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货运过程组织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2011-12-31陈彦琴罗丽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装车货运货物

陈彦琴 罗丽萍

摘要:通过分析铁路货物运输过程,提出了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货物运输组织问题中的三个突出问题:源头控制问题、途中运输的安全问题以及组织模式和资源利用的改革问题提出了超前控制、过程控制和渐进改革三项解决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过程超前控制过程控制改革策略

1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作业过程

铁路为完成货物运输作业任务而进行的基本作业,按其作业场所可分为发站、途中站和到站作业[1]。运输作业过程可分为:发送作业、途中运送和到达作业,如图1所示。

图1 铁路货物运输作业过程示意图

2 货物运输过程组织问题分析

从货物运输过程看,铁路货运仍以站站运输为主。客户到车站营业厅办理托运手续,按车站计划要求把货物运到站内待装;铁路运输企业的多经货代只能为货运客户提供咨询等简单代理业务,不能满足除运输以外多式联运、库存、包装、流通加工等方面的需求。目前铁路货物运输过程还存在以下组织问题:

(1)发站办理货物托运手续繁杂,效率低下。铁路货运仍不能在站内就地办理收货和装车;实行门到门运输方式较少;车站受理手续繁琐,耗时多;货物装车后,编组运行时间过长,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2)铁路装卸质量和工作效率较低。货物的破损率较高,延长货物运输时间;为客户企业投诉、理赔等服务窗口较少,影响服务质量。

(3)货检工作薄弱,客户不能及时掌握货物的在途信息和状态,对途中货物不能做到可查、可控,易造成货物超时运输。

(4)铁路货运组织部门不能积极融入客户企业生产或销售领域,其生产组织形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需要。

(5)铁路部门员工对于货运安全责任和运输市场发展形势认识不到位,致使货运组织工作、货源争取工作等不能适时实现和发展。

3 货物运输组织的对策分析

在解决货运组织问题时,应与整个货物运输过程相结合,在运输全过程中采取措施,保障货物安全运输。

3.1货物运输组织对策1--超前控制策略。超前控制,指货物从车站出发前,对影响货物安全运输过程的因素和步骤采取控制和改进措施,为货物全程运输和到达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1)超前提高岗位工作素质。铁路事业不断发展,设备、标准不断更新,作业方法和货运组织形式不断改进,货运职工思想认识、技能水平提升需提前完成,以保障运输事业安全发展。

(2)超前控制装载加固过程。装载加固是保障运输安全顺畅运行的 “先头兵”,装载加固质量不良往往造成车辆脱轨、货物坠落等不良后果。因此,货物装载加固质量要采取合适的保证思路和措施,融入关口前移的思想,针对安全隐患关键点采取加强措施,防患于未然:动态完善相关装载加固规定;开发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审核、审批系统,实现方案网上查阅、远程审批;实行装载加固材料准入制,杜绝不合格装载加固材料上车使用;全程追踪监控,有效检测,落实责任,使装载加固有序可控。

3.2货物运输组织对策2--过程控制策略。铁路货物运输过程是指从铁路承运并将货物送进车站办理交接完毕,或将货主自装重车调入车站站线之时起,至终到站卸车完了并发出到货通知或将货物装卸车调入货主作业地点时止的过程[2]。过程控制策略就是在货物自承运进入运输过程起至交付退出运输整个运输过程中进行控制,做到运输过程安全可控。

(1)透明办理,扎实货物接收发送。货物接收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起点,是与托运人直接交流的前台窗口,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铁路形象。现有的货运受理业务过程基本是串联式,客户需要在多个部门间多次奔走办理有关手续,一次受理至少要花费3天时间。

现对货运受理业务流程进行如下改进(如图2所示):取消外勤、内勤和计划受理人员,设货运受理人。客户与受理人签订合同,并汇总受理情况,发送至局调度所。获批后,货运受理人通知客户将货物运到指定地点,或直接安排运输工具到客户仓库拉货。货物到位后,客户与货运受理人进行结算。

通过业务流程改进,使客户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提高效率,降低管理费用;取消计划室,减少了工作部门和人员,有效减少资料传输误差;可减轻交易附加成本,提高货主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铁路运输企业还可为货主提供收费仓储服务,待计划批准后及时装车发运,通知客户结算费用,交接收发货凭证。

图2 货物受理业务流程优化图

(2)实时监控,强化途中运输安全。货物车辆途中运行占据货物运输大部分时间。途中运输安全保障,不仅需要把握装载加固关,还需要检查监控全程运输。途中货运检查作为“一线哨兵”,要切实做到“检一辆货车,保区段平安”,还应从管理和技术层面进行强化。强化货检安全管理基础,规范货检作业标准,开展货检队伍技术业务素质培训,严格货检队伍责任落实;确立货检安全管理新理念,研制开发作业控制与闭环管理的信息自动化系统,优化作业方式,实现货检作业垂直管理。

(3)完满送达,优化货物卸车交付。重车卸不下,就没有空车,就不能再次装车,就无法产生新运输能力。卸车站抓好卸车组织工作,将促进铁路生产;货物完好交付,是铁路货运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树立良好形象的主要部分。

卸车组织中,要抓住关键问题,注重月、旬卸车计划编制和卸车方案的灵活选用,提高日班计划质量,保证卸车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及动态调整弹性。在三个环节中要做到:接车抓等线,管重输送抓方案,到达集中时抓调卸。

3.3货物运输组织对策3--渐进改革策略。渐进改革策略是在运输过程外,采取多种宏观措施使得铁路货物运输提高自身实力,适应现代运输市场,维系并扩大市场份额。

(1)继续坚持“集中受理 优化装车”[3]思路,逐步实现货运业务集中化,推动货运组织改革。要逐步整合优化货运资源,合理调整和重新规划铁路枢纽货场布局,加大现代化信息和技术设备投入,实现运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2)创新组织方式,逐步实现货运组织模式由生产型向营销型转变。物流化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基本趋势[4],铁路与物流的结合可降低铁路在运输外的成本投资,提高市场适应性和灵敏性;转变竞争方式,积极开展联合运输如公铁、铁水等联运,实现成本节约,资源优化。

(3)持续开发货运新产品,适应市场多样需求。据中国物流协会的研究报告称,21世纪的前10~20年,将是我国区域间物流需求和快捷货物运输需求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中、长途大宗货物运输仍是铁路货运发展的重要服务内容。因此,铁路要立足当前市场,结合铁路大提速及未来客运专线建成后货运能力释放进行需求分析,确定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4 结语

铁路货运工作的中心目标是合理地选用货运设备和工具,制定科学的运送条件和运输组织办法,安全、迅速、经济、便利地运输货物。而货运组织安全与顺畅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关键,是维护铁路信誉、吸引货源、开拓货运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铁路货运组织需适时改革,在深入分析铁路运输过程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找准切入点解决问题,适应现代市场发展,提高铁路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国和谐铁路建设。

参考文献:

[1] 尹启泰,陈占芬.铁路货运组织[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肖睿,胡思继,张超.铁路货物输送过程组织方法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25(4):50-52.

[3] 苏顺虎.加快实施“集中受理 优化装车” 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J]. 中国铁路2009.12:1-4.

[4] 徐利明,侯敬.铁路大型装车点发展与货运物流化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J].2011,33(5):42-46.

猜你喜欢

装车货运货物
逛超市
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9GWh,环比增长126.98%
简析森林采伐运输过程中原木的装车作业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路遥知马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