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加强财务管理 促进企业发展

2011-12-31麦颖怡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财务人员核算

麦颖怡

摘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备受关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给财务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顺应其发展规律,探求在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 财务管理投资风险

1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体制

财务管理是价值管理,凡属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都要列入价值管理范畴。财务管理目标即是理财目标,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在企业统一领导下,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企业的各项资源,对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进行集中管理,各项收支必须纳入企业的财务预算,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决不允许内部各单位、部门随意制定“部门政策”,各自为政;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各部门承担年度发展任务的需要,统一调配、合理安排企业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为保证会计核算资料能够客观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收支活动和财务规章制度执行的情况和结果,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集中统一核算企业财务收支,并对日常会计事务和财会人员集中管理。企业所有财务人员属于负责财务工作的部门统一管理。

2强化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1 加强资金的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理财对象,是其正常运转的血液。资金匮乏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保持资金充足,应采用科学方法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测算,确定资金需要量,作出周密安排,有计划地调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率,保证资金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运转顺畅。对于经费的支付一律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一般使用转账支付,避免现金交易。

2.2 加强企业收入的管理,制止“小金库”

“小金库”现象是一种为谋取个人及其他小团体利益而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表现为侵占、截留、隐匿、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是财务管理的盲点,直接导致企业收入流失,财力分散,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甚至成为贪污、腐败、经济犯罪的温床。各部门要把预防和制止“小金库”作为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管理,规范票据和资金管理收入是一个部门的利润来源,必须实行严格的一级财务管理体制,绝对不允许任何部门坐支收入和截留收入,所有收入必须由计财处统一入账,不准私设“小金库”。财务人员对每笔收入认真做好审核及核算工作。

2.3 对核算实体的财务人员实行委派制

委派制就是由企业计财处向实体财务机构委派财务负责人或委派会计,具体负责实体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协助各实体为管理而出谋划策,同时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要求,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客观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人员的工资、奖金等一切福利均由企业支付,不参加实体的利益分配,改变财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维护资产所有人的利益。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资产流失,有利于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 建立预算控制制度,优化支出结构

控制费用支出水平,关键是加强财务计划管理与预算管理,把预算与资金筹集使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资金预算的编制、审定及执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把执行预算的责任落实到人。在提倡民主管理、群众参与的同时,必须坚持经费计划审批权与费用支出管理的“一支笔”审批制度,杜绝经费管理多头审批,以避免造成超计划、超预算的现象发生。对于各项经费支出,各部门负责人首先要严格审核,严格控制预算总额。

3.1 提高经费预算管理水平

经费预算环节可以说是整个预算会计的“灵魂”,经费预算的制定是在充分掌握会计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与可能,预先对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规模做出科学合理的量化安排,经费预算制定的方法通常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几种方法。采用不同预算方法与所掌握的历史核算资料有关,而事实上,经费预算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通常将预算经费根据部门类别或性质的不同,分为若干个预算项目,如将公用经费项目分为办公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交通费等等;人员经费项目分为工资、补助工资、等等。这些都是根据经费预算所需来分配的经费项目,在经费预算制定过程中所采用的预算经费项目分类做到详尽、科学、不重复不遗漏,预算质量就会提高。如果预算经费项目定额,与客观实际之间差距较大,造成一方面预算难以执行,另一方面,为了与预算口径相衔接,经费项目要重新制定,工作难度大,使预算质量大大降低。

3.2 建立经费预算审批制度

由主管财务领导 “一支笔”审批,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原则。经济责任层层落实,并建立预算管理体系,规范资金的运行。

3.3 加强财务核算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经费项目的基本运用是在末级会计科目之后,根据经费管理需要再开设明细项目,而这个项目不是会计科目,它是会计科目核算不足的重要补充,通过项目核算起到辅助账的效果。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如资产类、负责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和费用等五大类,每一个会计科目都应明确地规定其经济内容,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把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记在账上,清楚地为各个会计主体的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的数量指标。我们可以说会计科目是横向经济核算,而经费项目首先是满足经费预算管理的需要而开设的。

3.4 进行经费使用执行过程的控制

一个好的综合财务预算制定之后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键取决于执行过程的经费控制,而经费项目是执行经费控制的重要工具,通过经费项目特定的编码分类,将各部、处、企业的各项经费分别设置项目账,各个项目账又通过其各项功能,如经费项目指标增减、经费项目余额提示、经费指标超支控制、经费项目指标查询,将每一项经费使用严格控制起来,特别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经费项目控制就显得更加及时、有效、准确、便捷,避免了以前传统的仅用经费本下账的辅助核算管理方法的各种弊端,保证了预算经费后续使用过程的严肃性,也是会计监督职能的体现。经费的使用,一般原则是“分类使用,不准超支,不准窜户”,确保单位经费预算“量入为出,节约使用,超支不补,结余归己”的总原则。

3.5 加强经费预算与经费项目的管理工作

经费预算与经费项目管理是企业会计工作中密不可分的两项工作,经费预算分项安排时要兼顾到经费项目管理的口径和要求,同样经费项目也要兼顾到经费预算安排的特点和实际困难,有的部门是有预算没有项目,有的部门是有项目不按预算执行。申请报告只能作为借款的依据,不能作为报销的凭证。

4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财务队伍,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有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搞好财会队伍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保证。财务人员逐步由“记账、算账”的“核算型会计”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管理与经营型会计”转变。因此,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和风险意识,努力营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其会计工作的核算与监督职能。

4.1 重视财务工作

企业对制定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内部分配政策、考核制度及发展规划时多给予财务部门参与的机会和条件。

4.2 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

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管理与监督中的作用。

4.3 加强和规范财务核算基础工作

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按预算科目级次合理归集和分摊各项费用,严格经营成本核算,如实反映会计信息。

4.4 注重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促进财务工作水平的提高,使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不断更新、补充和拓展。

5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监督经费合理有效使用、帮助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不可替代部门。建立经济责任制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要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人的离任审计制度。离任审计要在有关经济责任人任期结束前开展,审计结果要与其经济、行政利益直接挂钩,不能流于形式。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重大问题,必须及时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审计查出有触犯刑律的案件,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不得拖延耽误。同时,对内部审计工作也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一旦发现有该审未审、该处理不作处理的问题,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结束语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有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搞好财会队伍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保证,加强财务管理,是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财务人员核算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
XBRL下的会计科目探讨
好老板
企业环境资源管理与环境报表设计:环境社会学视角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