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教学方法引发创造性思维

2011-12-31王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学方法

王萍

摘要:教学,不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充分根据儿童的特性,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造性思维,培养

Abstract: Teaching is not only to teach students knowledge. We should give ful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let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we should train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ve thinking, cultivation

教学过程是指师生为完成教学内容的活动状态变化及时间流程,是由相互依存的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但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怎么学的更好。学校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舞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教育的开始是手和脑一块干,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充分根据儿童的特性,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再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行为的形成,来源于创造意识的激发,这种动力具“有自主、自觉、自动”的特性,陶行知先生说; “自动是自觉的行为,”“自觉的行为,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墨守成规,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观点,点燃他们思维的创造火花。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天性,磨平了学生创造的棱角,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而那些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观点的同学,往往被认为是狂妄自大,而处处给他们的创造思维设置障碍。渐渐的学生不再有自己的想法,变的循规蹈矩了,而正是这样,学生的创造力也逐渐的被抹杀了。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培养能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的教学,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要鼓励学生摆脱原来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所有的新思想、新观点,都是创造的萌芽,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教学过程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创新思维。这样的创新对学生来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索新知识,或再解题中突出常规,找出不同解法。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数学教学是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水平高的学生,思考的思路敏捷,认识深刻,能抓住事物的实质。解决问题需要创造性思维,而思维创造性主要表现为这种思维结果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学习中,只要有新思想、新见解、新做法,都可以作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问题解决的途径多样化、合理化。几何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图形的感应有其独特性等。作为教师,就是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鼓励他们,给他们创造的机会。

除此之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应注意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的结合,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计算教学,都要注重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数学定律推导时,我们常用不完全归纳法获得结论。例如乘法交换率是考察了3×6=6×328×15=15×28100×6=6×100等式子后,才归纳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结论。这种方法的意义,更在于猜测和发现,因此它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学生获得知识、解决问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积极地去学习,启发他们自己去学习,而不是机械的被动地接受知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充分认识学生潜在的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反复多想,才能超越常规。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和别人不同的看法或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将会充分地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不断地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陶先知先生解释“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他主张“智育重自学”要引起对学生对于学习自觉地需要,自动地追求。例如我们常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出示问题,指点讨论的思路,有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想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陶行知先生十分强调做中学,强调“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有行动的勇气,才能有真知的收获,才能有创造的可能。

三、“在劳力上劳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他把“在劳力上劳心”称之为“有思想的行动”。他说:“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能运用真知以行动,便走上创造之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片面到系统,从点到面”,是学生学会新知识,运用这样的“有思考的行动”产生“新价值”即创造的价值。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数学中提出了“动中学,学中察,多读书,勤讨论,勤思考”。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动脑又动手,达到乐学、爱学的目的,最终使他们爱上数学,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数学的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动中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有以下几种方法;

1.要解放学生的头脑。鼓励学生多说、多讲,特别是要有问的自由,教师对学生的独到见解要鼓励,要支持,这样一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的学生从学习语文、数学、外语,到学习舞蹈、电脑、绘画、书法……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安排,他们在学习这些技能的同时,也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其观察社会,了解自然,去寻找,去发现,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偶尔的观察中得到的:牛顿的万有引力,瓦特的蒸汽机,爱迪生的灯泡等都是在对事物的感知中产生。孩子的创造潜力是无穷的宝藏,而我们教师就是这宝藏的开发者。这样,在正规数学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要解放学生的双手,留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我们的学生应在做中学,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再用这种知识去指导实践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允许运用学生的双手,经常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的动手操作,学会一个个新知识,然后再把这种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