事后跟其他人讲述这段过程时,每个美国人都跟我说“你真是太幸运了,通常都是要在休息室等两三个小时的”,我很不解地问“那脚一直在流血怎么办”,还带着后悔的语气说当时应该装出很疼的样子,结果他们都很平静的笑笑告诉我“没用的,除非大出血,他们只会给你一片止痛药,一样的等”。
在中国,应该没有急诊医生敢如此怠慢病人吧,除非有些地方“不交钱不治病”。可在这一点上,美国又是好的,缝完针没交一分钱我就被热情地送出了医院,虽然随后寄来的账单吓死人。美国的医院和医生是分开进行收费的,如果没有保险,两张原始账单合计近3000美元。
可气的是,保险公司的人根本不作为,称没有学校医院推荐去校外医院保险不支付。无奈只能自己去学校网站查询保险条款,告知保险公司条款规定急诊可以没有学校医院推荐,对方才承认失误。可因为我去的医院是保险公司的合同医院,但该医院没有签约医生,只能安排另一家非合同诊所的医生坐诊治疗。新寄来的账单中保险公司又直接忽视了我的医生账单而不支付。于是再打电话告诉他们,当医院没有医生时,其指定诊所医生应被视为和保险公司有合同关系。对方再次承认失误,过一个月再寄新账单。即使这样有保险覆盖,自付部分仍超过600美元。
人性化的是,医院和诊所都有低收入人群费用减免的政策,对外国人也一视同仁,并且都很贴心地寄信把政策条款、申请条件、要准备的材料等解释清楚。实习工资肯定低于美国最低收入标准,于是我具备条件申请费用减免,但七拼八凑下来,一个脚伤缝针,我自己仍然支付了近4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