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分析

2012-01-03夏书香

重庆医学 2012年36期
关键词:迟发性面罩一氧化碳

夏书香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吉林延吉 133000)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毒。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以及在通风不佳的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等都可发生CO中毒。在确诊后常规接受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但临床上尚有一些重度中毒患者因合并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呼吸道分泌物多、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酸碱平衡紊乱及心律失常等,限制了早期高压氧舱的使用,本研究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2011年89例重度CO中毒患者,其中男48例,女41例,年龄20~72岁,平均(55.98±10.08)岁。89例患者均以深度昏迷为主要症状,昏迷时间为10~30 h,平均(20.65±5.67)h,伴有呕吐、大小便失禁;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心动过速(心率130~180次/分钟)及呼吸道分泌物多。

1.2方法 将89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50例,为有创呼吸机治疗组,平均(56.24±9.92)岁;另一组39例,为面罩吸氧组,平均(55.54±10.40)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死的比率两组无明显差异(15%~20%)。有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同步间歇指令(SIMV)、同步间歇指令加压力支持(SIMV+PSV)、压力支持(PSV)等不同呼吸模式,辅以呼气末正压(PEEP),参数设置:潮气量为8~10 mL/kg,呼吸频率为12~18 次/分钟,压力支持(PS)12~15 cm H2O,PEEP 3~10 cm H2O,限制气道峰压低于40 cm H2O,上机开始吸氧浓度(FiO2)为100%,病情好转2 h后逐渐降为50%,以后每天给予2 h 100%纯氧。面罩吸氧组患者因某种原因不同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故只给予面罩吸氧,流量为7~8 L/min,两组在此治疗同时均应用脱水药、促醒药、脑保护药、重要脏器功能保护药及糖皮质激素,并给予抗休克、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选择合理的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机械通气组及面罩吸氧组治疗后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血pH值、动脉二氧碳分压(PaCO2)、血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住院时间、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比率。

表1 两组平均神志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在院期间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比率±s)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氧合指数提高,血气指标恢复,脏器功能逐渐好转,上述指标好转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 1、0.549 2、0.693 8)。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与面罩吸氧组平均神志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在院期间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比率,见表1。

3 讨 论

CO对全身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当吸入CO浓度0.08%达2 h患者即开始进入昏迷。CO吸入人体后,85%与血液中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失去运送氧的能力,阻碍对氧的利用。虽然COHb 是诊断急性CO中毒严重程度的主要参考指标,但是HbCO浓度与中毒的严重程度不相关[1],因为患者在运送医院途中已脱离中毒现场一段时间,时间越长COHb浓度越低,大多数患者就诊时COHb已明显下降。因此COHb浓度仅能作为中毒程度的参考,中毒的严重程度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判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该89例患者应属于急性重度CO中毒[2]。

CO中毒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高压氧舱,然而,在重度CO中毒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实施高压氧舱治疗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甚至死于舱中,故此类患者不宜实施高压氧舱治疗。在常压或高压情况下氧气主要以溶解状态供组织利用[3],呼吸纯氧血液中溶解氧比呼吸空气增加6倍[4]。机械通气为正压通气,气道压与肺内压均上升,抑制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使肺水肿减轻,肺泡复张弥散面积加大,气体交换量增加,同样提高了血液中物理溶解O2量而迅速纠正机体组织的缺氧状态[5]。本文89例重度CO中毒因合并严重并发症不能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其中50例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与文献报道相符[6-7],与面罩吸氧组的39例患者对比,住院时间缩短,苏醒时间较短,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比率明显降低。这为急性重度CO中毒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无高压氧舱的单位和不能实施高压氧舱治疗的重度CO中毒患者使用。

[1]Hawkins M,Harrison J,Charters P.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outcome afte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J].Br J Anaesth,2000,84(5):584-586.

[2]张畔,王兵,常文秀.机械通气治疗重度CO中毒并发ARDS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02,30(3):183-184.

[3]李温仁,倪国坛.高压氧舱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9-195.

[4]房广才.临床高压氧医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5:169-175.

[5]张悦凤, 吴琦, 孙燕,等.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38-939.

[6]刘建新.机械通气救治危重一氧化碳中毒15例临床分析[J].中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7):698.

[7]范占东.SIMV+PSV机械通气模式替代高压氧治疗早期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成功1例[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2):899.

猜你喜欢

迟发性面罩一氧化碳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