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2011-12-31马池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1期

  摘 要:探究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探究教学表面化、形式化,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主动,教师选择探究案例不合理、调控活动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等。为此,在课堂探究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学会有效地选择探究活动的案例、探究活动的设置点、探究活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课堂探究提问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问题;解决途径;有效性
  
  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探究教学改革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课堂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坚持把学生的生活事件、生活思维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把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相结合;学生的学习逐渐摆脱了以往的枯燥无味、效率低下的局面,等等。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课堂探究教学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我们拟就思想政治课堂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对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有所裨益。
  一、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当前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探究活动形式化、教师选择的探究案例不合理、教师调控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健全等。
  (一)探究活动表面化与形式化
  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探究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教师不适应或者不赞成新课改,只在公开课上才用探究教学;也有教师把探究教学理解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而偏离了探究教学的本质。
  (二)教师选择探究案例不合理
  虽然思想政治课堂的探究资源、教材都有提供,但由于思想政治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探究案例本身的时效性要求,在探究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自己选择探究案例。然而,由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同,和学生知识储备情况不同,探究案例的选择往往不尽如人意。
  (三)教师调控探究活动不到位
  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知识的增长过程,也是生活能力的增长过程,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实践与探索能力。探究教学把教学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探究,掌握学科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在探究教学中,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调控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教师的引导,探究教学就无法进行。如果教师的引导不到位、调控不合理,就会使探究学习形同虚设。探究活动是局限在部分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之间,有少部分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发言、不参与,成为“隐性的观众”。有的老师教学设计很成功,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后,学生没来得及认真地思考和探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呈现结论。这样的探究教学,其实是教师的一场表演秀,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四)评价探究教学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当前的探究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导致课堂探究教学处于混乱状态。有的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甚至偏离教学目标。也有的教师非常不放心学生的发挥,事事掌控、时时限制,完全沿用旧的教学方式,穿新鞋走老路。两者都事与愿违,达不到探究教学的目的。
  二、提高课堂探究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面对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作者通过文献阅读、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对一线课堂教学的调查,总结出提高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有效把握探究案例的选择
  探究案例的选择对探究教学的成功与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成功的探究案例为有效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有效把握探究案例的选择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探究案例的量不要过多,两到三个即可。探究案例要少而精。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把探究案例数量控制好,才能在有限时间内保障学生把案例探究透彻。
  2.探究案例的选择要把握一定的原则。选择探究案例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1)探究案例要尽量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改的主要教学思想之一是要坚持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紧密结合,把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2)探究案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有密切的相关性。探究教学虽然重要,但它依然是服务于课堂教学,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探究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知识的内容,选择最优的探究教学案例。(3)把握好“三用”:规定性的、经典类的、多用途的、践行性的案例要尽量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脱离地方实际的、不具探究价值的、存在科学性问题的探究案例都不要用;案例素材和形式要变化着用。
  (二)选择有效的探究活动的设置点——教学重难点和道德情感冲突点
  探究活动应该设置在学科知识的重难点上和道德情感冲突点上。有些探究活动的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探究活动设置的点有不合理之处。有些知识点,学生很容易就能认识并理解,这样的点设计探究活动,除了浪费学生的时间、精力,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是空探究。
  例如高中《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就是设置在道德冲突点上。金钱是万能的吗?生活中金钱的确很重要,那么它是万能的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确定的,但是通过探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指出问题所在,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必然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定的观点。那么这个过程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过程。
  (三)设置有效的探究问题
  科学的探究案例和正确的探究设置点对于成功的探究教学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一步是教师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创设情境、提供材料、启发引导和总结评价的过程。对于学生就是理解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问题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几点:
  1.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问题层次性是指问题的难度要有个梯度,先易后难。(1)先易,一方面是考虑到问题的可接受性,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让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难度过高会让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和动力。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心理学家认为,行为的成果也是行为的动机之一。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过程的引导一定要把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2)后难,是指探究问题一定要在先易的基础上,逐渐地提高难度。一方面,让学生经过思考获得结果,“跳一跳,够到果子”;另一方面,如果问题一直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任何的挑战,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注意慢慢地脱离课堂。相反,问题一直过于难,学生无论如何努力得不到结果,或者只有少数的人能得出结果,那么也会很严重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探究问题要有价值。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问题的设置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作用,即使学生探究得非常热烈也是无益的,甚至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探究问题要有情境。问题要有情境是指问题要生活化,语言要生动且易于理解。避免学科化过于浓重,语言生涩难懂,让学生无所适从。问题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才是根本。
  (四)有效的课堂提问——“三选”
  “三选”:选恰当的对象;选恰当的时机;选恰当的提问方式。
  1.选对对象。问题的难易不同,学生的水平高低也有不同。教师在探究提问的过程中,要适当选择恰当的对象。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2.选对时机。成功的教师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对提问、追问时机的敏感。通过对提问时机的准确把握,引导学生的思维紧跟课堂活动,这将非常有利于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3.选对提问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追问、类比问等。追问和类比问对于掌握学生的思维非常有效。
  (五)提高探究活动的“面”,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新课程改革强调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探究教学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服务的原则。这里的学生主体,意为学生群体的主体性,那么应该是包含所有的学生,是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避免仅仅是部分学生的参与,其他的学生成为教师和部分学生的“温柔的听众”。
  探究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课堂探究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素质还没有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有待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新课改本身的不完善导致的。因此,一线的思想政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把新课改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月周.高考政治试题的命制及对教学的启示[R].温州:瑞安二中,2010.
  [2]姜晓眉.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R].温州:温州四中,2010.
  [3]陆曝.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10.
  [5]梅波.对“探究教学”的追问与反思[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3/4).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