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油国内外研究进展
2012-01-03赵瑞东吴晓东熊春明王瑞河
赵瑞东,吴晓东,熊春明,王瑞河,王 淼
(1.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
3.中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 100034;4.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泡沫油国内外研究进展
赵瑞东1,2,吴晓东2,熊春明1,王瑞河3,王 淼4
(1.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
3.中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 100034;4.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以及中国的一些稠油油藏溶解气驱过程中,表现出了异常的开发动态:低的生产气油比、高的采油速度和高于预期的一次采收率。“泡沫油”被认为是这种异常生产动态的原因之一,油相连续的含有大量气泡的原油称为泡沫油。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在泡沫油定义、性质、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机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其中重点研究了过饱和度、临界气相饱和度、原油黏度、压力衰竭速度和溶解气油比对泡沫油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一些解释泡沫油机理的数学模型,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稠油冷采泡沫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泡沫油;稠油冷采;影响因素;机理;数学模型
引 言
在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几个稠油油藏的稠油溶解气驱过程中,显示出较高的产量和一次采收率[1-3],在这些油田收集的井口油样呈现出一种油相连续的泡沫状态,这些油样就像巧克力奶油一样,包含了大量的气泡,而且这些气泡非常稳定[4],在敞开的容器中可以保持几个到几十个小时,其中真正的原油不足油气总体积的20%。这些油田的生产数据表明其生产特性与常规溶解气驱油藏差别很大,单井显示出了异常高的产量,实际的原油产量要比理论预计高10~30倍,有的甚至高达100倍。如果根据常规理论预测其产量不会超过0.5 m3/d,但实际单井平均产量达到15 m3/d。生产实践过程中还发现,对于一些冷采时产量较高的稠油井,对其进行蒸汽驱时效果却不理想,这进一步说明了稠油冷采中存在一些特殊的生产机理,“泡沫油”被认为是这种异常生产动态的原因之一。
1 泡沫油的定义和性质
1.1 泡沫油的定义
对于所有的溶解气驱油藏(包括泡沫油油藏),随着压力的下降,溶解气将会从油相中不断释放出来。最初气相以微小气泡的状态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压力的下降,在不同位置形成的气泡不断增大并逐渐聚集形成连续的气相。传统的观点认为比孔喉大的分散气泡仍然不能运动(受毛管力影响),只有在气泡聚集成连续的气相后才能流动,此时气相饱和度超过了临界气相饱和度,之后生产气油比会迅速升高。但对于一些稠油油藏的溶解气驱过程,通过油田现场观测以及实验研究发现,气体在较低气相饱和度时就开始流动,但其流度很低,而且随气相饱和度的增加,气相流度增加并不明显。此时气相不是作为一种连续相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而是呈分散气泡随油相一起流动,这种流动类型就是所谓的“泡沫油流”。
Smith首先认识到稠油溶解气驱中的这种特殊机理,并用“油气混合物”来描述这种含气原油,其中气相以微小气泡形式夹带于稠油油相[5]。“泡沫油”这一术语源于在加拿大稠油油田所观察到的井口油样的起泡特性。Sarma和Maini首先应用了这一术语,并定义它为连续油相中存在不连续气相的分散流动[6]。使用这个术语恰好可以将这种特殊的稠油溶解气驱两相流与常规的油气两相流体区别开来。
1.2 泡沫油的性质
泡沫油流是一种油包气的分散相,其性质比较复杂,其现象与常规泡沫有一定的相似性,从热力学角度来讲,泡沫油和常规泡沫一样并不稳定,经过一段时间后,油气两相会发生分离。由于油包气分散相的形成以及最终油气两相的分离都是动态过程,泡沫油的性质不仅依赖于压力和温度,还依赖于其所处的流动条件以及流动过程。
(1)压缩性。包含有分散气泡原油的压缩性要比单相原油的压缩性大。由于气体压缩性比液体压缩性大很多,相当体积分数的气体掺混并分散于油相时,该分散相总的压缩性主要由气相来控制。泡沫油分散相的压缩系数可以由气相的体积分数及油气两相的压缩系数来计算。这样泡沫油压缩系数的预测就归结为分散气体积分数的预测。
(2)黏度。如果将泡沫油气液分散相作为一种拟单相流体来研究时,其表观黏度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从理论上计算泡沫油相的黏度值并不容易,并且由于该分散体系的不稳定性及流动几何形态的影响,在实验室进行测量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分散理论表明分散相黏度应该比连续相黏度高。然而,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多孔介质中的泡沫油流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Smith曾用改进的压力恢复分析方法推导出泡沫油的表观黏度在100~500 mPa·s,而直接测量单相原油的黏度范围在1 700~3 500 mPa·s,从而得到了泡沫油表观黏度降低的结论。但如果油包气分散相的表观黏度低于纯油相的黏度,这与热动力特性是矛盾的,因为一般认为乳状液的黏度不会低于单独连续相的黏度。Maini等人利用Lloydminster原油进行了实验,认为泡沫油黏度将增加[7]。Bora通过旋转黏度计测得泡沫油分散相的黏度要比连续油相的黏度高[8]。因此关于泡沫油的黏度,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认识。
(3)泡沫油稳定性。泡沫油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泡沫油中分散的气泡对其异常的生产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气泡的稳定性是泡沫油稳定性的前提。气泡成核、生长、合并和破裂过程均对泡沫油的稳定性有影响,泡沫油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原油组成、表面张力、原油黏度、温度、压力以及压力衰竭速度等。
1.3 泡沫油的形成过程
Bora认为,溶解气驱油藏中气泡的形成一般包括以下4个过程,即:过饱和状态、气泡成核、气泡生长、气泡合并与分裂[8]。
(1)过饱和状态。当原油中溶解气量比平衡条件下的溶解气量多时,系统就处于非平衡态,非平衡的程度用过饱和度来描述。由亨利定律可知,系统饱和压力与溶解气浓度成正比,过饱和度为平衡压力与系统压力之差。
(2)气泡形成。Bora通过微模型实验研究了气泡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油藏中的过饱和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引起气泡成核。实验中观察到,微粒杂质以及多孔介质壁面可作为气泡成核的位置,对于水湿模型,水滴位置也可以形成气泡核。
(3)气泡合并。Bora通过玻璃微模型实验的观察,总结出气泡合并过程分3个步骤:①气泡相互靠近,这种现象发生在快速衰竭实验的气泡运移过程以及慢速衰竭实验2个相邻气泡变大的过程;②当气泡相接触时,气泡开始合并,这一过程中2个气泡的液膜不断变薄;③当气泡液膜达到临界厚度时,2个气泡最终发生合并。
(4)气泡分裂。Bora在玻璃微模型实验中观察到的气泡分裂现象主要以卡断形式为主,或者发生在2个相邻的孔隙,或者发生在气流流经的孔喉处。从泡沫油分散体系这点来看,气泡分裂可能是一个重要机理。气泡成核、合并、分裂的过程决定了气泡大小的分布。
2 泡沫油特性的影响因素
为了理解泡沫油在稠油溶解气驱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必要分析一下泡沫油和常规溶解气驱时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两者都开始于压降引起的过饱和,这将导致气泡成核。在常规溶解气驱中气泡很快生长并聚集成连续的气相,而在泡沫油溶解气驱中,生长的气泡将长期分散于油相中。泡沫油特性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过饱和度,临界气相饱和度,原油黏度、溶解气油比以及压力衰竭速率。
(1)过饱和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当溶解气量超过相应的平衡值时,气体在液相体系中处于过饱和状态。在多孔介质中,平衡压力和系统压力之间的差别包含2部分:一部分是由毛管力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非平衡现象引起的。毛管作用对过饱和的影响在低渗透油藏中非常显著[9]。在溶解气驱过程中都存在着过饱和现象。只有过饱和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才会出现气泡成核,这一临界值被称为“临界过饱和度”。在气泡成核之后,过饱和现象随时间逐渐减弱,在溶解气驱后期,过饱和现象基本消失。压降速率对过饱和的影响非常重要。实验室测试已经证实过饱和程度随压降速率的下降而急剧下降[10],影响过饱和现象还有其他因素,如岩石及流体的类型。高的过饱和发生在比较均质的岩层和颗粒比较小的多孔介质中[11]。
(2)临界气相饱和度。临界气相饱和度在溶解气驱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临界气相饱和度在概念上仍然存在分歧。常用的定义是气体达到临界气相饱和度时其相对渗透率仍然为零。一些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分析,定义了不同的临界气相饱和度。Moulu和Longeron定义临界气相饱和度为气体流动发生之前的最大气相饱和度[12]。Li和Yortsos定义临界气相饱和度为气体第1次达到岩心出口端时的气相饱和度[13]。Kamath和Boyer定义临界气相饱和度为当生产气油比从原始溶解气油比开始上升时的气相饱和度[9]。高临界气相饱和度或许可以归因于在压降速率比较高时微小气泡数量的增加。随着过饱和的减弱,临界气相饱和度也下降。Abgrall和Iffly表明,当溶解气油比较高时,临界气相饱和度也比较高[14]。多孔介质的结构可能也是影响临界气相饱和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气油界面张力的增大导致临界气相饱和度降低。
(3)原油黏度。常规溶解气驱条件下,原油采收率随原油黏度的升高而下降。对于Lloydminster油田的稠油(油藏条件下黏度为5 000 mPa·s),其预计采收率在2%左右,然而其实际采收率超过10%。实验已经显示,在泡沫油溶解气驱条件下,原油黏度对稠油开采有影响。而对于高的压力衰竭速率,原油采收率随原油黏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泡沫油溶解气驱条件下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不同于常规溶解气驱。在相同的条件下,脱气原油黏度越高,泡沫油流的稳定性越好,具体表现为分散气泡所占体积增加,泡沫油流持续时间大幅度延长。国外研究成果表明:当脱气原油黏度小于300 mPa·s时,不能形成泡沫油;当脱气原油黏度小于500 mPa·s时,泡沫油持续时间短,稳定性差[4]。
(4)压力衰竭速率。在溶解气驱过程中,气泡的生长有利于对油相的驱替,如果气泡相互合并形成连续相,将降低气相对油相的驱替效率。因此,采收率明显依赖于在气相变为连续相之前的气相饱和度。影响这一饱和度的因素有气泡的大小和气泡的数量。过饱和度的大小控制着气泡成核的数量,而压力衰竭速率影响着过饱和度的大小。
压力衰竭速度从2个方面对气泡产生影响。一方面高的压力衰竭速度产生高的过饱和度,高的过饱和度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气泡;另一方面压力衰竭速度越高,压力梯度也就越高,这有利于气泡分裂成更小的气泡。因此,压力衰竭速率有利于气相保持分散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一些作者通过实验观察到较低的压力衰竭速率时采收率很低。在一些稠油油藏的溶解气驱过程中表现出了异常高的采收率。Sheng提出如下假设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尽管整个油藏的平均压降速率比较低,但局部压力梯度较高,当一口新井以比较高的生产压差投产时,油井附近的压力梯度非常高。如果在压降区形成高渗通道,则该区域以外的压力梯度将变得较高,而出砂可以产生高渗通道,有利于泡沫油的产生[15]。
(5)溶解气油比。原油中溶解气的含量对稠油采收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溶解气油比将产生高的饱和压力,而高饱和压力有利于溶解气驱,因为它可以提高衰竭压差,增加溶解气驱的作用时间。Baibakov和Garushev的实验数据显示,原油采收率随溶解气油比的增加而增加[16]。Dusseault等人认为,溶解气含量越高,泡沫油稳定性越好[17]。
3 泡沫油流数学模型研究
除委内瑞拉的Orinoco稠油带出现泡沫油流外,加拿大、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的稠油油藏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对于泡沫油流的数学模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
3.1 地质力学模型
1988年,Smith利用压力恢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稠油冷采时的异常生产动态,并认为除出砂造成的蚯蚓洞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机理起作用[5]。他认为稠油冷采时形成了较高压缩性的流动相,该流动相由油相和微小的气泡组成,并推测油藏条件下泡沫油的视黏度小于单相原油的黏度。他认为大量分散的沥青是气泡的成核点。利用油气混合黏度定义了稠油拟压力函数,并解释了分散气泡有利于提高泡沫油相的压缩性。该模型能够用来初步预测稠油冷采油藏的生产动态,但不能用来描述泡沫油动态捕集效应[18]。
3.2 假泡点模型
1993年,Kraus等人提出用“假泡点”模型来描述稠油冷采泡沫油的生产动态[19]。该模型假设:①泡沫油在低于泡点压力时,溶解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夹带在油相中;②只有当油藏压力低于假泡点压力时,气泡才能逐渐形成自由气并从油相中分离出来;③假泡点压力低于泡点压力。该模型在常规黑油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泡沫油摩尔体积和压缩系数的计算方法,夹带的溶解气使油相体积膨胀,油相体积与油相中夹带气的摩尔分数成比例。假泡点压力是一个可调参数。由于该模型简便易行,并可模拟泡沫油流的某些重要特征,被引入到CMG软件的STARS模块,用来模拟稠油冷采泡沫油机理。但是这个模型仍然有很多缺陷,它没有考虑动态现象,对假泡点压力的影响因素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假泡点压力必须与油田动态相匹配,实践中难以确定。
3.3 黏度降低模型
1995年,Claridge和Prats假设在气泡成核时稠油中的沥青组分会黏附在气泡表面并形成覆盖层[20],见图1。这将产生2个效应:一方面使气泡稳定在很小的尺寸上,使气泡不易长大,也不易形成连续的气相;另一方面,由于沥青组分吸附到气泡表面,将使原油黏度显著降低,这是该模型不同于其他模型的关键。但是沥青组分吸附到气泡表面并使油相黏度降低只是一个假设,尚未经实验证实[18]。
图1 黏度降低模型示意图
3.4 气泡润滑模型
Shen和Batycky提出了气泡润滑模型,用来解释微小气泡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图2)。他们认为,由于气泡成核作用,形成的微小气泡像一个个刚性小球,减小油相与岩石壁面以及油相内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泡沫油的流度,图2给出了这种模型的示意图;泡沫油的流度随着气泡成核速率的增加而增加[21]。该模型受到Sheng等人的质疑,因为该模型缺少气泡提高泡沫油流度的实验证据[22]。
图2 气泡润滑模型示意图
3.5 动态模型
Sheng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泡沫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束缚气的体积,而束缚气的体积仍随时间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2]。在此基础之上他们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考虑动态过程的泡沫油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方程建立在气泡成核及生长理论之上,为了利于数学推导作了如下假设:①泡沫油相由三部分组成:原油,溶解气和束缚气;②泡沫油各组分的分布用一些简单法则进行计算;③溶解气转变成自由气分为2个过程:一个过程是溶解气从溶液中析出,并保持分散状态;另一个过程是分散气体脱离油相变成自由气相。这2个过程可以用2个连续的过程来描述,其实质是增加了2个与时间有关的反应式,考虑了动态过程,该模型优于常规的平衡模型。不过对泡沫油模型的研究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工作。
3.6 有效相黏度模型
Kamp等认为在泡沫油中含有大量分散气泡的情况下,气相渗流不再遵守达西定律,气相流速与气相黏度并不成反比的关系,他们建议利用有效相黏度来代替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23]。将泡沫油流作为拟单相来研究,并假设油气两相局部流动速度相同,即油相携带微气泡一起流动,这种模型也称为均相流模型。该模型还可以将系统的非平衡现象考虑进来,假定系统遵循动态平衡原理,即过饱和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其下降的速度与过饱和的总数成正比,而与时间常数成反比。该模型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考虑气相自身的渗流过程,在计算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这几种模型虽然可以解释泡沫油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但都存在不足之处,地质力学模型不能描述泡沫油流的动态效应;假泡点模型只是对黑油模型的简单修正,不能用于描述泡沫油流动特性与时间相关的变化情况;黏度降低模型以及气泡润滑模型都只是假设,并没有被后期的实验所证实,受到其他研究者的质疑;动力模型提出的2个速率常数需要用历史拟合来确定;有效相黏度模型没有考虑临界气相饱和度以及气相饱和度较大时气相自身的渗流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理论可以解释泡沫油中的所有现象。
4 今后工作的建议
经过研究认为,泡沫油具有一些异常的生产动态,说明泡沫油中包含着用常规理论无法解释的特殊机理,因此有必要从微观角度对泡沫油进行深入研究。
(1)本课题组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利用玻璃微模型实验研究泡沫油中气泡的生长过程和泡沫油稳定性的影响因素[24],建立了气泡成核、生长的数学模型研究泡沫油的形成过程[25]等,但仍需要设计更多的实验去研究泡沫油的特殊机理。
(2)泡沫油中的气泡的分裂、运移、合并机理对泡沫油的稳定性影响非常明显,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过饱和度与非平衡现象在泡沫油中非常普遍,可能对泡沫油稳定起一定的作用,本人已做了一些工作[26],还需深入研究。
(4)温度对泡沫油的影响非常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人认为国内一些稠油油藏没有出现明显的泡沫油现象,可能就是因为温度不适宜泡沫油的形成与稳定,但这需要进一步证明。
5 结论
本文深入调研了国内外对泡沫油定义、性质、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机理及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关于泡沫油性质的研究并不系统,但可以确定的是含有分散气泡的泡沫油比常规油压缩性好,这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关于泡沫油的黏度仍然存在争议,甚至不能确定其黏度比单相原油高还是低。实验已经证实了压力衰竭速度对原油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压力衰竭速度对油包气分散相的形成起很大的作用,但如果将实验室得到的结果直接应用到现场又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分析一些解释泡沫油机理的数学模型,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稠油冷采泡沫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1]于连东.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特种油气藏,2001,8(2):98-103.
[2]董本京,穆龙新.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钻采工艺,2002,25(6):18-21.
[3]王清华,白振强.影响泡沫油流的因素[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27(1):36 -38.
[4]余庆东,袁冠军,张宏.泡沫油流[J].国外油田工程,2002,18(2):16 -18.
[5]Smith G E.Fluid flow and sand production in heavy oil reservoirs under solution gas drive[J].SPE Production Engineering,1988,3(2):169 –180.
[6]Sarma H,Maini B B.Role of solution gas in primary production of heavy oils[C].the Second Latin Americ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nference,Caracas,1992:77 -88.
[7]Maini B B,Ma V.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foaming agents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I.Measurements of foam stabil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J].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1986,25(9):65-69.
[8]Bora R.Cold production of heavy oil -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oamy oil flow in porous media[M].Calgary:University of Calgary,1998:12-38.
[9]Kamath J,Boyer R E.Critical gas saturation and supersaturation in low - permeability rocks[J].SPE Formation Evaluation,1995,10(4):247 -254.
[10]Stewart C R,Craig F F,Morse R A.Determination of limeston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by model flow tests[C].Fall Meeting of the Petroleum Branch of AIME,Houston,1952:93-102.
[11]Firoozabadi A,Ottesen B,Mikkelson M.Measurements of supersaturation and critical gas saturation[J].SPE Formation Evaluation,1992:337-343.
[12]Moulu J C.Solution gas drive: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J].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89,2(4):379 -386.
[13]Li X.Bubble growth during pressure depletion in porous media[M].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93:109-114.
[14]Moulu J C,Longeron D L.Solution-gas drive: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C].The 5th European Symp.Improved Oil Recovery,Budapest,1989:145 -154.
[15]Sheng J J,Maini B B,Hayes R E,et al.A dynamic model to simulate foamy oil flow in porous media[C].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Denver,1996:687–699.
[16]Baibakov N K,Garushev A R.Thermal methods of petroleum production[M].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89:6-21.
[17]Dusseault M B,Rothernburg L.Shear dilatancy and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in oil sands[C].The 4th UNITAR/UNDP Conference on Heavy Crude and Tar Sands,Edmonton,1988:7-12.
[18]Brij Maini.稠油开采中的泡沫油流[J].彭峰,伊培荣译.特种油气藏,1997,4(2):58-61.
[19]Kraus W P,McCaffrey W J,Boyd G W.Pseudo-bubble point model for foamy oils[C].The 44th Annu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Petroleum Society of CIM,Calgary,1993:CIM 93-45.
[20]Claridge E L,Prats M.A proposed model and mechanism for anomalous foamy heavy oil behavior[C].International Heavy Oil Symposium,Calgary,1995:9-20.
[21]Shen C,Batycky J P.Some observations of mobility enhancement of heavy oils flowing through sand pack under solution gas drive[C].The 47th Annu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Petroleum Society of CIM,Calgary,1996:96-27.
[22]Sheng J J.Foamy oil flow in porous media[M].Edmonton:University of Alberta,1997:8-45.
[23]Kamp A M,Heny C,Andarcia L et 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oamy oil solution gas drive[C].SPE International Thermal Operations and Heavy Oil Symposium,Porlamar,2001,SPE 69725:1-7.
[24]Wu Xiaodong,Zhao Ruidong.Visu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foamy oil flow[J].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29(14):57 -65.
[25]赵瑞东,吴晓东.稠油冷采泡沫油中气泡成核生长机理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11,18(3):101-104.
[26]赵瑞东,吴晓东.考虑非平衡现象的稠油压力计算模型[J]. 特种油气藏,2011,18(4):121-123.
Research progress in foamy oil at home and abroad
ZHAO Rui - dong1,2,WU Xiao - dong2,XIONG Chun - ming1,WANG Rui - he3,WANG Miao4
(1.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100083,China;
2.MO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102249,China;
3.China 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Beijing100034,China;
4.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Development,SINOPEC,Beijing100083,China)
Solution gas drive in some heavy oil reservoirs in Canada,Venezuela and China has witnessed some extraordinary production performances:low gas/oil ratio,high production rate and higher-than-expected primary recovery factor.It is believed that foamy oil is one of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se abnormal phenomena.The so-called foamy oil refers to crude oil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gas bubbles.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literatur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spects of the definition,property,formation proces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foamy oil at home and abroad;highlights the effects of supersaturation,critical gas saturation,crude oil viscosity,pressure depletion rate and solution gas-oil rati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amy oil;analyzes 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present the mechanism of foamy oil and points out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oamy oil in heavy oil cold production.
foamy oil;heavy oil cold production;influencing factor;mechanism;mathematical model
TE341;TE33
A
1006-6535(2012)01-0017-06
20110507;改回日期20111020
加拿大CMG基金会项目“Industrial Research Chair in No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Modeling”;国家“863”项目“CO2驱油注采工程技术研究”(2009AA063404)
赵瑞东(1980-),男,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石油工程专业,201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稠油油藏数值模拟和人工举升方面的研究。
编辑 刘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