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略促转型和谐发展增活力
2012-01-01
记者观察 2012年2期
位于山西省东南端的阳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名扬华夏的灿烂文化。自隋朝设立科举以来,这里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出过王国光、张慎言等4位尚书和田从典、陈廷敬两位宰相,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赢得了“康雍盛时、名列三城”的美誉。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在阳城这个文化之乡,也随之掀起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高潮。一年来,阳城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把实施“l+4”新型工业发展战略、“1+5”大县城发展战略和“3+1”大旅游发展战略,作为推动阳城“四化”的主要承载、主要抓手,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均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转型跨越发展的良好开局。紧扭第一要务,
转型跨越的步履更加稳健
一年来,阳城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转型跨越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强支柱、建平台,工业强县迈出新步伐。阳城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加快构建“1+4”新型工业框架。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复工复产进程明显加快,阳泰集团规范化运行得到加强,煤炭产业总体进入恢复性增长的良性轨道。四大工业园区按照功能性、专业性、特色性和集群性的原则,加快规划和建设。北留园区突出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安阳园区突出抓“巩固”,在稳定现有企业生产的同时,加快推进二期建设;芹池园区突出抓“招商”,与晋煤集团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演礼园区突出抓“规划”,产业策划顺利完成,园区规划和建设规划正在进行。
重特色、助增收,农业稳县取得新成效。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实施“双六”调产工程。认真兑现各类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务农兴农的积极性,粮食总产和单产创历史新高。新发展干果经济林1.2万亩,蚕桑、畜牧、蔬菜、食用菌、小杂粮等进一步发展,农业特色基地不断扩张。“桑+茧+丝+被”“桑+饮料”“桑+食用菌”“山萸+饮料”等新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仙桐制丝、征弘食品等“农字号”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53个,达到324个,农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持续增强。
兴旅游、促繁荣,三产活县呈现新局面。坚持在“提升东北、巩固东南、开发西南”上下工夫,皇城景区五星级酒店正式运营,拓展了商务、会议接待等新功能,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龙头景区的名片更加靓丽。蟒河景区内涵挖掘和对外促销同步推进,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丰富了全县旅游的大格局。析城山景区开发主体确定,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在皇城顺利召开,世界旅游小姐山西赛区冠军选拔赛在蟒河成功举办,阳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年共接待游客273万人次,门票收入96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与此同时,宇佳商贸城、环城凯斯顿等一批生活服务类项目顺利竣工,县城承载旅游的能力持续增强,以三大景区为支撑、以县城为支点的“3+l”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抓招商、增动力,项目立县实现新突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路径,按照“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的思路,大力推行四大班子带头招商、乡镇“一把手”任务招商、经济部门主动招商的目标责任制,创新开展“七套组合拳”护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行动,促进了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全年共引进利用县外资金32亿元,飞宇手套、天华铸件、太岳塑编、宇奥钢塑、金象1830、汇源纯净水、云蒙矿泉水、华萸桑果汁、兰花煤层气、红太阳建材、香港东裕伸性牛皮包装纸等一批打基础、促转型、增后劲的项目顺利实施,发展的驱动力明显增强。统筹城乡建设,
转型跨越的环境更加优越
一年来,阳城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县城建设围绕“区域性生态宜居休闲城市”的定位,精心实施了一系列市政工程。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扩大集中供热、集中供气范围,启动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六大森林公园建设和街头游园、沿河道路绿化,提升西小河、获泽河两条景观轴带,山水园林城市魅力显现,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着眼于优化城市环境,完成凤凰街路面翻修工程,延伸获泽河河道治理,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被评为“省级卫生十佳县城”。与此同时,着眼于促进城乡融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阳城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面竣工,西冶水库、南部联网供水二期工程翌稳步推进,马瓜线、西蟒路改造进程加快。按照“两轴、三域、多点”的思路,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注重协调发展,
转型跨越的活力更加旺盛
一年来,阳城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扎实推进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尽最大努力凝聚发展合力,激发社会活力。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面启动农村“五个新的全覆盖”工程,圆满实现农村便民连锁商店、中等职业教育和新农保全覆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制度不断健全,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扶贫攻坚、干部下乡住村等活动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得到新加强,反映生态环境综合效应的县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5天。
文化建设纵深推进。深入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稳步推进“文化低保”“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街头文艺、庆典文艺、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文明和谐”创建活动,64个村镇、单位被评为“文明和谐村镇”“文明和谐单位”。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度重视信防工作。广泛开展隐患排查,持续开展干部接访,集中开展积案化解,基本实现“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各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均实现赴省进京“零登记、零通报、零交办”。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监管网络,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实现了又一个安全生产平稳年。
东风浩荡春潮涌,万里征程勇争先。2叭2年新春伊始,纯朴、热情的40万阳城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拓气魄,披荆斩棘,众志成城,在转型跨越的道路上快马扬鞭,奋力赶超,向着出没阳城“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四化”目标阔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