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MUN的舞台上
2011-12-31孟新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11期
是指“蒙台梭利模拟联合国峰会”。2010年,河南省电化教育馆派出观察员参加了MMUN峰会,并与MMUN机构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同,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正式授权的机构,引进了MMUN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6月发文(豫电教[2010]468号)在全省推广此项活动。作为此项活动的负责人,我先后两次赴美。第一次是当学生,第二次是当随队教师。在MMUN的舞台上,领略到美国基础教育的魅力,并身体力行,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出了一些改进。
在做中学
去年7月份,我带着来自郑州市10所初中学校的14名教师赴纽约接受了为期5天的蒙台梭利模拟联合国辅导教师的培训。给我们授课的两位教师,一位是蒙台梭利模拟联合国的负责人Judith女士,她同时也是北美最大的一所蒙台梭利学校的负责人,还有一位是印度裔教育博士lalit,他一直从事蒙台梭利模拟联合国的运作。第二、三、四天,我们像学生一样选择自己要代表的国家,进行演讲、磋商。
每天的作业,看似都是极简单的问题。比如,选择你所代表的国家之后,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它的国土面积、民族组成、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等。刚开始,觉得无非就是上网查查资料。但实际去做时却发现:即使是很小的一个问题,也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要完成作业,就需要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模联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领域。大家学习的热情很高,每天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都要奋战到凌晨。
可是,直到第四天的时候,我们都还很迷茫:会议确切的流程到底应是怎样的?我们都学了些什么?怎么去指导学生制作背景材料?这些学习的重点好像都没有掌握。作为领队,我很焦虑,回去马上要开始培训学生,怎么办呢?
我们就这样带着疑虑踏上了回国的路。回来以后,真正的学习才开始。老师们开始在一起分课时,制作讲义,讨论要点。我们一次次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是怎么收集资料的,我们是怎样准备演讲的,我们当时的流程是什么。这样做着做着,我和同伴们渐渐领悟:在实践中我们已经习得了,在习得的基础上我们有了自觉的提炼和升华。这才又记起当时老师重复强调的一句中国古谚语:“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听