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的女性解放

2012-01-01

理论探索 2012年1期

  〔摘要〕 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中,女性解放的本质不是女性主义所理解的与男权的对立和斗争,而是实现女性自身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女性解放的目标应指向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女性解放的敌人是资本对人的统治;女性解放的根本道路是消灭资本主义统治,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从而最终解放自己。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女性主义,女性解放,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1-0033-04
  
  女性解放是源于西方女性主义社会思潮的核心价值诉求,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虽然女性解放早已被视作是一种基本价值追求,但却没有真正进入主流话语系统。女性主义的立论根基是否存在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性解放?女性解放的阻力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女性解放?在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域中反思这些问题,可以找到女性解放的真正答案。
  一、女性解放的实质
  女性主义的理论诉求是争取女性解放,实现男女平等。在女性主义视域中,女性解放就是使女性从男权社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实现女性与男性的平等,甚至要以女权打倒男权。这是一种把女性与男性放在完全分裂与对立的地位上进行的理解,这种对女性解放的解读蕴含着三个逻辑前提:一是男性统治并压迫着女性,二是男性是这个世界上已经得到解放的那部分人,三是女性只要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权力就实现了女性解放。而在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历史境遇下,这三个逻辑前提存在的根基都发生了动摇。
  首先,当今社会虽然从总体上仍然可以称为男权社会,但除却少数后发展国家及个别特殊文化背景的地区之外,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法律体系及文化主流都提倡男女平等,保护男女平等。在现代社会,在社会发展的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男女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不能证明就是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因为这种不平等已不被现代社会与文化接受为合理现象,相反是现代社会及文化正在努力清除的非正常现象。尤其在中国,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女性的社会地位不仅在文化认知中获得高度承认,而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全面实现着女性的能力与价值,女性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半边天”的地位与作用。虽然女性主义者仍可列举出男女不平等的事实,但任何一种不平等都已不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不再被社会文化所普遍认可。女性主义从女性本位出发,把整个主流社会思想都视为男性的话语霸权,显然具有极大的思想偏见与视域狭隘性。在将男性与女性视为一体的人类视域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不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向和谐统一的关系。所以男女不平等问题并不是现代社会问题的全部,女性解放只有作为符合人类本质的价值诉求才可以被主流话语系统所接受。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主义所定义的男权对女权的压迫,存在着学理反思上的严重困难,而女性所感受到的压迫可能来自于男性及男权以外的更深层的社会原因。
  其次,在现代社会,男性自身并没有得到解放。按照女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女性解放就是女性从男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其内在逻辑必然是认为男性已经获得解放,从而女性要通过追求与男性同样的权力来实现自身的解放。这里问题的关键就是男性是否已经得到解放。马克思告诉我们,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所有人都在资本的统治下为实现资本增殖而消耗着自己的生命。雅斯贝斯在评论资本主义“时代的精神状况”说:“群众是无实存的生命,是无信仰的迷信。它可以踏平一切。它不愿意容忍独立与卓越,而是倾向于迫使人们成为像蚂蚁一样的自动机。” 〔1 〕 (P341 )这就是所谓的“现代性问题”。在现代社会,男性与女性一样,只是作为生产的工具而存在,同样作为人而被资本、被物统治着,作为同样的“类存在”的人,男性如何可能抛下女性而单独获得解放呢?所以在现代社会中,男性也是被压迫者,男性及其男权的存在并不是造成女性受压迫的真正原因。
  再次,女性获得与男性同样的权力并不等于女性获得解放。既然男性并没有得到解放,可以推知,既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权力,也只是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受压迫地位,仍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所以对于女性解放不能仅仅在两性对立的狭隘思维中去理解,而是要将之放在女性与男性作为共同为人的类本质中去理解。为此,必须超越女性主义的狭隘视野,进入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域之中,将女性解放的事业与人类解放的事业相联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女性解放之路。
  在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域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首先作为人而现实存在,然后才可以去言说其是女性或男性,即对人的理解是反思性别问题的逻辑前提,没有人,何来男性与女性?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只是共同的“人的类本质”的外显形态,而非两性之间具有不同的类本质的差别。女性主义正是无视两性同一的类本质,而是在两性对立的基调上直言女性的解放,从而走入思维的片面与狭隘之中。而马克思则是在超越于女性主义之上的更深刻的本质层面思考,从而没有把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单独赋予给女性或男性。因为男性与女性都是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就是实现全面发展。人只能作为“类存在”而去寻求自身的解放,即人类个体的解放是以作为整体的类的解放为前提的,从而女性解放也必然以整个人类的解放为前提。也就是说,男性解放与女性解放是互为前提的,男性无法抛开女性单独实现解放,女性也无法抛开男性而单独实现解放,所以马克思说“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2 〕 (P15 )而不说自由是女性或男性所独有的本质。
  二、女性解放的敌人
  所谓解放,意为解除束缚,推翻统治,得到自由或发展。那么,是谁使女性受到束缚和压迫呢?在女性主义视域中,女性解放的主要阻力是男权社会的存在,是男性的特权地位造成了女性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的社会地位。这样一种论断来源于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观察,女性主义者也可以举出千万条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判断。但这样一种判断却缺少面向事物本质的哲学反思维度,没有深入到事实表象之下的本质层面,从而给出根本的对策。这大概是女性主义只能在社会思潮的层面游走,却无法进入主流话语系统的主要原因。
  在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中,人分为男性与女性,男性与女性并不是天然对立的,相反是本质和谐的。马克思说:“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教养程度。” 〔2 〕 (P138 )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规定”,应当具有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存在状态,男女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则是对人与人之间,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和谐关系的打破,这正是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然状态的背反,这只能证明“人的整个的教养程度”还没有达到人类应当具有的高度。而“人的整个的教养程度”是由社会决定的,所以男性与女性存在不平等的原因必须回到社会中去寻找。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男性在事实上压迫了女性,女性主义者当然可以从道义上指责男性及其男权,但却不能把女性受压迫的原因直接归罪于男性或男权本身,这样就掩盖了女性受压迫的真正原因,从而误置了束缚女性解放的真正根源,而这正是女性主义思潮面临的最大问题。女性所受的压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果,当然有导致如此结果的社会原因,而这种社会原因存在于女性所受压迫的表象的背后。
  
  既然在男权至上与女性所受压迫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原因,这种本质原因同时造成了男性的特权与女性的压迫,那么在哲学反思的意义上,这种男性的特权就不是对男性的解放,而是对男性的另一种“压迫”,只是在表象上这种“压迫”赋予了男性更大的权力,但这种更大的权力却是由某种社会原因“强加”给男性的,从而使男性背负起压迫女性的恶行与罪名。因为一种打破人与人、人与自然本质和谐的权力必然是违背人性的“强权”,这种“强权”造成了男性与女性的分裂,男权与女权的对立,而这正是对人的类本质的否定,是人性的不幸。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男性长期是这一“强权”的执行者,却也同时是这一“强权”的受害者。在哲学反思的本质层面上,两性关系的任何斗争都没有真正的胜利者,都是对人的类本性的伤害。
  女性主义的诉求是获得与男性同样的权力,却不知现代社会中的男权并不是真正的人的权力,而是受现代性病症污染的“强权”,女性主义获得如此“强权”之后的结果并不是获得人的权力从而实现男女平等,而是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制造不平等的权力,以女性为中心的不平等取代了原来以男性为中心的不平等,却不会改变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不和谐关系,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女性解放。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男性即使高居于女性之上,也与女性一样都是受社会压迫的没有解放的“奴隶”。可以设想一下,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没有了男性,女性就获得了解放吗?显然不是。女性即使摆脱了男性,造成女性受压迫的社会根源仍在。
  只有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视域中进行反思,才能找到女性解放的敌人,最终实现真正的两性平等。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到现在为止的人类社会还不是真正的人的社会,至今为止的历史还只是真正的人的社会的“前史”,人还没有“真正获得自己”,人还受盲目发展的社会历史规律的限制,社会还作为支配着人的异己的力量而存在,人类并没有真正把握社会的发展,相反,是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类的命运。马克思终生奋斗的事业就是要把人的社会和人的关系还给人本身,使社会成为人的社会,使人成为真正社会的人,即作为“类存在”的人。而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人的存在还只是社会这一异己力量得以发展的工具,现代人还只是受社会支配的异化存在,从而男性与女性都是被现实社会异化的存在,并因此造成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
  那么,现实的社会存在通过怎样的社会机制造成了男性与女性的分裂与不平等呢?那就是不合理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在现代社会,男性与女性没有按照彼此作为人的自然差别去进行“自然”的分工,而是按照社会生产的需要去进行强制性的性别分工。现代社会的社会生产是以物为核心展开的,而不是以人为核心展开的,现代社会的性别分工也完全服从于物质生产的需要,而不是服从于以人为本的人性需要。这根源于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物化的全民生产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成为评判与确认社会地位的核心价值标准,以物的尺度,而不是以人的尺度去定位人的社会地位与存在价值,从而使在社会生产中处于劣势的女性失去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应有地位。那现代社会何以会以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展开运转呢?因为资本是现代社会的主人,资本支配着现代社会的一切要素为实现资本自身的增殖而服务,从而造成人的物化和异化,两性关系在这种异化中失去了本然自在的和谐,造成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由此可以归结出,资本的统治才是造成男性对女性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三、女性解放之路
  既然女性受压迫的社会根源是资本对人(包括男性与女性)的世界的统治,那么就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资本对人的统治,才能最终消灭女性受压迫的社会根源,从而通过实现人类的解放而最终使女性得到真正解放。反之,也只有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才能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真正解放,因为女性是人类的一半,而不是可以省略的余数。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之路就是包括所有男性与女性在内的人类解放,所以恩格斯赞赏傅立叶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3 〕 (P727 )列宁也说:“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 〔4 〕 (P171 )与之相比,女性主义者以向男性夺权定义自己的解放之路,不但显露出其思维视域的狭隘性与局限性,而且找错了斗争的目标,从而根本不会真正实现女性的解放。因为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既使女性取得了男性的位置,甚至女性将男性踩在了脚下,女性也只是取代了男性受压迫的地位,并没有真正实现自身作为人的自由和解放。女性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必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从而改变资本对人的统治,消除人的物化和异化,使资本为人服务,使物的世界受人的世界支配。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写出《资本论》这一宏篇巨著,他不仅仅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出剩余价值的存在,而且是为了分析资本如何统治着人,物如何支配着人,从而找出消灭资本的统治,消灭人的物化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整个人类的真正解放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给出的人类解放之路(从而也是真正的女性解放之路)是什么呢?那就是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的理想社会。但这一理想社会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乌托邦幻想,而是在消灭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过程中确立起来的新的现实社会,所以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阶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形式和有效的原则。” 〔5 〕 (P93 )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现实的”否定,而不是“理论的”否定,所以共产主义是一种实践性的社会革命运动,而不是一种停留在意识形态之中的理论学说。而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是空洞地设计出一个实现人人幸福的人间天堂,并不是让人坐享其成的去享受按需分配的美好生活,而是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现实的前提和可能,给真正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支持,但每个具体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真正解放还需要自己去主动争取,而不是坐享其成。
  女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寻找女性解放的道路,只能把男性与男权的存在作为自身解放路上的敌人,而对真正的敌人——资本主义制度——却不能正视或不敢反击,从而只能争得与男性一样接受资本主义压迫的权力,却无法真正解放自己。真正的女性解放之路必然要具有马克思的人类性视域,不只把女性自身确认为要解放的对象,而要把“压迫”着自己的男性同样作为要解放的对象,只有实现了包括男性在内的全人类的真正解放,才能最后真正解放女性自身。正如男性的最终解放也要通过实现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人类的真正解放才能最终实现一样。所以马克思没有特别研究女性解放,也没有特别研究男性解放,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类解放,是包括所有女性与男性共同在内的人类解放。
  弗洛姆说:“马克思关心的是人,而且他的目标就是让人从物质利益的支配下解放出来,让人从他自己的安排和行为所造成的束缚自身的囚牢中解放出来。” 〔6 〕 (P11-12 )此语可谓道出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宗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范围内生成的”。 〔5 〕 (P81 )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扬弃自我异化,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复归人的本性,从而消灭造成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也消灭了所有人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从而使男性与女性之间这种“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回归其应然的和谐状态。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男女之间的关系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类的关系”,从而“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 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将是人类和谐的最后完成,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后完成,所以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5 〕 (P81 )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真正的女性解放之路最终也只能归结为与此类似的一句话:真正的女性解放之路只有现实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通过解放全人类而最终解放女性自己。
  
  参考文献:
  〔1〕 〔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中国人民大学编.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全集:第38卷(中文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美〕弗洛姆.人的呼唤——弗罗姆人道主义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责任编辑 杨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