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改造断面的改善设计

2011-12-31卜建涛王淼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改造

卜建涛 王淼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压力日趋严峻。早期修建的城市道路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道路沿线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故需要对这些道路进行改造,加强其城市化服务功能,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城市道路改造断面改善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旧路;改造;断面改善

1 市政老路改造断面改善原则

1.1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市政道路一般兼有交通功能及商业生活服务功能,道路设计以及断面优化不仅要重视车辆的行驶感受,而且要重视非机动车、行人及周边商店企业等使用者的感受。

1.2 坚持功能与景观并重的设计理念

市政老路改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改善交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对于中心城区道路,这一点尤其重要。合理的断面设计形成良好的道路景观能够对城市形象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1.3 坚持经济合理的设计思路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资金渠道一般为财政拨款,对工程费用有一定要求,因此在进行断面优化时需要考虑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减少浪费,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旧路断面改善方法

2.1 现状道路问题及交通特征分析

在对市政老路进行改建之前,必须对其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进行深人分析,明确道路改建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需改建的市政老路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有:老路断面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交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较小,景观效果不佳沿线停车需求较大,占道停车问题严重等。

老路现状交通特征分析主要是对老路路段及节点在高峰小时的交通量及构成进行调查,作为改建断面优化比选的重要依据。同时多方面收集老路所在区域的用地规划及交通规划的成果,为下一步的交通量预测做准备。

2.2 区域交通量预测

在区域用地规划及交通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对老路所在区域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老路在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进行预测。作为验证优化断面能否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依据。预测的方法是采用国内通用的“四阶段法”进行预测:首先结合路网规划确定研究范围的路网并划分交通分区;然后通过区域主要路段流量流向的调查数据,运用VISUM软件中的OD反推模块,在得到现状区域交通出行OD矩阵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特点,进行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再按照交通出行特点研究区域内产生吸引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然后根据未来城市路网的变化进行交通量分配,从而得到未来各路段交通量。

2.3 不同断面形式方案比选

首先应对道路功能进行明确定位,确定服务对象及范围,并根据规划部门确定的道路红线宽度拟定不同的断面形式以供比选。然后主要从满足近远期交通需求、景观效果、停车需求、对老路沿线设施的保护、经济性等方面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初步确定优选方案。

2.4 优选方案适应性分析

对确定的优选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其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合理性,并最终确定推荐方案。

路断面优化实例分析

3.1 某道路现状分析及交通特征分析

现状为15m机非混行道,交通秩序较为混乱,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使得真正发挥作为机动车行驶功能的只有双向2车道,通行效率大大降低且对行车安全性不利;

2.现状未设置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公交车辆进出站对主线机动车干扰较大,当有公交车排队时会导致路段车流的停滞,从而引发拥堵;

3.道路沿线餐饮及商业较为繁荣,从而带来大量的停车需求,占用人行道停车,侵占了行人的步行空间,未能体现“以人文本”的宗旨。

对现状道路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结果得知,该道路现状交通构成以出租车、小客车及非机动车为主,大客车、货车只占总量的l0左右,可见该路为城区内主要的生活性道路,主要配合城区干道网,联系并集散北部城区与中心城区的区域交通,同时该道路兼有服务功能,可在道路两侧设置停车设施

3.2交通量预测

本次交通量预测采用国内通用的“四阶段法”进行预测。在现状交通出OD矩阵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特点,进行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然后根据未来城市路网的变化进行交通量分配,从而得到未来各路段交通量。研究范围路网及交通分区如图1所示;近远期交通量分配如图2所示。

3.3不同断面形式方案比选

通过进行对道路交通量预测结果显示,可知该路分担的交通量,因此可根据此交通量及改建后道路的通行能力对不同断面形式对应的服务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根据比选结果选取合适的工程规模。

根据规划设计要求,该路全线按次干路等级建设,设计车速为40km/h。按《道路通行能量手册》的计算方法,并参考其它地区实际项目的通行能力值,对该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分析,可得到该路不同断面组合形式的通行能力计算结果,并可根据预测的交通量结果,得到对应的近期、远期路段高峰小时路段饱和度见表

通过计算可知:当该路采用双向四车道断面时,近、远期全路段饱和度在0.67~0.86,近期服务水平为C级,远期服务水平为D级,能较好的满足近远期的交通需求,适应性较好。同时可利用绿化带设置机动车停车位,能够较好的解决道路沿线机动车位不足的问题。当该路采用主线双向四车道,同时设置6.5 m的机非混行车道横断面时,近、远期全路段饱和度在0.52~0.67,服务水平较高,但经济性不理想、景观效果不佳,不能够满足路侧停车的需求。根据调查,该路高峰时段非机动车交通量高达1947辆/小时,机非混行将使非机动车通行

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3.4 优选方案适应性分析

考虑到远期区域路网的变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相关不确定性等因素,本次对该路道路横断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比选,根据道路建设条件,分别就四、六车道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选论证,对优选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论证,同时综合考虑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综合造价,对不同方案的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对比,最终确定推荐方案。详见表2: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采用双向四车道断面形式适应性较好,无论从满足交通需求、景观停车需求、造价等方面考虑,均可满足需求。因此,最终确定该方案为推荐实施方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设计方法在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主要从满足交通需求、景观、停车需求、造价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最优断面方案,以使改建后道路能够更好的发挥交通功能,改善城市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 飚.旧路改建的设计方法[J].广西交通科技,2003(3):6O一 63.

2 邵海鹏,杨晓光 ,董海倩.机非混行道路交通改善方法研究[J].城市交通 ,2007(1):83~8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改造
安全型时间继电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探讨使用网络终端技术改造小型印刷厂计算机排版系统
陡河电厂除雾器堵塞分析及改造的技术探讨
京隆电厂脱硝技术改造案例分析
电力系统水轮发电机调速器的改造探讨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