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综述

2011-12-31宿昕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

宿昕

【摘 要】水利工程是一项造福人民的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不仅涉及范围大、面广,而且与工程初始决策、设计与施工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投入运营后的后期管理阶段也十分重要。通过对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了水利工程全面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周期管理;决策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TV5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T2011-12(03)-1619

1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的需要

德州禹城市水利工程兴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随着运行期的增加,工程开始老化和破坏,形成隐患工程。一些堤防工程存在堤顶高程偏低,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之防汛备料不足,致使2009年8月汛期,徒骇河在洪水期间有不少堤段产生管涌等渗透破坏,甚至有溃堤的危险。

1.2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低下

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有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1.3 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多年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忽视了配套工程,使受益范围狭窄,影响了灌溉效益的正常发挥。

1.4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

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

1.5 为抢工期,不按工序施工

不少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1.6 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一些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工程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

2 水利工程全面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随之突显,如何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度,改革项目管理体制,提高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水利工程管理具有组成多样化,影响因素多变的特性。而管理的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高效益的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投入,建成使建设方满意的合格产品,并使自己获得合理的回报。由于水利工程管理自身的特性,其管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项目管理,通过对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来实现水利工程的各项目标。

3 水利工程管理方法与措施综述

3.1工程调查研究决策阶段的相关措施

3.1.1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

3.1.2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

水利部门设置独立科室,专人专管,调查市内水利水工建筑的破旧损坏情况,建立档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上报有关领导部门,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损毁的水工建筑进行维修与保护。

3.1.3新建的水利工程决策要有严谨的分析和论证

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禹城市已有的水工建筑,对枢纽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配套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进行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整合多方专家的知识,为项目的决策增值。

3.2施工管理措施

3.2.1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

1)按照计划成本目标值来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认真做好材料、设备进场数量和质量的检查、验收与保管。

2)要控制材料的利用效率和消耗,如任务单管理、限额领料、验工报告审核等。

3)要严格控制由工程变更、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效率影响和消耗量增加,并做好由工程变更造成的工期延长的索赔。

4)承包人必须有一套健全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费用的结算支付进行审核、审批,使其成为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3.2.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有合格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经济、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其次,要有合格和技术过硬的现场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的技术条件、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好坏。

2)材料的质量控制。建筑材料到达现场后,应按国家规范的要求对到场的材料和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并且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做好收、发、储、运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不得使用无出厂证明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等,并防止因运输路途的保管不正确而出现质量问题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

3)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工程项目设备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检查验收、安装质量加以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应根据设备的施工适用性、技术先进、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如疏浚工程应根据地质条件、疏浚面积、深度等因素,分别选择抓斗式、链斗式、吸扬式等不同形式的挖泥船。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

5)发挥监理工程师作用。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出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在实施过程中考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

6)严禁转包工程。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一旦转包或多次分包,责任会不明确,从合同法来讲是企业法人负责,而在实际运作中,是无人负责。

3.2.3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就应拟订确实可行的进度计划,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可把整个施工过程分为若干个施工阶段,逐阶段加以控制,从而保证总工期按期或提前实现。工序的管理是项目各项管理的基础,通过掌握各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及时间,能够控制各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按工程工期及进度目标,将施工总进度分解成逐年、逐季、逐月进度计划,短期进度计划是长期进度计划的具体落实与保证。

3.3工程投入使用阶段的管理措施

3.3.1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后期水利管理工作可以走上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水利工程在经营管理方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的方式,在“水”字上作文章,大力实施水面立体开发。各水管单位要解放思想,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3.3.2 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各管理单位首先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其次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违反财经纪律并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3.3.3做好工程安全鉴定,确保其安全运行

认真学习水法规,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大坝注册登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等,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4 结语

综上,管理的好与坏、水平的高和低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多方面。所以,应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实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获得更多利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云.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5)

[2]曾庆玲.当前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特点与投标策略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