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2011-12-31滑玉民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1期

  本次汇报课我执教的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99年的真实的故事。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教学过程
  1.理解词语
  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本单元的一个训练重点,于是我就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个训练加进来,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例如,“凋零、花苞、绽放”这三个词,学生都知道他们是描写花的,但在本文中的用意不是很明了。于是就把这三个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在体会“18岁,是个美好的年龄”基础上,明白这三个词在文中是在写小钱的生命,马上就要结束,进而理解小钱的不幸。
  2.概括主要内容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用简练的话概括主要4vKA2Vk4WEeFfRUNiPLPKQ==内容是个难点。针对这篇文章来说,学生很难概括完整,于是我就想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困难。仔细研究发现,只要抓住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再弄清楚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就简单多了。于是,在教学中我确定分两步走,通过老师的板书,给学生一个扶手。从课堂上来看,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学生也真正地经历了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3.抓住“静静地”,体会不平静,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他们的心情也能用“静静地”来形容吗?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病情的严重使他不得不平静。但是对于生的希望,使他不平静;找到骨髓的不容易也使他不平静。让学生通过对于“你们猜作者最不愿意用的是哪个词”的思考,引导理解“白血病”“含苞”“唯有”等词体会小钱的病情严重,骨髓移植对他的重要性。
  4.重视朗读训练
  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阅读、自主品读、潜心朗读中体悟文本,感受真情。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之后,学生对重点课文的理解已经很深入了,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慎重考虑之后,我决定不用课文后面的设计——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青年说些什么,然后改为写感谢信。因为这个训练,学生思维的空间更广阔,而且会使学生收获更丰富的情感。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整堂课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融入朗读中。
  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比较欠缺的就是对文本的深入品读。朗读指导的层次性不突出,学生的情感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对于学生的关注和文本的解读还需要我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同时,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有些时候语言还颠三倒四,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以上反思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