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故事在美术活动中的讲述方式

2011-12-31林芸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1期

  闽南地区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以其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及其独特有序的叙事模式,巧妙地传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我尝试在美术活动中讲述民间故事的方式,以求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结合静态式图片的讲述方式
  民间的一些服饰、建筑、风俗,大多都来自于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给了这些有地方特色的人和物合理的解释。而恰恰是这些美丽的故事让我们能够去理解和感受民间文化中蕴藏的魅力。以黑白线描画《惠安女》为例,如何让幼儿也能理解并接受,而不是和以往单纯地模仿老师的范例作画呢?我想通过传说中李小姐的故事可以解释,于是我采用结合静态图片的讲述方式,边看图片边讲述。我让幼儿收集了很多惠安女的照片,幼儿对惠安女的服装特别感兴趣,他们一下子就议论开了,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惠安女为什么衣服那么短?”“惠安女为什么裤子那么宽?”“惠安女为什么要围围巾戴斗笠?”“惠安女为什么腰和手都要挂银链和银手镯?”“惠安女的头发为什么要插那么多的花?”等等,而这些问题,正好能体现惠安女的独特之处。我让幼儿猜为什么,可是猜了半天也得不出一个令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这时,我把图片展示出来,给幼儿讲述了李小姐被迫远嫁,后来设计服装来表达心情的这段情节跌宕的民间传说。我发现幼儿对故事中提到的一些彩色布、手镯、银链、头上的花很有兴趣,观察也更仔细了。有的孩子惊奇地说:“我都没发现她的袖子是接起来的。”“原来她们是为了让海风尽快吹干不小心弄湿的裤子才要那么宽呀!”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幼儿边画边说:“包头巾是为了不让太阳把脸晒黑。”有的幼儿在惠安女的腰间画了很宽很宽的链子,说:“她很有钱的!”总之,幼儿把惠安女服饰中一些很细微的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验到了惠安女勤劳善良的本质。
  二、结合动态视频的讲述方式
  有些民间文化富有动感的美,而上述的静态图片远远不能很好地展现它的美。这时,我就考虑到用结合录像资料、视频的方式讲述,效果很好。以《拍胸舞》为例,拍胸舞的民间故事《郑元和和李亚仙》没有惠安女故事精彩,但是拍胸舞的表演十分精彩,夸张的表情动作极富动感美,所以我采用比图片更直接的方式——观看视频让幼儿感受动态的美。幼儿一下子就被视频中拍胸舞的古朴风趣给吸引住了,有的幼儿边看边模仿动作,还有的幼儿发现拍胸舞有节奏地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其每个动作都在讲一件事情。幼儿发现的这些都是拍胸舞的特征,但是我想如果想把所有的特征都重点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选择了动态的方面进行深入的引导。第二次观看,我采用了定格式观看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边提问,于是有些幼儿说了:“为什么他们头上不戴帽子要带草绳?”“绳子的头为什么是红色的?”看到幼儿已经能够观察很细微的细节,我继续启发:“你认为这个草绳像什么?”幼儿的回答真是丰富极了:有的说像龙,有的说像蛇,还有的说像孙悟空的金箍棒等等。这时,我又非常简短地讲述了关于古代闽越人崇拜蛇的故事,当我讲完时,幼儿张着嘴说:“哦!原来是这样哦!”接下来,我又借助《郑元和和李亚仙》的民间传说,解释了为什么拍胸舞的人光着上半身,且它又叫作“乞丐舞”的缘故。最后在幼儿的作品中,我看到他们都能用自己觉得合适的线条去表现自己的理解而脱离了单纯的模仿,把拍胸舞表现得特别富有动感的美。
  三、结合连续性情节图片的讲述方式
  有的民间文化表演特别富有情节性。以《火鼎公婆》为例,在闽南,火鼎公婆这对丑角是家喻户晓的,这对活宝的表演经历了好几个情节,比如:肚子饿了没法过年、想办法穷开心、抬大锅摔倒、吵架、和好等等情节都很有趣。我想如果把这些情节利用连续性的图片展示,再结合故事讲述,让幼儿关注到不同的情节人物的表现也就不同。在活动中,我把火鼎公婆的故事分成几个情节,画成不同的图片,然后逐一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内容。幼儿在倾听过程中理解了火鼎公婆的诙谐装束和其动作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到了丑中见美。此外,我还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那一图边看边模仿动作和表情,幼儿发现了更多的细节,有的幼儿说:“火鼎公婆在做有趣的动作时,摆动了身体的不同部位,比如腰、头、手等”;有的说:“两个人吵架时嘴巴都变形了”;有的说:“两个人互相埋怨时,手伸得特别长”等等。同时,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找到了不同的情节表现。有的说:“我画火鼎公婆肚子很饿了”;有的说:“他们在想好办法”;有的说:“他们吵架了”;有的说:“他们开心地跳舞”,最后我还提议幼儿把每个人画的内容组合成连环画。
  结合连续性图片讲述的方式,从兴趣点看,很爱幼儿喜欢。能使幼儿不再只关注服饰上的特征,且能关注到人物的动作表情和情节的关系,而这对于帮助幼儿理解和喜欢民间的民俗表演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