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数学课堂教学本色

2011-12-31王崇斌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1期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但形式的背后显露出的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误入“歧途”。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教。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一些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一:《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汉字“吞”“呆”)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吗?
  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
  生2:“呆”字上下调换部首是“杏”。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
  师:客上天然居!
  生:居然天上客!
  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
  这个案例中的情境可用“漂亮、华丽”来形容,教师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但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情境呢?它蕴涵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当然是否定的。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3.27”的倒数写成了“7.23”。这显然是对教学概念的误导。
  二、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
  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中间的直路较近,还是分别绕道位于直路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的学生就能立即对上述问题正确作答,且大多数学生能依据“两点间直线最短”作出必要的论证。但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生通过量一量来验证结论,并重新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猜想。
  这个案例让我们首先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活动”,我想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而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吗?当然唯一的“过程性目标”就会大打折扣。
  三、空泛提问少一些,思维交流多一些
  新课程下的很多课堂提问成为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的、深度的引导,使得师生间没有思维的交流,造成课堂从表面看轰轰烈烈,但是却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变成了消极作用。
  案例三:《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
  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
  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都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这位老师的设想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通过讨论、比较哪个接近1亿,从而建立起“1亿有多大”这一概念。但是由于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空泛,且没有数学含量,以至于学生只能瞎猜,而没有数学思考。这样的设计活跃气氛尚可,但时间上的浪费太大,更严重的是造成一些原本善于思考的同学受其影响也随口说说、不加思考。
  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切合适量,具有数学含量,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更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利用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更要在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时及时的引导、指正,学会与学生进行思维交流。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