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2011-12-31闫纲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11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与路径选择。学校是具体承担教育工作职责的机构,推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是办学的必然选择。
一、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价值
“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全面进步。它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1.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重在人才培养和人才素质的提升,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人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基本办学取向。
3.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是学校生存与发展之本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出生人口比例的下降,学校的竞争与过去相比明显加剧,如果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校很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在目前形势下,着力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是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形势下,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育均衡发展不够,由此导致了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着力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使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的教育,既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益,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如何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呢?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教师素质、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1.确立并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受教育者的发展与教育者的发展。通常人们更关注受教育者的发展,对教育者的发展相对忽视。实际上,教育者的发展是受教育者发展的基础,没有教育者的发展就没有受教育者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价值追求,它应该是统率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灵魂和精髓。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出效益。主导和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不是外部的力量,而是系统内部力量。内涵式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内部动力和内部创造力不断优化重组,注重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在学校管理上,管理者在实践中应贯彻“三本”精神,校长以教师为本,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与职业自豪感;教师以学生为本,着力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学生以发展为本,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3.加强教师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可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教师能够更多地体验职业价值与尊严,形成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为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做更大的贡献。在教师发展中,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形成教师发展所需的氛围,如为教师的进修提高提供经济上、时间上的保证,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积极开展校本研究等;另一方面,要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的发展归根到底在于教师的主动发展,管理者应引导教师走自我主动发展的道路,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探索,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使教师成为名师、大师。
4.注重课程创新,开发校本课程,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核心在于育人的质量。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创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拓展更大的空间。在学生评价中,改变以分数为单一评价尺度的状况,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多元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心理支持。
5.结合学校实际,挖掘学校传统优势,办出学校特色
特色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文化是学校最丰富、最迷人的内涵。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努力挖掘学校在长期办学中积累的文化财富,突出鲜明的特色,凝聚人心,形成教育合力。
(责 编 邵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